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GD对微种植体周围骨整合影响的研究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jsds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不同愈合时间下RGD涂层微种植体周围的骨组织形态学变化,检测不同愈合时间下RGD涂层微种植体周围成骨相关因子Ⅰ型胶原蛋白(ColⅠ)和骨钙素(OC)的表达情况,加深对RGD影响骨整合机理的认识,进一步探讨ColⅠ和OC与骨整合的关系,为RGD涂层微种植体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组织学和分子生物学基础。方法选择成年雄性Beagle犬3只,一周龄,体重15kg左右,常规饲养一周后进行实验。实验的第0、4、6周时,在每只Beagle犬的两侧上颌第二、三、四前磨牙根间随机植入有RGD涂层和无涂层的微种植体各一枚。实验第8周时处死动物,取种植体及周围骨组织制作纵截面标本,HE染色观察种植体-骨界面成骨细胞变化情况,免疫组化检测种植体-骨界面ColⅠ和OC的表达情况。使用图像分析系统对免疫组化切片进行平均灰度测量,计算平均灰度值,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HE染色结果发现愈合2、4周时,RGD组种植体周围的骨整合程度均比对照组强,8周时趋于一致。2、免疫组化分析结果显示愈合2、4周时,RGD组的ColⅠ和OC的阳性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8周时则无明显差别。3、免疫组化分析结果显示ColⅠ和OC在种植体周围骨组织中的表达随时间变化而出现各自不同的整体趋势:ColⅠ在2周时阳性表达,4周时达到最高峰,之后逐渐降低;OC在2周较低水平表达,4周时显著增加,之后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1、通过HE染色观察结果,推测RGD对早期的骨整合有显著促进作用,可以提高种植体初期稳定性。2、通过免疫组化分析结果,推测RGD可以促进ColⅠ和OC的表达,使种植体表面表现出较高的生物活性,提示ColⅠ和OC在种植体周围骨整合中发挥了成骨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儿童家长错(?)畸形早期防治知识、信念、行为(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针对性开展错(?)畸形早期防治健康教育,引导人们
背景:牙列缺损是口腔修复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后牙缺失直接影响咀嚼效率,进而影响肠胃健康,带来消化系统疾病;前牙缺失因影响发音和美观,给患者的
目的:研究HIF-1α在舌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作为诊断标志物和治疗新靶点的可能性。 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00~2006年57例单纯手术的
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鸡蛋壳复合抗菌支架材料对兔颅骨临界性骨缺损的修复情况,初步研究其修复骨缺损的能力,探讨鸡蛋壳复合抗菌支架材料应用于骨原位组织工程中的可行性。
目的以骨龄分组,研究山东省正常(牙合)少年儿童颅面生长发育趋势及特点,并建立山东省正常(牙合)少年儿童各骨龄分期的面型模板,为正畸临床、正颌外科和科研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目的:本研究选取恒牙牙合牙列拥挤人群牙牙合模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测量比较,分析上、下颌牙弓形态、基骨形态与拥挤度的关系。并通过拥挤度与牙弓形态各因素的多元性回归分
目的:本实验旨在检测AGEs对人牙周膜干细胞骨向分化的影响,以及mir-17在AGEs介导的人牙周膜干细胞骨向分化过程中表达的改变。   方法:有限稀释法克隆化培养纯化HPDLSCs;流式
上颌扩弓是利用扩弓装置施力来打开腭中缝,使腭中缝向两侧分开,进而达到增加上颌骨横向宽度的目的,是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上颌横向发育不足最经典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上颌扩弓
研究背景:   种植植骨术是临床治疗种植区骨量不足的主要手段,提高骨移植物的骨诱导性是当前种植植骨材料的研究热点。本文拟研究局部应用具有骨诱导性的辛伐他汀对种植体周
目的:肿瘤的发生、发展与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密切相关。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是一类具有独特功能的T淋巴细胞亚群,主要表现在其强大的免疫抑制作用上,多数研究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