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工业机器人目前在制造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重复性定位精度高,内部传感器分辨力高,能实现复杂的轨迹运动。但其缺点同样明显,开环式的结构使其各个组成关节在制造、装配以及长时间负载导致的蠕变的作用下产生的几何误差对其末端产生的影响较大,难以胜任高位姿精度要求的场合。提高机器人末端位姿精度最经济有效的手段是进行运动学标定。目前关于机器人标定的研究多建立在对其末端位置测量的基础上,关节角度参数辨识误差较
【基金项目】
:
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十三五”预先研究项目:***装配技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机器人目前在制造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重复性定位精度高,内部传感器分辨力高,能实现复杂的轨迹运动。但其缺点同样明显,开环式的结构使其各个组成关节在制造、装配以及长时间负载导致的蠕变的作用下产生的几何误差对其末端产生的影响较大,难以胜任高位姿精度要求的场合。提高机器人末端位姿精度最经济有效的手段是进行运动学标定。目前关于机器人标定的研究多建立在对其末端位置测量的基础上,关节角度参数辨识误差较大,导致标定后机器人精度提升有限。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姿态和距离约束的两步辨识方法,旨在提高当前自标定方法的参数识别精度。在步骤1中,利用安装在机器人安装板上的双轴倾斜传感器建立姿态约束,辨识并补偿关节角度参数误差。在步骤2中,利用安装在机器人末端的相机和标定板建立距离约束,辨识关节长度参数误差、角度参数误差。不同于常规的距离约束标定方法,在参数辨识求解过程中,所有的角度参数误差均被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在对机器开展标定研究的过程中,首先,基于机器人微分运动原理,在忽略高阶微小量的前提下,推导机器人关节参数误差与其产生的末端位姿误差之间的关系,建立位姿误差模型;结合双轴倾角传感器的测量原理,将位姿误差模型拓展为倾角误差模型,推导关节参数误差与其末端倾角之间的关系;针对机器人基坐标系的xoy平面与倾角传感器水平基准面不平行的问题,提出一种基座平面倾角的测量、补偿方法;其次,基于QR分解剔除无法在姿态约束标定过程中得到辨识的关节角度参数,并以辨识方程组的观测性指数为指标,基于遗传算法筛选出测量噪声对辨识结果影响较小的测量位姿,设计模拟标定实验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最后,使用相机、标定板、激光测距传感器构建距离约束,对关节长度参数误差、角度参数误差进行辨识,并设计模拟标定实验进行验证。最后使用倾角传感器、百分表、量块等工具对机器人的运动精度进行检验。标定后,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x、y轴倾角平均误差分别由标定前的0.371°和0.418°降低到0.017°和0.010°,平均运动距离误差由标定前的0.35 mm降低到0.09 mm。
其他文献
随着科技技术的快速发展,具有自主导航功能的移动机器人已经进入到了巡检、救援以及安防等各个领域。为实现移动机器人的自主导航,需要提前为移动机器人建立导航地图。目前,为移动机器人建立导航地图主要采用的是激光雷达传感器,但由于激光雷达传感器价格昂贵,遇到不反光或黑色的物体时容易产生错误的测量,影响定位与建图的准确性,因而采用视觉传感器完成定位与建图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当前,基于视觉传感器的定位与
由于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结构简单,较为紧凑,发射的激光具有优良的光束质量、优异的稳定性,较高的成本效率,使其广泛应用于激光加工、光学传感、精密工业加工等领域。其中,非线性光纤环形镜(Nonlinear Optical Loop Mirror,缩写NOLM)以其优良的非线性特性和较高的响应速度得到了广泛的关注。随着对光纤激光锁模行为的研究,耗散孤子脉冲出现一些奇异脉冲现象:如耗散孤子、噪声型孤子、矩形
