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是引起奶牛乳房炎常见病原菌,给牛场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对公共健康而言也是潜在的危害。1961年Jevons在英国发现首例携带SCCmec基因组岛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即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它对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固有耐药性及其多重耐药性已严重威胁到临床抗感染的治疗和公共卫生安全。至20世纪80年代,MRSA已成为全球性病原微生物。其中mec基因的存在极大增强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另一方面,有研究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特有的耐热核酸酶基因nuc有潜在增强其耐药的能力,更是加剧了公共安全用药的局促形势。 本研究通过应用MLST分子分型方法和耐药谱的测定,揭示mecA介导的MRSA分子流行病学及耐药性特征,同时进一步探究nuc的潜在耐药功能。为江苏地区MRSA的流行病学研究及耐药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对临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奶牛乳房炎中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本研究从2015年12月至2017年9月在江苏部分地区共采集613份CMT检测阳性奶样,分离出了877株病原菌:其中葡萄球菌392株,检出率为44.70%;链球菌占19.61%;杆菌以及其他共313株,占35.69%。经MALDL Biotyper全自动快速质谱检测系统鉴定,葡萄球菌中种类最多的是松鼠葡萄球菌,占36.03%;金黄色葡萄球菌次之,占15.81%;木糖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阿尔莱特葡萄球菌分别占12.13%、8.09%、5.15%。按照2013版CLSI描述的纸片扩散法操作标准检测了部分葡萄球菌对部分抗生素的敏感性,并用琼脂稀释法检测了万古霉素对它们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显示: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最高,达80.92%;其次是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分别是36.64%和33.59%;还未发现对米诺环素耐药菌株。除两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对万古霉素呈现中介外,其余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均表现敏感。 2.MRSA的分离鉴定及不同ST型耐药差异性分析 本部分通过三重PCR从469份葡萄球菌基因组中检测出了114株MRSA和25株MRCNS。MRSA由于携带SCCmec耐药岛耐药性极强,在公共卫生、食品安全中具有极大危害。为了解江苏地区奶牛源MRSA的流行情况及优势型菌株的耐药情况,利用多位点序列分型试验对MRSA进行分型,最终共得到4种ST型,其中优势型为ST630(99株),其余分别为ST71(2株),ST479(2株)和ST770(1株)。ST630广泛分布于2015-2017年,是该地区奶牛源MRSA的绝对优势型。结合药敏结果显示:ST630相比于其他3型,对喹诺酮类抗生素(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氟沙星)耐药率较高,对复方新诺明、头孢他啶以及大观霉素也有较强的耐药性。 3.金黄色葡萄球菌中nuc基因对其耐药性潜在作用的探究 金黄色葡萄球菌除了可通过携带葡萄球染色体mec盒(SCCmec)增强其耐药能力外,它特有的耐热核酸酶基因nuc也可能具有潜在增强其耐药的能力。通过对本研究第一部分的结果分析,发现SA对影响细菌核酸代谢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显著高于CNS。因此我们通过构建nuc基因缺失突变株,比较突变前后耐药性差异,探究nuc基因在SA对药物抵抗能力上的潜在作用。结果显示缺失突变株和野生株药物抵抗能力基本一致,但出现一定的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