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温法方证应用研究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l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阳气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有阳气则生,阳气亡则死。古人重阳的思想并非凭空而想,它是符合自然及人体生命生化的法则的。首先从《易经》的阳主阴从观、《黄帝内经》的阳气为主导生化观、补土派的元气观、命门学派的命门观、扶阳学派的阳气观,来探讨古人从不同的角度对阳气在自然及人体生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得出重阳思想的本质,一是重气化,重阳气在气化和形化中的重要作用;二是重正气,重人体阳气作为正气在对寒湿水饮等阴邪及阴火的对抗作用,为下面温法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温法是用温热药消除病人体内的寒湿水饮等阴寒邪气治疗实证,或温养阳气治疗虚证的一种治法。故温法对于培补人体的正气,消除人体的邪气,对于人体气化和形化过程的持续性和持久性有着重要的作用。正如祝味菊所云:“温药含有强壮之意,非温不足以振衰惫,非温不足以彰气化。”外来的寒湿之邪可直接损伤人体的阳气,欲驱逐之,温法是正治之法.阳气不足,不仅可内生寒湿水饮等阴邪,而且易令神浮而生阴火,还可令阴血的化生乏源,故温法亦是治疗气血阴阳虚损不足之证的根本治法。气虚、阳虚用温补阳气之法治疗毋庸置疑。生化之道,阳生阴长,故若要阴血生长,还需要阳气的作用,故补阴血时不要只补阴血而障碍阴血的生化。   《中医治法与方剂》中云:“治法是针对病机而拟定的。”病机,是指病变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致病机理,是对四诊材料进行理性分析,综合病因、病位、病性得出的结论,故病机包括病因、病位、病性三方面的内容。存世的仲景书中并没有明显的“温法”一词,但提出了诸条与此相似的概念,如“复其阳”、“急温之”、“当温之”、“当温其上、灸之”、“当与温药”、“当以温药和之”等,即蕴含温法的思想,“当与温药”即是温法的应用。仲景温法的推出是依据外来及内生病邪的性质、阳气的多寡和病情的轻重而确立的。《医学阶梯》云:“神农尝百草,辨味而知性。岐伯作汤液醪醴,随时而制宜。汉·张仲景立方定法,又开古今之医门,始于八味地黄丸,用治消渴,遂有一百十三方,三百九十七法,变化无穷。但方法精奥,务要体认,若知方而不知法,用亦无济。故仲景用方惟在用法,乃法在方之先,方又在法之后……又按仲景用药,尽得岐伯心法,不在语词,而在用意,意在法到,法到方无不到”。法的运用是要通过方来体现,仲景的治法就蕴含方的运用中,只有对法有了清晰的认识,才能做到依法用方;并且每种治法有其常用之药,在方的运用上根据具体的病机而有变化,故研究温法的常用之药有助于临床上做到以法立方,化裁用方,用药而不用方;而对温法方组方规律的研究有助于使所用之方药不失法度。
其他文献
摘要: 教师要善于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并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不断巩固和发展。因为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人的成功,智力因素固然重要,但绝大部分则是情感因素。可见,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感,對于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极为重要。  关键词: 语文教学情感教育途径方法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他所培养的应该是具有一定知识、能力,身心健康,人格健全,有个性,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人。现代教育
摘要: 语文课堂教学是老师学生的互动活动,既进行知识传授,又进行情感交流。适时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对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是行之有效的。本文阐述通过激发学生喜爱之心、激发学生想象之意、激发学生感悟之情,来激发学生情感,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情感    语文课堂教学是老师学生的互动活动,同时,也是特定意义上特殊人际交往,既是进行知识传授,又在进行情感交流。因
关于阅读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中的“对话”,主要包括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独特的感受和解读,不是把自己或权威的解读灌输给学生,而是与学生站在平等的位置上互相交流,进行对话。  以上理念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大突破,可是在实际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以下问题:教师对传统单向式的教学
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症在临床中常见,该病极易诱导心血管并发症发生,所以关于疾病的治疗也成为临床中研究中的重点.他汀类降脂药因具有良好的疗效,因此当前也被广泛的使用到疾病
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李吉林曾说:“在情境教学中,直观手段与语言描绘相结合,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会不知不觉地进入情境。”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的眼前展现出情境时,教师如果能恰当地运用语言对学生的认知活动进行调节,不但可以渲染情境,使情境所要展示的形象更加鲜明,而且能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主动进入到情境中,产生情感体验。    一、发挥主导,启发思维    教师的语言支配着学生的认知活动,那么在课堂
摘要: 课堂提问是教师最常规也是最重要的教学活动。本文阐述了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教学的基本原则、基本方式、基本渠道,对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提问的实效作出了具体回答。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教学基本原则基本方式基本渠道     课堂提问是教师最常规也是最重要的教学活动。课堂提问既是教学技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标准。同时,课堂提问也是一项很专业的教学艺术,教师运用得好,能有效帮
教育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人类可能存在没有理想的教育,但不能失去教育的理想。曾几何时,教育的理想如浩瀚的江河奔涌在我们胸中。尤其是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教师在转变着自己的思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很好的调动,探索和创造的信心和热情受到呵护。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创新,学生个体的生命活力得以绽放。但在这些傲人的成绩背后,我们也看到了在社会功利性价值浸淫下语文教学发生的畸变:形式主义、作秀、虚假……课堂成为展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但长期以来,很多学生都怕写作文,一听到写作文就叫苦不迭,有的说没东西可写,有的说不懂怎样写,有的说达不到要求的字数。翻阅他们的作文,发现作文词汇贫乏,作文描述太粗疏,只会用一些笼统的概念进行大包抄,如“水果摊上品种繁多,五颜六色”,“厂房里一片忙碌”,“足球比赛十分激烈”,等等,内容空洞,知识面狭窄。记叙文写教师,无非是夜半窗前的灯光、课本衬托下的苍
我们手中的素材,常常是很简略、粗糙的,要运用到作文中,必然要经过加工,才能作为一个完美而独特的素材。如何加工呢?我在这里介绍几种独特的方法。    一、掌握几种技巧    1.仿写素材  对于手中掌握的素材,我们不可能“照抄”下来,那么,就可以按照主题进行仿写。如这样一则素材:没有长须飘拂的冯友兰,没有美学散步的宗白华,没有妙语连珠的吴组缃,没有口衔烟斗旁若无人的王瑶,北大的未名湖肯定会寂寞多了。
摘要: 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更加关注“人”的发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为学生搭起了一个宽阔的快乐舞台,它走进了学生的生活,走进了学生的内心。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自我、发展个性的舞台。他们的各种语文能力、语文素养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得到提高。  关键词: 语文综合性学习鼓励参与动手实践重视评价    新课标明确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