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共生体中具有转录活性的氮碳循环微生物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xs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绵是原始的低等多细胞动物,广泛栖息于热带、温带及极地海域,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结构复杂且丰度较高的微生物群落共生于海绵组织中,被认为是驱动海洋氮碳元素循环的重要参与者之一。但目前对于海绵共生体中活跃的氮碳循环功能微生物群落的结构组成和活跃状态所知甚少。鉴于海绵共生微生物种群复杂和难分离培养的特点,利用不依赖于培养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揭示海绵共生微生物中转录的氮碳循环功能基因,将有助于阐述海绵中活跃功能群落的特征和生态学功能,对于揭示微生物与海绵的共生和适应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在转录组水平对16S rRNA和功能基因进行克隆分析揭示了中国南海模式海绵Theonella swinhoei中活跃的古菌和细菌群落,特别是硝化类群的结构组成和转录活性。研究发现,T.swinhoei中的硝化群落由NH3氧化古菌Nitrosopumilus类群和NO2-氧化细菌Nitrospira类群构成,同时Nitrosopumilus amoA序列的转录丰度高于Nitrospira nxrB序列。分析和比较相同海域海绵T.swinhoei、Plakortis simplex、Phakellia fusca及环境海水中转录的NH3消耗微生物功能基因发现,NH3氧化基因amoA属于古菌Thuamarchaeota类群,而NH3同化基因glnA则属于细菌Cyanobacteria、Tectomicrobia、Poribacteria和Proteobacteria类群。活跃NH3氧化菌和NH3同化菌的群落结构在不同种类的海绵之间及海绵和海水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定量分析发现,不同海绵中转录的古菌amoA和细菌glnA序列丰度存在差异且高于在环境海水中的丰度。这些发现显示,活跃的NH3消耗微生物功能群落的结构组成和多样性可能受海绵种类和生境来源(海绵或海水)的影响。此外,在转录水平进行16S rRNA焦磷酸测序和功能基因分析揭示了海绵T.swinhoei、P.simplex、P.fusca和环境海水中活跃的细菌群落,特别是CO2同化和CO氧化细菌群落的结构组成和多样性。研究显示,活跃细菌群落的结构组成和多样性在不同种类海绵中存在显著差异,且区别于环境海水中的群落。在海绵和海水中,一些细菌类群可以通过还原性戊糖磷酸途径和生物素羧化反应途径参与CO2同化过程;还有一些细菌类群能够驱动需氧型CO脱氢酶介导CO氧化反应。活跃的CO2同化或CO氧化细菌群落结构受海绵宿主种类的影响显著,并且与海水中的群落组成明显不同。该发现表明,宿主海绵的种类以及生境(海绵或海水)可能是影响活跃CO2同化或CO氧化细菌群落的结构组成和多样性的因素之一。本研究揭示了海绵种类和生境来源对活跃的氮碳循环功能群落的结构组成、多样性和转录活性等特征的影响,推测出海绵中某些生态学功能可能是由种类不同但功能等价的微生物群落驱动完成。该研究将进一步增强对海绵未培养微生物群落的结构特征、活跃状态和生态学功能的认识,加深对海绵–微生物共生机制的了解。
其他文献
光接入网作为连接用户的“最后一公里”,是通信网络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云存储/云计算、视频直播、视频会议、高清电视、网络游戏、大文件共享等网络服务的兴起,宽带接入用户的数量以及带宽需求呈现爆发式的增长,驱使运营商铺设更多地网络设施以满足相应的需求。随着光接入网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网络业务需求的不断变化,通信系统中各个主体,运营商、用户和服务提供商,都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及问题。接入网的大量部署
