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究朱仁康先生治疗瘙痒的临床经验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oral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瘙痒是皮肤科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往往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精神上的压力和身体上的痛苦。瘙痒庞杂的发生机制给临床止痒治疗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难,无论是祖国医学还是现代医学都在不断探索更为有效的止痒治疗方法。朱仁康老先生从事中医皮外科事业七十余年,临床经验丰富,治疗瘙痒性皮肤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目前没有总结朱老治疗瘙痒的相关文献报道。因此,从瘙痒症状入手,发掘朱老治疗瘙痒的学术经验符合临床需求。研究目的:本研究基于中医基础理论,结合现代先进的数据挖掘技术及分析手段,人机结合,以期通过挖掘朱老治疗瘙痒的用药特点及组方规律,传承名老中医经验,指导中医皮肤科止痒治疗,提高临床疗效,服务于广大患者群体。研究方法:使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从符合纳入标准的医案中摘录医案信息,包括原始医案、症状、瘙痒部位、舌质、舌苔、脉象、中医诊断、中医辨证、西医诊断、中医治法、处方名、处方性质、中药组成及单味药剂量。删除原始数据中的重复医案,保留内容相对全面者,并对删重后保留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通过IBM SPSS Statistics 20实现对中药、皮损、瘙痒部位、疾病的频数统计分析;使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中医药大健康智能研发中心研发的古今医案云平台对药物进行四气、五味、归经、功效频数统计以及皮损、药物的聚类分析,并运用关联规则发现不同疾病和部位的止痒用药规律;使用中医复杂关系分析系统Liquori cc进行复杂网络分析,挖掘核心处方和常用加减,探究朱老治疗瘙痒的用药特点和学术思想。研究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919诊次医案,涉及皮肤病42种,包括湿疹、荨麻疹、瘙痒症、脂溢性皮炎、神经性皮炎、银屑病等。朱老共用中药302种,常用清热凉血、清热解毒、清热燥湿、疏散风热和透疹类药物,使用频次较多的中药为生甘草、生地黄、赤芍、当归、荆芥、牡丹皮、黄芩、丹参、蝉蜕、泽泻等。核心处方为生地黄、黄芩、荆芥、防风、蝉蜕、蒺藜、当归、牡丹皮、赤芍、丹参、滑石粉、生甘草。聚类结果显示,瘙痒性皮肤病医案中皮损可以分为风团,痂、抓痕,红斑、鳞屑、丘疹,糜烂、水疱四组。复杂网络分析结果显示风团伴随瘙痒的止痒治疗核心处方为荆芥、防风、蝉蜕、羌活、当归、生甘草;痂、抓痕伴随瘙痒的止痒治疗核心处方为生地黄、牡丹皮、赤芍、丹参、当归、黄芩、白鲜皮、泽泻、地肤子、生甘草;糜烂、水疱伴随瘙痒的止痒治疗核心处方为生地黄、牡丹皮、赤芍、黄芩、泽泻、滑石粉、生甘草;红斑、鳞屑、丘疹伴随瘙痒的止痒治疗核心处方为生地黄、赤芍、黄苓、当归、泽泻、滑石粉、生甘草。本研究还探索了朱老治疗不同部位瘙痒的用药特点。治疗下肢瘙痒的核心处方为生地黄、赤芍、当归、黄芩、泽泻、车前子、木通、滑石粉、生甘草;面部瘙痒的核心处方为生地黄、黄芩、赤芍、当归、泽泻、滑石粉、生甘草;全身瘙痒的核心处方为生地黄、赤芍、牡丹皮、当归、蒺藜、白鲜皮、荆芥、蝉蜕、生甘草;上肢瘙痒的核心处方为生地黄、黄芩、赤芍、连翘、泽泻、滑石粉、生甘草;躯干瘙痒的核心处方为生地黄、赤芍、当归、金银花、荆芥、泽泻、生甘草。结论:朱仁康老先生认为,瘙痒的发生与风、湿、热邪关系密切,风邪可以分为血虚、血热、血瘀、血燥引起的内风和六淫邪气中的外风;湿邪可以分为六淫邪气中的湿邪和脾胃功能失常产生的湿邪;热邪也可以分为六淫邪气中的热(火)邪和五脏功能失调与情志异常引起的内热,如心火亢盛、肝郁化火。因此,朱老治疗瘙痒以清热凉血、祛风活血为主,兼有养阴、除湿之法,核心方为生地黄、黄芩、荆芥、防风、蝉蜕、蒺藜、当归、牡丹皮、赤芍、丹参、滑石粉、生甘草。此外,瘙痒发生部位不同、皮损类型不同或皮肤病种类不同,朱老用药也有所区别。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从词汇语义和句法特点这两个方面着手,对具有“分离”意义的动词“(?)”和“(?)”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例句分析,分析动词“(?)”和“(?)”在汉语中对应关系。本
随着铁路列车不断向高速化发展,轮轨接触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高速轮轨接触面受到法向接触载荷作用时,容易产生微小的角位移和线位移,使得接触表面材料发生弹塑性变形,结合面既
城市绿道一词已彻底进入人们的生活,但随着同质化的绿道景观现象日益严重,融入地域文化以及结合生态环境打造城市绿道景观便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调研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阐述了城市绿道、地域文化等名词概念和内涵;探讨了城市绿道景观设计要点及地域文化在城市绿道中表达的意义;研究了城市绿道景观中地域文化设计策略与方法。文章以武汉东湖绿道景观为实践研究主体,进行创新实践与相关研究。以调查问卷
汉字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与拼音文字相比,汉字的结构复杂,形声脱节,而对于初级阶段的“非汉字文化圈”学生来说,汉字的认读和书写是他们面临的两大难题。所以,汉
报告作者在研究生期间有机会涉猎了反邪教文本的翻译,文本涉及邪教的性质、分类、防范方法以及受邪教毒害的实例。这些文本是国家反邪教宣传材料,由政府统一编写,没有作者,其
本文是一篇翻译实践报告。翻译项目的原文选自芝加哥拉什大学医学中心的医学教授大卫A.安塞尔(David A.Ansell)撰写的《死亡鸿沟:不平等如何致命》(The Death Gap:How Inequa
韩国语多义词在韩国语词汇系统中具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所谓多义词就是指一词多义,在基本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有关联地派生、扩张。韩国语“(?)”作为日常生活中较为常用的
目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白血病预后的影响因素很多,同一类型的白血病治疗结局也有可能不尽相同,因此在治疗某
目的:通过建立百草枯(PQ)中毒体外模型,探讨PQ诱导人肺上皮样细胞A549凋亡过程中内质网(ER)中钙离子(Ca2+)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在建立PQ诱导A549细胞凋亡模型基础上,使
本文是一篇翻译实践报告,其原文节选自苏珊·富沃德(Susan Forward)和唐娜·弗雷泽格林(Donna Frazier Glynn)合著的《不会爱的母亲:给女儿们的治愈指南》(Mothers Who C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