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源枝孢样枝孢霉野生株与诱变株的部分生物学特性及其代谢产物差异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FQYD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动物,真菌感染是引起大熊猫皮肤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枝孢样枝孢霉Z20为一例大熊猫皮肤暗色丝孢霉病的致病菌,经微波结合亚硝基胍诱变获得其突变株Zt。本研究将进一步探究枝孢样枝孢霉Z20与Zt在生物学特性上的差异,运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枝孢样枝孢霉Z20与Zt之间的代谢产物的差异进行研究,为枝孢样枝孢霉治疗及其致病机理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将枝孢样枝孢霉Z20和Zt于PDA培养基上,连续培养7天,每天观察菌落形态及长势,将菌株Z20和Zt在沙氏液基上培养4天后用透射电镜对其超微结构进行观察。采用6种发酵培养基(PDB、SDB、M-SDB、YM、DTM、MA)对菌株Z20和Zt分别培养后测定菌株在相同培养条件下的菌丝体生物量和代谢产物量。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枝孢样枝孢霉Z20和Zt的菌丝体多糖含量。运用96孔板微量稀释法测定枝孢样枝孢霉Z20和Zt对5种常见抗真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Z20和Zt的代谢产物进行测定,测得数据通过PCA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KEGG Pathway等分析其在代谢组学上的差异。结果:1.枝孢样枝孢霉Z20和Zt在PDA培养基上连续培养7天,菌株Zt的生长速率高于Z20,菌落颜色较浅,孢子数量减少。透射电镜下菌株Z20的菌丝壁厚平均约为0.3 μm,宽度平均约为3.25 μm,菌株Zt的菌丝壁厚平均约0.15μm,菌丝宽度平均约为2.5 μm。2.菌株Z20和Zt在同等条件下在YM培养基发酵培养均取得最大的菌丝体生物量和代谢产物量,Z20的最大生物量为2.3015±0.0292g,最大代谢产物量为3.6646±0.4141mg;Zt的最大生物量为2.1509±0.0894 g,最大代谢产物量为2.4916±0.4630 mg。3.通过硫酸-苯酚法测定菌株Z20和Zt菌丝体多糖含量,Z20为38.21 μg/mg,Zt 为 34.32 μg/mg。4.菌株Z20对灰黄霉素和氟康唑的MIC值为32 μg/mL,伊曲康唑的MIC值为0.5μg/mL,酮康唑的MIC值为4μg/mL,环吡酮胺的MIC值为8μg/mL;菌株Zt对灰黄霉素的MIC值为64 μg/mL,对伊曲康唑的MIC值为0.25 μg/mL,酮康唑的MIC值为2μg/mL,磺吡酮胺的MIC值为4μg/mL,氟康唑的MIC为8μg/mL。5.通过GC-MS检测到了 930个物质峰,定性检测到的物质有370个,其中差异代谢物有283个,获得ID号的差异代谢物有181个,差异代谢物富集到了31条代谢通路上。结论:1.枝孢样枝孢霉Z20和Zt在多种培养基下培养均能生长,在相同培养条件下的生物性状存在明显差异。菌株Z20的药物敏感性依次为伊曲康唑>酮康唑>环吡酮胺>氟康唑=灰黄霉素;菌株Zt的药物敏感性依次为伊曲康唑>酮康唑>环吡酮胺>氟康唑>灰黄霉素,除灰黄霉素外,枝孢样枝孢霉Zt对5种药物的敏感性均高于Z20。2.通过GC-MS成功获得了菌株Z20和Zt的差异代谢产物,差异代谢物富集到了 31条代谢通路。
其他文献
本文以公元前2800到1300年左右出土于中国西北地区的双大耳罐为研究对象,其时间跨越了新石器时代末期及早期青铜时代,分布区有我国甘肃、青海东部、宁夏南部、关中西部和陕北
初中阶段是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学工作中,教学方法往往存在问题,教学工作一筹莫展。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优化创新,促进教学工作高效开展,通过在教学中应用
近几年来,由于移动支付、深度学习和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零售模式的变革成为可能。在计算机视觉领域中,深度学习算法的研究已成为热门方向之一,其在人脸识别、智
对于初中数学科目来说学生面临着很大的学习压力,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思想还未完善的状态,所以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及思维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存在一些问题,教学的主要目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正以迅猛的态势渗透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逐渐改变人们日常阅读、写作、交流的方式。为了保证无论是健全人还是残疾人都能无障碍地获取和使用信
反收购条款是公司治理领域中重要的研究问题。近年来,国内资本市场恶意收购事件屡见不鲜,为应对恶意收购威胁,一些上市公司在公司章程中设置反收购条款增加收购方难度以防范
成分品牌联盟作为品牌联盟的一种特殊形式,近年来已成为一种新兴的营销模式,在实业界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实践表明,并非所有的成分品牌联盟都能给盟员品牌带来同样积极的联盟
半定规划也称为带有半正定锥约束的线性规划,半定规划的求解算法及最优性条件和对偶理论都是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将考虑半定规划的一个离散化求解方法以及多目标半定规划
为了探讨感应起电在雷暴云起电及闪电行为过程中的作用,结合真实的雷暴个例,通过已有的积云二维起、放电云模式探讨对比了不同感应强度及不同感应过程在感应起电中的作用。通
近几十年来,溶瘤病毒治疗引起了一些专家和学者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研究溶瘤病毒治疗的数学模型也应运而生.2001年,Wodarz等考虑到细胞内病毒的生命周期对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