高熵合金具有优异的抗磨损和抗腐蚀性能,是制备涂层的理想材料。钨极惰性气体(TIG)电弧熔覆高熵合金涂层具有高效率高质量的特点,但同时存在晶粒粗大和元素偏析问题,导致力学性能及耐蚀性能劣化。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在分析国内外高熵合金涂层制备方式,以及超声辅助熔体处理、焊接及熔覆的基础上,以改善TIG电弧熔覆高熵合金涂层的组织、力学性能及耐蚀性能为目的,对超声辅助TIG电弧熔覆高熵合金涂层进行了试验研究,
随着雷达探测技术的发展,飞行器的隐身性能成为影响其安全性以及战场生存与突防能力的关键因素。此外,伴随飞行速度的提高,飞行器受到的气动加热效应加剧,雷达波吸收材料在追求“轻、薄、宽、强”的同时,还具有耐高温和抗氧化的特点,碳基吸波材料和磁损耗型吸波材料已无法满足应用要求。碳化硅纳米线(SiCnw)具有优异的力学、抗氧化和热稳定性能,被认为是最具前景的高温吸波材料。然而,作为一种半导体材料,SiCnw
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残疾人口较多,使得载臂轮椅式助老助残机器人(Wheelchair Mounted Robotic Arms,WMRA)成为了当下研究热点。本课题以提升WMRA智能化、易用性与适应性为目标,提出并研制一种基于激光点直觉交互式WMRA,并对其中点取任意未知物体自主抓取这一关键问题进行研究。主要涉及非结构家居环境中激光点识别、点取物体分离、未知物体抓取框检测、二维抓取框到三维夹爪的抓
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会不断排放各种各样的废热,进而造成一种恶化全球气候和生存环境的热污染,据统计美国在2019年产生的废热能占据总能耗的一半以上,作为全球废热能利用率最高的国家,依然有将近33%的热能被浪费,因此收集利用废热能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热释电效应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在热释电发展的六十余年当中,含铅的热释电材料因其具有较好的工作稳定性和优异的热释电性能,成为进行热释电能量转换
电化学抛光具有效率高、成本低、抛光效果好的特点,是钛合金的常用表面抛光方法,广泛应用在生物医用钛合金的表面处理。本文采用电化学抛光的方法对TC4钛合金圆柱零件侧表面进行抛光,并针对电化学抛光存在的问题,采用离子束抛光对零件表面进一步处理,研究了针对TC4钛合金圆柱零件的复合抛光工艺。本文采用自行搭建的电化学抛光装置,对TC4钛合金圆柱零件电化学抛光工艺进行研究。针对电流密度、溶液配比以及抛光时间三
随着社会的发展,管道在运输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管内检测机器人在管道的维护和检修的应用中也越来越重要。通过调研和阅读国内外文献,发现现阶段主流的管内检测机器人的驱动方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电机驱动,另一种是流体驱动。为了克服这两种驱动的缺点,提出了复合驱动的方式。如今的管道环境比较复杂,将机器人进行多单元模块化设计,提高机器人的灵活性。基于以上设想,提出了复合驱动链式管内机器人的新结构,为管内检测
老年人群作为慢病康复的重点对象,需要利用大量的康复机构、康复专家等线下资源来提供慢病康复服务。一方面,线下的慢病康复资源分布不均衡,信息化程度较低,服务获取难度大,导致老年人的慢病康复管理发展缓慢。另一方面,面向养老的辅助医疗服务机器人是当下的研究与应用热点,但目前缺乏支撑此类服务机器人的基础技术与方法研究。因此为了提高慢病康复服务资源的利用率和服务质量,并为下游的慢病康复知识问答、慢病康复服务推
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在要求越来越高的电子封装材料中也逐渐展露了头角,面对较高要求的环氧树脂绝缘材料,环氧树脂的改性成为了近些年的研究热点。因此,本论文从分子动力学(MD)模拟和实验操作两个方面对此展开研究。在本文的模拟部分,首先,选取E51型环氧树脂,聚醚胺D230为固化剂,以苯基环氧基POSS(EP-Ph-POSS)为改性物质,制备POSS含量为2%、5%、10%、15%的环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