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维生素E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及HPPD基因的功能鉴定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b198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维生素E(VitaminE)是一种对动植物都具有重要作用的脂溶性抗氧化剂,只能在光合生物如绿色植物和光合细菌中合成。维生素E是人和动物体中重要的营养元素,因此必须通过食物或其他方式来保证足够维生素E的补充。植物油是人体摄取维生素E的主要来源,花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花生油是主要食用油之一。为了了解花生中维生素E的代谢机制并最终提高花生中维生素E的含量和活性,本研究对维生素E(α-生育酚)的合成场所及在花生胚发育过程中的积累模式进行了初步分析。首次从花生中克隆了维生素E合成途径相关酶基因牻牛儿基牻牛儿二磷酸合酶基因(GGDS)、牻牛儿基牻牛儿二磷酸还原酶基因(GGDR)、预苯胺酸脱氢酶基因(ADH)和对羟苯基丙酮酸双加氧酶基因(HPPD),并分析了它们的结构特征、表达状况和进化演变。将克隆的HPPD基因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入翠碧一号和本氏烟草中鉴定基因功能,判断HPPD酶在花生生育酚合成中是不是限速酶,获得了 T0代阳性转化植株。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发根农杆菌介导翠碧一号烟草产生发状根,采用直接溶剂萃取法提取发状根和正常生长的根组织中的α-生育酚,经RP-HPLC检测发现翠碧一号正常根中α-生育酚的含量为19.29±2.1μg/g,而发状根中未检测到α-生育酚的存在。进一步论证了 α-生育酚合成的需光性。2提取闽花6号花生胚发育不同时期的α-生育酚,经RP-HPLC检测后发现闽花6号胚发育过程中α-生育酚的含量变化呈现一定规律性,最明显的特征是花生20天胚中α-生育酚的含量达到最高,从10天胚到20天胚的2.6倍迅速增长,至20天胚到30天胚的1.2倍回落,之后进入40、50和60天胚的稳定变化期。3采用改良的RACE技术,从闽花6号花生中克隆并分离了GGDS\GGDR、ADH基因,分别命名为AhGGDS、AhGGDR、AhADH。AhGGDS全长 cDNA 序列长为1,596bp,ORF长为1,026bp,编码341个氨基酸。AhGGDR全长cDNA序列长为1,573bp,ORF长为1,119bp,编码372个氨基酸。AhADH全长cDNA序列长为1,155bp,ORF长为810bp,编码269个氨基酸。Blastn比对表明,克隆所得的AhGGDS、AhGGDR、AhADH基因序列均与大豆的该基因序列有较高的一致性。多序列比对以及进化树构建表明,AhGGDS、AhGGDR、AhADH与其他植物的该蛋白序列高度同源,进化上均与大豆为同一分支。qRT-PCR分析表明:(1)AhGGDS在胚中的表达量远高于其他组织,且随着胚发育成熟表达量明显下降;(2)AhGDR在叶中的表达量远远高于其他组织,且随着胚发育成熟表达量在60天胚时显著下降;(3)AhDH在胚中的表达量远远高于其他组织,且随着胚发育成熟表达量在40天胚时上调1.7倍,60天胚时下调5倍。闽花6号花生表达谱芯片分析表明:AhGGDS和AhGGDR在不同激素处理和低温干旱胁迫下表达量均轻微下调;AhADH在不同激素处理下的表达水平变化不大,但在响应低温和干旱胁迫下的AhADH的表达水平差异较大,表现为低温胁迫上调30%,干旱胁迫下调33%。4从闽花6号克隆并分离了HPP 基因,命名为AhHPPD该cDNA序列全长为1,575bp,ORF长为1,323bp,编码440个氨基酸。Blastn比对表明,AhHPPD基因序列与其他植物的HPPD有较高的一致性。多序列比对以及进化树构建表明,AhHPPD与其他植物的HPPD高度保守,进化上与大豆为同一分支。从栽培种闽花6号和两个野生种花生的基因组DNA中扩增获得HPPD基因组序列,进行核酸序列比对并构建进化树,表明闽花6号HPPD的两个拷贝均来源于野生种A.ipaensis(BB)。对从闽花6号中获得的AhHPPD的gDNA和cDNA序列比对发现,该gDNA片段包含两个外显子和一个位于1181-1429bp,长度为248bp的内含子。qRT-PCR分析表明,AhHPPD在果针中的表达量最高,且随着胚发育成熟表达量明显下降。闽花6号花生表达谱芯片分析表明,AhHPPD在不同激素处理下表达量变化均不明显,在低温干旱胁迫下表达量明显上调。构建过量表达载体35S::AhHPPD转化翠碧一号和本氏烟草,HPLC检测阳性植株叶片中α-生育酚的含量较野生型提高2-3倍。
其他文献
植物幼年向成年阶段转变是植物发育过程中一个关键过程。该发育过程调控植物生殖生长、植物株型及生物量、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生物与非生物胁迫等多种生长发育过程以及重要经
本文讨论了向列相液晶中光孤立波解的定性性质.利用亏格定理和Nehari流形技巧,证明了在(2+1)维非局部向列相液晶中孤立波的存在性、对称性及唯一性.其次,利用集中紧性原理,讨
离子液体(ionic liquids,ILs)是完全由有机阳离子和无机或有机阴离子组成的盐类化合物,这种典型的结构特征,使得其具有相对良好的离子导电性、低熔点和宽液程等特性,为新型导
越来越多的年轻白领们被墨西哥各大重要城市中出现的快餐车概念所吸引,基于他们对更健康食品的需求,并利用在一些地点可提供海鲜美食的选择,一个当地食品市场中的新商机被发
众所周知,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学等研究领域中的大量模型均能转化为反应扩散方程(组)的初值问题或初边值问题.行波解作为反应扩散方程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广受学者和专
由于木聚糖酶在动物饲料,果汁饮料生产的强酸性环境中活性和稳定性不太理想,因此找到耐酸性且活性高的木聚糖酶显得很有必要。本实验室前期将黑曲霉A25木聚糖酶xynⅢ在大肠杆
本研究采用调查研究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以海南省菠萝主产区琼海、万宁的菠萝园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菠萝园土壤肥力调研,明确了菠萝园土壤酸化状况及营养现状。以此为基础研究了土壤改良剂硅钙钾镁肥不同施用量(0、450、900、1350、1800、2250 kg·hm-2)对土壤养分状况及台农17号菠萝养分累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调研结果表明,海南省菠萝主产区琼海和万宁的菠萝园土壤酸化
本文研究分数阶微分方程边值问题解的存在性.主要研究了三部分内容:其一,研究了一类具有非齐次边界条件的分数阶微分方程正解的存在性;二是研究了一类分数阶微分方程共振条件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提出,高中化学课程应重视教学内容的结构化设计,提高学生对于化学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针对当前生活污水中含有表面活性剂、秸秆和牲畜排泄物处理率不足以及生物能源需求迫切等问题,本研究在以牛粪和玉米秸秆为底物的混合发酵体系中添加不同浓度表面活性剂,研究其对混合发酵产气的影响,并采用修正后的Gompertz模型进行拟合,分析其产气潜力;在得到最优浓度之后,结合发酵过程中的产气特性、酸碱度、原料降解、酶活性及微生物特性,利用单因素方差、相关性分析等统计学手段,分析发酵过程中各指标的变化和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