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玉米中胚芽的质量虽只占粒重的10%~15%,但其脂肪含量占整粒玉米的80%以上。如果玉米糁粉中含有较多的胚芽,则会导致其氧化酸败,因此提胚技术决定着玉米磨粉制糁成品的质量。玉米经破碴脱胚之后,可以根据胚乳与胚芽的比重、粒度及悬浮速度的差异,实现胚乳和胚芽的分离,但目前我国所用的分选设备分选效果不太理想,对分选工作参数的研究也少见报道,因而限制了玉米干法加工制品的质量提高。本实验选用的进口意大利Oc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中胚芽的质量虽只占粒重的10%~15%,但其脂肪含量占整粒玉米的80%以上。如果玉米糁粉中含有较多的胚芽,则会导致其氧化酸败,因此提胚技术决定着玉米磨粉制糁成品的质量。玉米经破碴脱胚之后,可以根据胚乳与胚芽的比重、粒度及悬浮速度的差异,实现胚乳和胚芽的分离,但目前我国所用的分选设备分选效果不太理想,对分选工作参数的研究也少见报道,因而限制了玉米干法加工制品的质量提高。本实验选用的进口意大利Ocrim重力分选机,能将物料精准地分为5级,通过选择不同工作参数为试验因素,以分选后的胚芽质量占比、纯净胚芽提取率和处理能力为目标评价指标,首次进行了玉米干法胚芽分选的试验研究,旨在确定重力分选机用于玉米干法提胚的最佳工作参数,并对玉米大碴物料进行了重力复选和中糁物料提胚试验,以期得到纯净的玉米碴糁。对清理干净的玉米进行破碴脱胚及筛分分级,选择含胚芽较多的4~8目破碎物料进行了胚芽分选试验。结果表明,当筛面横向倾角和纵向倾角不变,风量为115 m~3/min时设备的提胚效果最佳,其胚芽质量占比为81.1%,纯净胚芽提取率为53.6%;当风量和筛面横向倾角不变,筛面纵向倾角为7.5°时设备的提胚效果最佳,其胚芽质量占比为82.2%,纯净胚芽提取率为54.3%;当风量和筛面纵向倾角不变,筛面横向倾角为0.9°时设备的提胚效果最佳,其胚芽质量占比为81.1%,纯净胚芽提取率为53.6%。选择风量、筛面横向和纵向倾角为影响因素,以胚芽质量占比、纯净胚芽提取率和处理能力为目标评价指标进行了正交试验。运用隶属度的综合评分方法对重力分选机的提胚效果进行了优化研究,各因素对综合评分的影响顺序是:风量>筛面纵向倾角>筛面横向倾角,最佳工作参数组合为:风量115 m~3/min、筛面横向倾角1.5°、筛面纵向倾角7.5°。风量对提胚效果有极显著的影响,筛面横向和纵向倾角对提胚效果影响不显著。对风量115 m~3/min、筛面横向倾角1.5°、筛面纵向倾角7.5°的最佳工作参数组合进行验证试验,获得了精良的胚芽分选效果,其胚芽质量占比为84.3%、纯净胚芽提取率为76.4%。使用重力分选机对大碴物料中的胚芽进行复选试验,当筛面横向倾角和纵向倾角不变,风量为130 m~3/min时设备的分选效果最佳,其胚芽质量占比为32.9%,纯净胚芽提取率为83.5%;当风量和筛面横向倾角不变,筛面纵向倾角为6.0°时设备的分选效果最佳,其胚芽质量占比为18.0%,纯净胚芽提取率为47.3%;当风量和筛面纵向倾角不变,筛面横向倾角为1.1°时设备的分选效果最佳,其胚芽质量占比为18.0%,纯净胚芽提取率为47.3%。使用重力分选机对中糁物料中的胚芽进行分选试验,当筛面横向倾角和纵向倾角不变,风量为120 m~3/min时设备的分选效果最佳,其胚芽质量占比为16.4%,纯净胚芽提取率为96.5%,随着风量的增加,胚芽质量占比和纯净胚芽提取率下降;当风量和筛面横向倾角不变,筛面纵向倾角为5.7°时设备的分选效果最佳,其胚芽质量占比为10.2%,纯净胚芽提取率为98.8%;当风量和筛面纵向倾角不变,筛面横向倾角为1.4°时设备的分选效果最佳,其胚芽质量占比为11.3%,纯净胚芽提取率为97.9%。对玉米大碴和中糁物料分选后评价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分选后各出口物料的胚芽质量占比与粗脂肪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各出口物料的物料流量、分级比例、及色度L*值、a*值、b*值呈极显著负相关。
其他文献
热加工是现代食品加工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焙烤作为一种典型的热加工方式,对食品的营养价值、色泽风味等具有重要影响。高脂高蛋白类食品在高温热加工条件下易发生美拉德反应和脂质氧化,同时也不可避免会形成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AGEs)、杂环胺(Heterocyclic aromatic amines,HAAs)等危害物质,从而影响热加工食品的安全性。
近年来,全麦粉由于其营养丰富、血糖生成指数低等成为研究热点,但由于麸皮的存在限制了全麦粉及其制品的应用,为了改善全麦面条的品质和风味,本课题从乳酸菌和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协同处理的角度对全麦面条的改善进行探究。首先通过植物乳杆菌(Lpl)、短乳杆菌(Lbr)、纤维素酶(Cel)、木聚糖酶(Pn)对全麦粉进行处理,确定乳酸菌发酵处理、酶处理、及乳酸菌协同酶处理对全麦粉组分、理化特性和面片流变学特性的影
