丹纳自然美观研究

来源 :辽宁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ximi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丹纳是19世纪西方文艺评论家、史学家,在文学批评、实证主义领域都有着独特的理论,成就斐然。本文意在对丹纳的自然美观理论进行系统性探讨,全文除绪论和结语部分外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丹纳的生平,丹纳一生的著述,国内外对丹纳自然观的研究现状,选题价值,并论述本文的写作意图。第一部分探究丹纳自然美观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从两个方面对丹纳自然美观的缘起进行简要的论述。先从当时的时代变革出发论述丹纳自然美观的出现原因,再从自然美的发展历史以及孟德斯鸠、斯达尔夫人和黑格尔三个理论家来论述丹纳自然美观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探究丹纳自然美观的内涵,从三个方面对丹纳自然美观展开论述。首先,从自然演化、美的本质和审美观照三个方面来论述自然为何为美。其次,从种族形成,环境差异和时代变革三个方面来探讨丹纳自然美的分类。最后从自然美是独立的存在和艺术美与自然美是有机的联系两个方面来论述丹纳自然美形式的划分。第三部分探究丹纳论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关系,从三个方面来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联系展开论述。首先,从人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即自然美是人审美活动中的直观感受和艺术美是人对世界的知觉下产生的来论述人是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同一根源。其次,从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关系的发展变化来论述丹纳自然美观中艺术美来源对自然美的模仿。最后,从艺术美不是对自然美的绝对模仿,艺术美的实现在于表现自然事物的主要特征和艺术美的各个部分为自然美的主要部分而改变这三个方面来论述丹纳认为艺术美实现了对自然美的超越。第四部分探究丹纳自然美观的理论价值和当代意义,从两个方面来对丹纳的理论价值和当代意义展开论述。首先,从丰富西方美学史和对中西方艺术作品的创作产生的影响来论述丹纳自然美观的理论价值。其次,从生态美学的火热来探索自然美在生态美学中的意义和价值,进一步探索自然美观在当代的延伸,探索自然美观在新时代的内涵。
其他文献
企业民主管理地方立法对企业的顺利发展和维护职工权益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企业民主管理的过程中,依据《企业民主管理规定》开展民主管理活动,随着企业民主管理的推进,各个省份的具体情况不尽相同,应当针对各地的特色进行地方立法。本文通过分析《辽宁省企业民主管理条例(草案)》以及《辽宁省企业民主管理条例》,提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建议,促进《辽宁省企业民主管理条例》的实施。第一部分阐释了立法依据的基本理论:劳动雇佣资
盗窃罪与诈骗罪是社会生活中最为屡见不鲜的侵财犯罪了,但两罪的犯罪手法、表现形式日趋多元化使得案件的定性也疑难重重,而随着社会生活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涌现出越来越多的难以辨别的盗骗交织型案件,使得两罪的区分问题讨论不断。笔者经过深入的检索和整理发现,在理论与实务上关于两罪区分标准的研究比比皆是,虽然现有研究确实为研究盗窃罪与诈骗罪的区分问题提供了丰富的视角,但这些研究大都是从某则具体的案例展开,或是从处
王朝闻艺术创作理论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变化过程,艺术创作理论是王朝闻文艺理论的基础也是他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雕塑创作出身的理论研究者,王朝闻擅长将自己在生活实践与创作实践中的认识、经验与想法转化为理论性文章,表现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诗性智慧。王朝闻的艺术创作理论研究前期着重探讨艺术创作、生活与思想之间的关系,中后期主要关注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之间的关系。王朝闻侧重于民族化、大众化的艺术创作
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是当代美国最著名的犹太裔作家。罗斯的作品思想深邃且构思精巧,深刻地反应了当代美国犹太裔人的精神困境。他的代表作“凯普什三部曲”在精神层面揭示了凯普什所代表的美国犹太裔的欲望和因欲望而产生的困境。目前对“凯普什三部曲”的研究主要从存在主义视角探析主人公的生存状态,从犹太传统文化视角分析主人公体现的犹太性,或直接进行文本阐释,分析小说的主题或人物意象以此探讨主人
卢那察尔斯基是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文艺领域的最高领导人,他本人文艺素养极高,关于文艺的著述颇多,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苏联广泛传播的主要推动者和苏联早期文艺政策的主要制定者。苏联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理论必然在苏联的意识形态层面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文学艺术,同时也是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原理加以阐释和研究,同时,工人阶级政党如何制定文
吉奥乔·阿甘本(Giorgio Agamben)“生命政治学”理论的提出确立了他在学术界的地位与威望,但实际上阿甘本的学术起点是对文艺美学的思考。作为西方新左翼的代表人物之一,阿甘本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一脉同源,他提出自然生命被形式和目的所局限,在权力的暴力之下成为了赤裸生命,唯有文艺才具有救赎的可能,将个体从历史的挤压之下拯救出来。阿甘本的“潜能”论准确地把握住了当下个体的生存
曾繁仁提出构建一种具有中国气派的、原生性的中国生态美学,并将之命名为“生生美学”。本论文对曾繁仁教授“生生美学”思想的研究共分成三章。第一章是总结曾繁仁“生生美学”思想的理论资源,分为两节——西方生态美学研究、中国古代的生态审美智慧。第一节西方生态美学研究,主要是深层生态学理论及生态批评的文学批评实践。“生态学”从自然科学的一个术语被引用到社会科学领域,深层生态学和与其相应的生态批评都经历了一个从
《文心雕龙》和《原诗》被誉为我国古代文论的“双子星”。两部著作都针对文学创作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具有较强的可比性,因此系统地对两部著作的诗学理论进行梳理比较就具有了意义和价值。论文以诗歌创作论作为切入点,第一、第二个章节分别对两部著作进行了创作目的比较、具体创作理论的比较,分析了两部著作创作特征的相同点和差异处,第三章则重点论述了对两部著作进行比较研究的意义以及对当代文艺健康发展的启示。本文观点主要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清代学者翟灏编著的《通俗编》,这部书共有三十八卷,分天文、地理、时序、伦常、仕进等三十八类,类各一卷,作者将搜集到的俗语常言依类目进行编排,一一考述语源与词义。过去的学者对《通俗编》的看法存在一些差异,本文就其编纂体例着眼,把《通俗编》看作一部通俗类书,在此基础上,对其作者、版本、体例、引书等问题作全面细致的研讨。第一章,在综合梳理史传、方志、文集等有关材料的基础上,对作者翟灏的主
民间传说多是民众围绕特定的人物、地方、历史事件等想象创作而成,它承载着地方叙事的传统,反映了民众真实的历史情感。薛礼征东的事迹最早被记载于史传子集,后经小说、杂剧、戏曲等多种形式的演绎,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流传,家喻户晓。地方民众在接受薛礼征战英雄人物形象的同时,又结合历史遗迹、地方风物、民俗传统编讲出更为丰富多彩的征东传说,体现了地方民众对薛礼征东故事的情感认同。本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