推荐作为社会网络分析、数据挖掘、信息检索等领域的核心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在线情感咨询、垃圾邮件过滤、网页排名等众多领域。此外,随着推荐技术的逐步发展和成熟,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需要我们向一个群体,而不仅仅是简单的个人推荐其感兴趣的物品或信息。因此,群体推荐在人们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并成为目前推荐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本文的主要目标在于深入研究已有的推荐算法,找出其缺点与不足,并设计出切实可行的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图像地物分类是SAR图像理解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现实世界中,地物和目标类别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一定的规律和模式,主要表现为同一类别在空间上具有聚集效应,而不同类别在空间上存在一定的依赖或排斥效应,本文将这些信息称为关于类别的先验信息。由于数字图像本身对现实世界的反映具有局限性,利用地理信息、专业情报与人类经验等辅助信息来提升数字图像
目的选择具有优良生物相容性的含磷生物分子二磷酸果糖与磷酸肌酸作为磷源,通过微波水热法合成纳米磷酸钙微球,通过活性元素掺杂或搭载活性药物赋予磷酸钙微球特定功能。进一步,将功能性纳米磷酸钙微球与胶原复合制备骨组织工程支架,研究其成骨成血管活性与骨缺损修复性能,综合评估其作为骨修复材料的可行性。方法1.以Na2HPO4·12H2O或二磷酸果糖(FBP)为磷源,通过微波水热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纳米棒(HAP
体绘制是探索和分析三维图像的主要可视化技术。在该技术中,首先设计合适的传递函数对三维图像所包含的内容进行分类,并相应地对不同类型体素赋予不同的颜色、阻光度等光学特性;其次,基于光线投射或其它二维投影技术把三维图像的内容投影到计算机屏幕进行二维的直观显示。人们通过观察投影图像来理解三维图像的内容。传递函数设计是体绘制的关键环节,决定着三维图像的内容是否能得到正确的分类与可视化。因此,在过去的十多年中
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全球移动数据业务量正呈爆炸性增长,移动业务的类型也从以连接为导向的电话、短信等传统业务向以内容为中心的视频流媒体、移动电视等新兴业务转变。如何应对移动业务量的飞速增长和业务类型的重大转变,高效利用有限的无线资源,优化网络服务,从而满足用户对服务质量日益增加的需求,是近年来无线通信领域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目前,基于动态缓存和拟静态缓存的无线网络,因其诸多优势,正受到学术界
网络测量自从网络技术诞生之初就开始存在,并且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演进。而如今云计算与网络虚拟化技术的出现与蓬勃发展,使得云网络(Cloud Network)对网络架构、规模以及监控目标、手段都产生了如下的新的挑战:1)网络规模不断扩大;2)网络监控数据粒度多样化;3)网络虚拟化隐藏用户信息;4)云网络资源竞争加剧。在此背景下,新的网络架构和技术的出现,对于云计算环境的网络测量也提供了技术上的便
计算机断层成像(CT)是医学成像中常用的影像诊断技术。近年来,小型化CT射线源技术的不断发展让静止式CT的可行性和经济性逐渐明朗。所谓的静止式CT,是由多个分布式X射线源组成的CT结构,无需旋转就能采集到不同角度的投影数据。静止式CT有一些潜在的优点:首先,它能消除源或探测器在扫描过程中高速旋转带来的副作用,包括机械结构不稳定带来的图像质量下降以及采集投影过程中射线源移动引起的投影数据不匹配。其次
肿瘤对化疗的耐药是肿瘤复发和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肿瘤治疗中普遍存在的瓶颈问题。糖蛋白MUC1在人类70%肿瘤内异常高表达,且与肿瘤耐药密切相关。然而MUC1导致化疗耐药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围绕MUC1在肿瘤细胞耐药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了如下研究。首先,我们以过表达MUC1的肿瘤细胞系为研究材料,利用沉默MUC1和过转MUC1及诱导耐药株的策略,发现MUC1在化疗耐药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现代科学技术中,信号和图像处理是一个关键技术,在医学,遥感,安全检查,通信等领域中有很多重要的应用.本文研究了其中三类问题的求解方法,涉及非凸建模,算法的设计,算法的收敛性分析和应用.第一类为l0正则化问题.图像在某些变换域中的系数和信号是稀疏的,可以用变量的0-范数,即非零元素个数,来惩罚稀疏性.那么许多问题可以归结为求解l0正则化模型.PIHT(proximal iterative h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