淀粉是人们日常膳食的主要成分,与食品中其他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影响淀粉类食品的整体品质。蛋白质作为食品中另一主要成分,它与淀粉的相互作用不仅能够改善食品的营养特性也会影响淀粉类食品的整体质量。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几种外源植物蛋白(燕麦蛋白、藜麦蛋白、黑豆蛋白、扁豆蛋白)对小麦淀粉理化特性、消化特性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了蛋白质与淀粉的作用机制,为糖尿病患者功能性食品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持。首先,从几种外源
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是许多农作物以及动物的共同致病菌,是Ⅰ级致癌物黄曲霉毒素最主要的生产者。香芹酚是一种天然植物精油混合物,是牛至精油和百里香精油的主要成分,据报道能对多种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产生抑制作用。本实验以黄曲霉为研究对象,开展香芹酚对黄曲霉生长和产毒的抑菌效果及机理研究。首先比较了黄曲霉菌丝脂质不同提取方法,进一步研究香芹酚作用下以及不同产毒力黄曲霉的脂质组学
基于营养米糠油生产、米糠油中提取谷维素及其应用过程中易在碱性体系下损失的问题,考虑到碱性体系下不同工艺条件对谷维素损失的影响规律会受米糠油中甘油酯、甾醇酯、生育酚、金属离子等多种物质的影响,本课题通过考察谷维素在二苯醚模拟体系及碱性甲醇体系中谷维素及其四种主要阿魏酸酯组分含量的变化,研究碱性体系下不同工艺条件对谷维素及其四种主要阿魏酸酯组分损失的影响规律,并对影响因素和谷维素及其四种主要阿魏酸酯组
随着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膳食中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引起的肥胖和动脉硬化等慢性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如何降低或代替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引起研究者广泛关注。花生蛋白与多糖复合制备微凝胶颗粒,可形成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在低脂食品的开发利用中有巨大潜力。因此,本论文以花生分离蛋白和果胶为原料,通过研究超声波作用下花生分离蛋白-果胶分子间非共价作用力的变化规律,结合花生分离蛋白-果胶复
青麦仁是由未成熟的小麦收割剥皮速冻而得,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酚类抗氧化物质等营养成分。青麦仁收获时,会携带大量的微生物;收获后,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脂肪酶等的活性较强;青麦仁是一个完整植物体,自身的呼吸也会消耗营养物质,造成青麦仁在储藏过程中品质下降。本文首先研究了未经稳定化处理的青麦仁在常温、4℃和-20℃环境中理化特性和储藏特性的变化,然后探究了不同稳定化技术对青麦仁品质的影响,并对比分
课题以东北大豆和黄淮平原大豆为研究对象,研究大豆后熟期限和不同储藏环境对大豆后熟的影响,运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了大豆后熟的评价方法,并探究大豆在后熟期间加工品质的变化及品质变化的机制。得到如下结论:1.大豆在后熟期间品质得到改善,生理特性指标的发芽率和发芽势都显著增加,菏豆19号大豆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在45 d达到最大值,分别增加了10%和32%;东升3号大豆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在30 d和45 d达
多酚是从茶叶中提取的天然小分子物质,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淀粉可与多酚类小分子物质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影响淀粉的糊化过程,对淀粉的结构和性质造成影响。因此本研究以板栗淀粉(Chestnut Starch)为原料,采用普鲁兰酶处理得到脱支板栗淀粉,与多酚协同对板栗淀粉之间相互作用,建立有效的调控淀粉回生和消化性能的方法。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初步探究阿魏酸(FA)、没食子酸(GA)、
植物油是一种天然可再生的资源,以其为原料制备得到的衍生物符合当前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植物油甲酯便是其中一种衍生物。本论文以通过酯交换反应制备而成的环氧植物油甲酯作为底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二氧化碳(CO2)通过环加成反应合成植物油基环状碳酸酯。环状碳酸酯是一类重要的精细化学品,常用作电池电解液、增塑剂、非质子极性有机溶剂、燃料添加剂以及可作为单体合成聚碳酸酯。本课题制备的植物油基环状碳酸酯具有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