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F-1α在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yy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HIF-1α在舌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作为诊断标志物和治疗新靶点的可能性。 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00~2006年57例单纯手术的舌鳞癌石蜡标本中HIF-1α的表达,随访3~117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5月。用统计学方法分析HIF-1α的表达与舌鳞癌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检验水准:α=0.05) 结果:①舌鳞癌HIF-1α阳性百分数(均数为9.1%)高于癌旁HIF-1α阳性百分数(无表达);②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间的舌鳞癌HIF-1α表达阳性强度有统计学差异,其P=0.043,P值小于0.05;③高分化组和中低分化组间的舌鳞癌HIF-1α表达阳性强度有统计学差异,其P=0.011,P值小于0.05;④死亡组和存活组间的舌鳞癌HIF-1α表达阳性强度有统计学差异,其P=0.005,P值小于0.05;⑤在患者性别、年龄、肿瘤临床分期方面显示舌鳞癌HIF-1α表达阳性强度无统计学差异,其中性别组P=0.573,年龄组P=0.716,肿瘤T分期组P=0.929,三者P值均大于0.05;⑥舌鳞癌HIF-1α表达强度可作为舌鳞癌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结论:⑴舌鳞癌HIF-1α异常高表达与肿瘤本身的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临床预后有相关;⑵舌鳞癌HIF-1α表达的强弱可作为舌鳞癌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⑶可以选择舌鳞癌HIF-1α作为舌鳞癌诊断标志物和治疗的新靶点。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等离子体对树脂基托表面白色念珠菌的杀灭研究实验一等离子体对树脂基托表面浮游白色念珠菌的杀灭试验目的:比较氩气、30%H2O2和50%H2O2等离子体对树脂基托表面浮游
中华民族的绘画源远流长,波澜壮阔。时至唐宋呈现了中国绘画史上光辉灿烂的时期,名家迭起,众彩纷呈,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绘画的珍品。唐王朝是在五胡之乱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在
80年代,IBM公司和其他公司推出了几个带有大型词汇表的系统,然而由于计算和准确度的限制迫使说话人说话时在两个单词之间要作一停顿。 语音领域的进步使人们对智能系统的结
目的:本实验为一种新型的镍铬合金表面处理方法——镍铬合金表面进行钼粉等离子喷涂,对涂层进行结合强度、耐磨性能以及金瓷结合强度检测,观察其是否能满足临床要求,为临床应
摘 要: 目的:觀察分析在子宫肌瘤治疗中应用导管子宫动脉栓塞(TUAE)对其疗效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应用TUAE治疗的184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TUAE对子宫肌瘤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的影响。结果:治疗后,患者子宫肌瘤体积由(88.94±25.91)cm3减小至(25.13±8.26)cm3,前后差异明显;患者痛经缓解率达93.14%(163/17
由《湖南社会科学》、《云梦学刊》联合主办的"学术刊物编辑的自主性研讨会",于2011年10月15日在岳阳市南湖藏书楼(南湖藏书楼为余三定、朱平珍两位教授夫妇的私家藏书楼)举行,二
致龋菌通过多个毒力因子在龋病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耐酸是致龋菌最重要的生物学特征和龋病发生的前提。只有耐受生物膜的酸性环境,致龋菌才能生存并持续代谢和产酸,导致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高甘油三酯血症临床效果。方法:将2007年1月-2017年1月76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方法分组,各有38例。对照
目的:了解儿童家长错(?)畸形早期防治知识、信念、行为(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针对性开展错(?)畸形早期防治健康教育,引导人们
背景:牙列缺损是口腔修复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后牙缺失直接影响咀嚼效率,进而影响肠胃健康,带来消化系统疾病;前牙缺失因影响发音和美观,给患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