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原酸烷基酯的制备与分离纯化

来源 :河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qiaos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原酸及其酯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炎等生理活性,在食品工业、医药保健和日用化工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绿原酸作为酚类化合物,其稳定性和脂溶性较差。据此,本研究对绿原酸分子中的羧基进行修饰,与烷基醇进行酯化、酯交换,开发一种制备绿原酸乙酯、绿原酸十二醇酯的化学催化方法,并对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和结构表征,为绿原酸烷基酯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参考。建立了绿原酸乙酯的HPLC-UV检测方法。以甲醇-1.0%乙酸水溶液作流动相,在24.18-483.60μg/m L浓度范围内得到绿原酸乙酯的标准曲线为y=1883.73x-6857.29,相关系数R~2=0.9996;并通过仪器精密度、样品重复性、样品稳定性及加标回收率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此方法下的检测结果准确度和重现性良好,可用于对绿原酸乙酯的定量分析。以NKC-9树脂为催化剂,催化合成绿原酸和无水乙醇酯化合成绿原酸乙酯。以绿原酸乙酯的产率为评价指标,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底物质量比为1:2、反应温度为73℃、反应时间为4 h、催化剂添加量为23%(以绿原酸质量计)。在此条件下绿原酸乙酯的产率达97.62±0.75%。NKC-9树脂经循环使用6次后,绿原酸乙酯的产率仍可达90.60±0.83%。反应混合物经萃取、旋蒸、真空干燥后得到灰白色晶体粉末,HPLC-UV分析纯度可达93.85%,通过FT-IR、HPLC-MS、NMR的分析确定产物为绿原酸乙酯。以NKC-9树脂为催化剂,催化绿原酸乙酯和十二烷醇进行酯交换反应合成绿原酸十二醇酯。以绿原酸乙酯转化率和绿原酸十二醇酯相对纯度为评价指标,最佳反应条件为:底物摩尔比为1:17、反应温度为69℃、反应时间为5.4 h、溶剂添加量为3 m L、催化剂添加量为16%(以反应底物总质量计)。在最佳条件下绿原酸乙酯转化率为83.95±1.07%,绿原酸十二醇酯相对纯度为70.67±0.69%。NKC-9树脂经循环使用6次后,绿原酸乙酯转化率为79.87±0.84%,绿原酸十二醇酯相对纯度为67.23±0.93%。采用萃取和柱色谱法对绿原酸十二醇酯进行分离纯化,最终得到一种淡黄色固体,HPLC-UV分析纯度为96.82%,通过FT-IR、HPLC-MS、NMR的分析确定产物为绿原酸十二醇酯。
其他文献
玉米中胚芽的质量虽只占粒重的10%~15%,但其脂肪含量占整粒玉米的80%以上。如果玉米糁粉中含有较多的胚芽,则会导致其氧化酸败,因此提胚技术决定着玉米磨粉制糁成品的质量。玉米经破碴脱胚之后,可以根据胚乳与胚芽的比重、粒度及悬浮速度的差异,实现胚乳和胚芽的分离,但目前我国所用的分选设备分选效果不太理想,对分选工作参数的研究也少见报道,因而限制了玉米干法加工制品的质量提高。本实验选用的进口意大利Oc
学位
水果及其衍生产品是人类营养的重要来源。然而不利的生产和贮藏条件会导致水果中真菌的生长,其中展青霉素(Patulin,PAT)是最常见的真菌毒素之一。过量摄入PAT可引起急性中毒,甚至致畸、致癌。此外,由于PAT耐热耐酸,在水果加工过程中难以完全去除。因此开发用于检测PAT的分析方法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论文利用核酸适配体(适体,Apt)作为目标识别元件,采用电化学分析法作为检测手段,构建了用于快速灵
学位
玉米作为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不仅营养丰富且年产量也居于首位,是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但是由于其缺乏面筋蛋白,在主食加工方面的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微波是一个非常高效节能的技术,在食品加工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可用于食品原料的预处理以提高其应用品质。本课题采用微波技术对玉米粉进行改性,研究改性后的玉米粉性质及其在面条产品中的应用。1、分别对玉米粉进行湿法微波改性与干法微波改性。测定不同微波处理条件下,玉
