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基础设施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543217896chen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开始由高速增长期进入到高质量发展期,这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成为了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方式、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关键路径。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坚持适度超前发展网络基础设施,并将网络基础设施视作经济发展的先行资本,既重视通过投资效应促进其带来国民收入的增加,也注意充分发挥其作为公共品的外部性,在这一战略转变和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为持续推动改革开放提供了根本保障。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兴起,为了促进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需要有新的基础设施作为支撑,而现今,在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的背景下,政府需要重新启动增长的新引擎,逆周期经济调节受到市场关注。为了扩大有效需求,稳增长、稳就业,长期增加有效供给,释放中国经济增长潜力,持续推动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做好“六稳”和“六保”工作,我国政府已经于2020年在“十四五规划”中对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进行了系统的布局,以5G、人工智能、数据中心、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兴领域吸引了来自各方面的投资,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成为了新冠肺炎疫情后实现经济重振的重要推手。在这一现实背景下,探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影响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理论机制并构建相应的理论框架,同时通过引入空间外部效应,对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影响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效应进行实证分析,这一研究将进一步丰富和拓展经济增长质量方面的理论体系,并为相关政府部门制定新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战略和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文章首先对本文的理论基础,也即数量型经济增长理论和质量型经济增长理论进行了阐释,并回顾了网络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质量相关的文献;第二,构建了包括交通基础设施、通讯基础设施和能源基础设施在内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现状的综合评价体系,并在搜集数据的基础上对各个省的交通基础设施、通讯基础设施和能源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第三,在界定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和标准的基础上构建了相应的评价体系,并对各个省的经济增长质量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比较分析;第四,基于对网络基础设施经济特性的分析,论述了网络基础设施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机制,并构建了相应的理论框架;第五,通过使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相关方法和模型,计算了网络基础设施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效应,并进一步进行了省级层面和空间异质性层面的实证分析。第六,根据已有的研究结论,文章最后提出了以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基于理论和实证分析,文章得到了以下结论:(1)网络基础设施所具有的先导性、可达性、网络性与外部性等经济特性决定了其对中国经济的增长质量将产生深远而系统的影响;(2)网络基础设施通过影响区域经济的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而实现对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3)空间相关性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全国省级区域层面,就经济增长质量总指标而言,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不仅提升了本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而且其空间溢出效应明显;通讯基础设施对本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有显著影响,但是并不会对周边地区经济增长质量产生显著影响。就经济增长质量的分指标而言,交通基础设施、通讯基础设施和能源基础设施所能产生的影响具有较大的差异。(4)空间异质性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首先对东中西部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在东部区域,交通基础设施既促进区域内经济增长质量提升也促进区域间经济增长质量提升,而通讯基础设施和能源基础设施仅有利于区域内经济增长质量提升;在中部区域,仅有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质量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如果考虑空间效应,结果则显示三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影响均有限;在西部区域,三大网络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区域内影响和区域间影响均不显著。第二,比较经济增长质量高水平区域和低水平区域可以发现,在经济增长质量高水平地区,仅有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内和区域间的经济增长质量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而通讯基础设施和能源基础设施仅对区域内的经济增长质量影响为正,对区域间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不显著;在经济增长质量低水平地区,三大网络基础设施对区域内和区域间的经济增长质量均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第一,在研究内容上,现有文献在探讨网络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关系时,采用的关于经济增长的指标多为数量型指标,而我国已经进入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阶段,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该更多的追求经济增长质量而不是经济增长数量。