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植物叶片水分检测的微波热声显微成像技术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ze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水分输送等多种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的参与,叶片水分含量分布是衡量植物生理生化的重要指标。评估植物叶片水分,一方面有助于对植物水分亏缺程度进行快速判断,保障植物水分实现精准灌溉,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率,从而推动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加深理解植物在正常和胁迫环境下对环境的变化响应,可视化植物叶片动态、时间和空间异质特性,用于解剖不同叶片区域和组织的代谢过程,帮助发展植物基础学和生理学研究。目前,尽管植物叶片水分检测方法有烘干法、电测法、蒸馏法、卡尔费休法、太赫兹成像、光谱成像以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都存在一些局限性。而微波热声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无损伤且无电离辐射的新型成像技术,该成像技术结合了微波高对比和超声的高分辨率,被广泛用于生物研究领域。本文基于微波热声成像技术提出了一种微波热声显微(Thermoacoustic microscopy,TAM)成像技术,并将其成功用于植物叶片水分分布检测的研究。该方法不仅进一步提高了微波热声成像的分辨率,而且弥补了光声成像技术受限于光学吸收特性为基础的成像机制缺陷,是另一种在具有广泛应用潜力和良好发展前景的显微成像方法,能够为植物生理学和农学领域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首先,基于热声效应现象和热声波动方程介绍了微波热声成像的理论,解释了植物对电磁波的吸收特性。介绍了TAM成像技术原理,通过探究得出TAM成像系统性能的影响参数主要包括信噪比、微波脉宽、扫描步长、声学分辨率等。其次,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包括硬件及软件两大部分组成的TAM成像系统。依托于理论研究及系统的实用意义,对该系统部分所需要的硬件配置进行选型及设计,主要包括:微波源、点聚焦探头、TAM前置放大器、以及数据采集卡的选择,多路放大器加法电路、二维步进电机扫描方式的设计,并通过实验验证与优化,使系统信噪比得到明显提升。基于Labview完成该系统的软件设计,阐述TAM成像系统的控制并对成像后的图像处理算法进行研究,软件部分的技术研究及设计提高了图像信噪比和时间分辨率,为后续叶片水分的可视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最后,将所设计的TAM系统用于叶片水分可视化实验探究。介绍了不同耦合剂的特点,通过对微波能量的衰减及对样本的腐蚀因素实验,确定以橄榄甘油作为本研究中耦合剂的最优选择;进行铜丝分辨率测试实验,验证该显微成像系统性能优良分辨率可高达406μm;将TAM成像系统实际应用到植物叶片水分检测中,通过对三组曼陀罗植物叶片水分丢失前后进行了TAM成像,定量分析和讨论了图像数据结果,验证植物叶片水分的变化可由TAM信号进行表征;最后将该系统应用于野茼蒿和紫苏叶片水分成像实验中,并与MRI系统所得实验结果进行对照,通过数据分析及图像对比,证明了该显微成像系统在植物叶片水分检测的可行性与准确性;同时该系统在植物叶片的细微网状脉结构的分辨能力也得到了验证。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传感器分辨率的提高,目标往往占据多个传感器分辨率单元,传感器能够获取到关于目标的信息也变得更加丰富,但简单的点目标模型不足以处理这些目标信息从而面临巨大挑战,迫切需要更加复杂的扩展目标模型对目标状态进行准确估计。扩展目标往往会产生多个量测值,传统基于数据关联的点目标滤波模型不足以应对扩展目标带来的计算复杂度问题。近年来,随着对随机有限集(Random Finite Set,RFS)理论的深
