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女性盆底康复治疗效果评估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cai432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对产后盆底损伤康复的疗效。方法:选择江西省妇幼保健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足月顺产的产后6周初产妇609例。采用GRRUG法测定产妇盆底肌力,选取II级、III级、IV级肌力患者纳入研究。各级肌力随机分8个组,即锻炼组(A组)、电刺激组(B组)、生物反馈组(C组)、锻炼+电刺激组(AB组)、锻炼+生物反馈组(AC组)、电刺激+生物反馈组(BC组)、锻炼+电刺激+生物反馈组(ABC组)、对照组(D组)。D组不予治疗,仅给予产后康复的一般指导;采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The international consultation on incontinencequestionnaire-short form,ICI-Q-SF)、女性性功能量表(The female sexualfunction inventory,FSFI)调查问卷等调查方式,结合盆底肌电位均值、疲劳度及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pelvic organ prolepses quantization,POP-Q)对8组产后6周、产后6个月进行调查和评估。结果:治疗前各组盆底肌电位均值、疲劳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析因方差分析发现盆底肌锻炼、电刺激、生物反馈三种因素主效应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差异(P<0.01);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在提高盆底肌电位均值、降低盆肌疲劳度方面存在协同效应(P<0.01),三者联合治疗对降低盆肌疲劳度存在协同效应(P<0.05)。各组治疗前后POP-Q分度均在II度以内,治疗前8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8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者联合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2,7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042有统计学差异),其余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042),治疗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024,7个实验组间两两比较P′<0.0024有统计学差异)。各组治疗前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SUI)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8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盆底肌锻炼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三者联合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2);其余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42),各治疗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024)。治疗前各组性生活质量高水平所占比例均为0;性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2);三者联合组与单纯、两两联合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24),其余各治疗组间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024)。结论:单纯、联合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康复均有疗效,三者联合效果最为显著。其中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三者联合治疗具有协同效应。
其他文献
<正>一、高考地理试题概况1.使用文科综合试卷的有:河北、山西、内蒙古、黑龙江、吉林、河南、云南、贵州、广西、甘肃、青海、西藏、新疆、山东、宁夏、辽宁、天津、安徽、
728地理工作室是王树声地理教学研究室的分支团队,成立已三年。这支以学习与研究为主的团队,在邵英老师的带领下,发挥团队智慧,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天域北斗图书有限公司
<正>近年来,高考地理试题多以区域图为载体,以"能力立意""问题立意"为主旨,以"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分析信息—解决问题"为思维主线,以考查地理图表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为重
<正>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试题的答案与设问不相符。这样的答案不仅误导了教师的教学,也误导了学生的学习;更为严重的是,在高考试题中也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既影
2009年的高考已经"尘埃落定",其中的地理试题成为地理教师新一年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文本之一。本刊粗略地按照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为大类整合高考地理试题,并
随机从市面上抽取了两种酸牛奶和两种乳酸茵饮料,对其进行了乳酸茵的实验室检测,分析了市面上几种乳酸菌饮料的质量。
2001年开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大力推进,在这过程中,各种教学模式呈百花齐放之势。如何寻找一个适合本学科特点的教学模式,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高中通用技术是一门
目的研究红芪Hedysarum polybotrys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分离化学成分,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确定化学结构;MTT法测定化合物对人肝癌细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寄生于松科植物赤松或马尾松根茎,埋于土壤下20-30厘米繁衍而成。茯苓为药食两用的常用中药,始收载于《神农本草经
从20世纪80年代起,人类社会正全面进入“视觉文化时代”。在视觉文化背景下生活的中小学生,每天都面对着生活中价值交错的视觉资讯,面对文化激烈交融的新时代,澳大利亚乌龙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