学位
黑小麦作为一种新兴的黑色食品的原料,由于其营养价值丰富,加工性能良好,在现代食品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黑小麦不仅仅含有类似于杂粮的营养成分,而且具有和小麦一样的面筋结构,可以用于各种面制品的制作与开发。此外黑小麦还富含多酚、黄酮、花色苷、戊聚糖、维生素等多种活性成分,不仅可以调节人体生理活动,同时还具有降血压、降血脂、减肥等功效,而且还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等。本文先将两种黑小麦16W16(紫色小麦)和
学位
馒头是我国重要的传统主食,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中占比很大。全麦产品中富含营养成分,因此,在人们更加追求营养健康与膳食平衡的当代,全麦馒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然而,全麦馒头比容较小且馒头结构和口感较差,这限制了其接受度。酵子中的微生物种类丰富且数量可观,各菌群在面团发酵过程中共同作用,对改善馒头品质和丰富馒头风味有独特的作用。本文使用酵子发酵全麦面团并制作全麦馒头,研究酵子发酵对全麦面团特性和全麦馒头
学位
随着人们对食品的营养、风味等综合品质愈加重视,鲜食花生作为一种食用方便、味道鲜美和营养丰富的绿色食品愈来愈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但鲜食花生贮藏稳定性差,在贮藏或销售过程中易出现酸败、腐烂变质和褐变等现象,从而严重影响鲜食花生的品质和货架期。气调保鲜技术因其安全环保、保鲜效果好、技术成熟等优点,在生鲜农产品保鲜领域应用广泛,然而其在鲜食花生采后保鲜方面的研究鲜有系统报道。本课题采用不同的氮气(N2)
学位
在合适储藏期内的蛋白原料能够保证品质稳定,有助于组织化植物蛋白产品开发;适量谷朊粉的加入对组织化植物蛋白的纤维结构起到增强的效果,但鲜有研究针对蛋白原料储藏和谷朊粉的两大组分对挤压组织化植物蛋白的品质影响。本文通过蛋白原料加速储藏实验以及利用能形成粘弹性特性的玉米醇溶蛋白和低过敏性的大米蛋白进行低水分组织化蛋白的生产,探究蛋白原料储藏变化以及大米谷蛋白与玉米醇溶蛋白两者复配替代谷朊粉的潜力。具体实
学位
小麦面筋蛋白在面条制品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遇水后可形成三维的面筋网状结构,起到支撑作用,赋予面条制品黏弹性、延展性。如今,仅用小麦粉加工的传统面条制品已无法满足消费者的期求,食品添加剂、功能性物质等被广泛应用于面条制品中。银耳是一种具有良好营养价值的药食同源真菌,且具有较强的黏性与持水性等特点。若银耳能以一种增稠剂加至面条制品中,则不仅可以提高面条的品质,同时还能丰富面条的营养、产生良好的风味
学位
花生营养丰富,是一种常见食品,但也是一种常见的食物过敏原。近年来,花生过敏的患病率一直在上升,虽然研究表明免疫疗法可以减轻过敏个体对花生的反应,或者在儿童时期逐渐摄入含有微量花生蛋白的食物可以提高他们对花生和花生制品的耐受性,但这些方法尚未达到临床治疗水平,预防过敏反应的主流方法是避免接触花生过敏原。因此,开发一种快速、方便、准确的方法来检测加工食品中残留的花生致敏蛋白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花生球蛋
学位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也是重要的化工和食品工业原料以及饲料来源,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至关重要。玉米在生长、收获、储运及加工环节,极易被真菌污染,降低其品质的同时也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此外,真菌代谢产生的真菌毒素,给人和动物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而,亟需寻找安全高效的方法来减少和避免各环节尤其是储藏环节的玉米真菌污染,并降低玉米中真菌毒素的含量。本课题从玉米储藏污染优势真菌的防控和脱氧雪腐镰刀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