因此本文将界定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同时根据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系统地构建评价经济增长质量的综合指标体系,并对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机制和效应分别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第二,在研究范围上,现有文献在评价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时多选用交通基础设施或者通讯基础设施或者能源基础设施中的某一个方面进行分析,较少有文献将交通基础设施、通讯基础设施和能源基础设施均纳入到分析范围。为全面探讨网络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拟将交通基础设施、通讯基础设施和能源基础设施全部都纳入到实证研究的范围,一方面将对网络基础设施的评价内容进行深化和拓展,另一方面将全面评价网络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第三,在研究视角上,虽然有部分文献研究了网络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但是鲜有文献从经济增长质量的角度探讨这个问题,因此本文拟应用空间计量模型探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质量所存在的空间效应,并进行区域异质性分析,从而拓展和深化网络基础设施空间溢出效应方面的研究。
其他文献
7xxx(Al-Zn-Mg-Cu)系铝合金因具有轻质高强等优点,被广泛用作航空、航天等领域的结构材料。近几十年来,其在石油钻探领域的应用潜力也逐渐受到重视。然而,该系列合金在富Cl-环境中耐蚀性较差,易发生腐蚀开裂,服役时存在失效的风险。目前有效提高其综合性能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成分设计,调整合金元素含量,引入微合金化元素;二是优化生产工艺,制订合适的热处理制度。因此,深入研究合金成分及热处理工
产业融合能催生新兴产业创新发展,为分析产业创新提供了特定情境,而基于产业融合的电动汽车产业在全球的迅速发展,吸引了理论研究的广泛关注。发展电动汽车产业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能够推动产业轮动、促进经济持续增长,是应对环境污染、油价上涨、能源安全等问题的有效手段。因而,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在积极推动电动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与此同时,中国也正大力推动电动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基于产业融合的电动汽车产业创新
锰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但锰电解沉积过程存在能耗高、电流效率低、固废污染重等问题,因此研究电解过程中节能减排有效措施是锰产业目前研究的重点。在锰电解沉积过程中,电极/溶液界面过程呈现丰富而复杂的动力学行为,同时由于存在锰元素多重价态变化,以及多重化学反应的非线性耦合,引起电化学振荡、金属分形生长等非线性行为,导致电解过程不稳定、不易控制、增加额外能耗。因此对电极/溶液界面物理化学过程进行充分深入的
趋化性是细胞或种群沿化学信号浓度梯度方向的定向运动。这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相互作用机制,常见于细菌的聚集模式、肿瘤诱导的血管生成、种群的生长与竞争等生物过程。这些生物学现象通常可以用抽象的偏微分方程(组)构成的数学模型来加以解释。本文系统地研究了生物数学中的几类非线性趋化模型解的动力学行为,主要讨论了以下三类模型:信号间接产出的非线性趋化-增长模型、带有奇性灵敏度函数的趋化-竞争模型、具有密度抑制动力
2018年宪法修正案将“生态文明”正式纳入宪法文本,以“经济文明、政治文明、文化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总体布局为新时代我国全面建成提供了目标指引。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和执法司法制度”。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制度体系具体规范生态环境治理主体的行为,生态环境治理主体进行环境治理需要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约束。在此前提下,承担了生态环境治理重
随着我国山地城市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一系列城市问题:自然空间与建成空间割裂,大气水体严重污染,生态环境恶化;对机动车的依赖性变强,导致原本脆弱的山地城市交通系统雪上加霜;城市空间向外扩张,街区发展无序蔓延,空间功能单一。如何缓解上述问题成为山地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推进山地城市街区空间紧凑发展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对山地城市街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总结,从山地城市街区的
将“自由七艺”(the Seven Liberal Arts,语词“三艺”与数学“四艺”)视作西方最为根本的教育体系并非新见,诸多学者均有高论。本文意欲从思想史与科学史的维度阐明,“自由七艺”不仅是西方教育领域的经典育人体系,就其本质而言,更可谓“西方科学的基础”:自古希腊始,其即是西方科学思想的主要载体,潜藏于其中的科学意蕴直接规制了科学的论证方式、学术准则与研究范式,培育和熔铸了自古希腊到近代
本文以中国—东盟战略互信构建为研究对象,从梳理战略互信的概念和内涵出发,在对战略互信的内涵、战略互信构建的影响因素以及战略互信的构建路径等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对战略互信构建问题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并运用到对中国—东盟战略互信构建的研究中。从历史进程、影响因素、构建路径、典型案例、发展前景等方面对中国—东盟战略互信构建进行分析论述。除绪论和结论外,本文主体部分共分六章,在内容的逻辑层次上分为三
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为让数字经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助力经济发展,中国将数字经济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提出构建“数字中国”的目标,并辅以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以鼓励企业数字化转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发展以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很多企业都谋求数字化转型,但数字化转型的经济效应尚不清楚。作为经济
宪法宣誓制度在我国2018年3月11日第五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通过后正式确立为我国的一项宪法制度,该制度引起了较高的社会关注和学界的研究热情,与很多现代法律制度一样,宪法宣誓制度是从域外被移植进中国的法律土壤中的,这一制度从诞生、发展到塑型都明显受到特定的历史、文化甚至地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囿于域外移植的法律制度进入本土后总是存在一定的初步接触到良好适应的过程,相较宪法宣誓制度在世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