基于视频的人体行为检测在目前来说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同时其潜在应用众多,包括智能安防,视频自动裁剪等。行为检测目标是将视频中的动作序列分离,找到属于动作的时间区域,并将其做行为识别,找到其动作类别。本文主要以当前的二阶段行为检测网络为基础,从特征提取方面以及行为定位算法和后处理算法上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改进,具体内容如下:(1)基于目前行为识别的结果来看,视频特征提取主要集中在3维卷积(C3D
整数自仿的tile和代换序列是分形几何中有趣而重要的课题。本论文研究了在Bandt模型下的整数自仿tile和代换序列的非定向游动的渐近性质。论文的第一部分讨论了Bandt模型下的整数自仿tile。这是整数自仿tile的一个推广。整数自仿的tile铺盖空间是通过平移的方式,而Bandt模型下的不变集铺盖空间时,不仅要有平移,还要有旋转和反射。实际上,Bandt模型提供给我们许多有趣的tile,比如L
中微子的实验研究对理解宇宙的演化和揭示可能出现的新物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论文从不同类型中微子物理实验研究的目的和要求出发,分析了在中微子探测中所采用的反电子中微子反β衰变反应链模式的特性。有针对性地设计了相关的电子学触发系统,实现了对中微子信号的探测。针对日本超级神冈中微子实验在探测超新星遗迹中微子过程中所出现的本底与信号特性,首次提出了正电子关联的强制触发机制。在该实验已
石墨烯的发现引发了人们对于二维材料的思考与探究,二维材料有着优异的光学、电学等各种特性,其生长、制备及器件方面的研究不断涌现,已经成为当下的研究焦点。然而,由于受到Mermin-Wagner定理的限制,磁性二维材料方面的相关研究有着很大的缺失,直到2017年,单层Cr2Ge2Te6、Cr I3铁磁二维绝缘体才被发现,随后Fe3GeTe2、Ni PS3等铁磁、反铁磁二维材料相继被发现,但对这些材料的
模糊性与随机性是现实世界中两种基本不确定性,分别用来描述主观不确定性与客观不确定性,而可信性理论与概率论分别是处理模糊现象与随机现象的数学分支。随着人们对不确定现象了解的日益深入以及对不确定理论研究的日益完善,一些学者开始考虑模糊性与随机性同时出现在复杂系统中的现象。其中,Kwakernaak最早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在1978年提出用模糊随机变量来描述这种现象。作为另一种模糊性与随机性共存的形式,Li
蜂窝吸波结构具有重量轻、优良的抗冲击性能和吸收电磁波等优异特点,因而被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等军事领域。为了满足蜂窝吸波结构多功能的工程应用,把无源电子元件与复合材料“完美结合”,以将热功能、电子功能和辐射屏蔽效能等功能集成到航天器固有的承载部件中,使航天器在轻量化和多功能方面有质的飞越。该设计关键问题是对蜂窝吸波结构开缝后的电磁/力学性能进行综合评估,使其在合理的开缝设计下,既能减轻蜂窝结构的重量,
在经典塑性理论中不包含任何尺度参数,因此无法解释在微米和亚微米量级实验中发现的尺度效应。为了解决工程实践中遇到的日益增多的微尺度设计制造问题,同时为韧性材料的解理断裂提供一种合理的解释,人们建立了应变梯度塑性理论。本文在Huang等2004年提出的CMSG低阶应变梯度塑性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探索和计算研究工作。1.推导了CMSG理论在混合硬化下的本构方程,考虑了背应力的影响。利用一阶非
多尺度问题和有界面的问题有很多重要的物理应用,吸引了很多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一种有效的计算多尺度问题的方法是设计渐近保持的数值格式。对于含有小参数的偏微分方程,所谓一个算法是渐近保持的指的是,当相应的数值离散在小参数趋于零的时候,仍然是渐近极限的合理数值离散。具有这个性质的算法好处在于对所有参数区间都适用,可以处理不同的尺度的参数同时存在的问题,而且在计算时不需要推导在其他很多多尺度算法中需要用到的
随着近些年集成电路的发展,电子封装在器件小型化、功能化、集成化制造的应用变得不可或缺。虽然目前已经有倒装芯片,晶圆级封装等很多先进的连接形式,但引线键合技术经过多年发展,成本更低、工艺更可靠,成为主流的器件芯片连接形式。金丝以其稳定的化学性能、良好的延展性和优良的可焊性,在高端电子产品的引线键合中所占比例最高。随着系统工作频率的提高到GHz时,金丝键合线不再是简单的传输线,而以多种方式表现出射频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