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恩·麦克尤恩小说中的暴力书写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g7707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麦克尤恩(Ian Mc Ewan,1948—)是当代英国文坛颇负盛名的作家之一,曾获包括布克奖在内的多项国内外大奖。他的作品通常以暴力书写来管窥人性幽微,展现现代危机,寄托严肃的批判性思考与深沉的人文关怀。麦克尤恩创作过程曾出现过明显的转型,早期文本背景较为局限封闭,多集中于私人领域,中后期开始关注时代、社会、历史、政治、文化等外在环境中的暴力因素。本文围绕麦克尤恩小说中的暴力书写展开研究,在追溯了麦克尤恩小说暴力书写的缘由后,结合其创作转型,先分析转型前“恐怖伊恩”时期的暴力书写,然后分类探讨转型后社会历史大事件影响下的暴力书写与日常生活中的暴力书写。论文主体由五个部分构成,绪论主要介绍了麦克尤恩的生平和创作,梳理了国内外麦克尤恩研究的现状,阐述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和选题意义。第一章首先对“暴力”研究谱系与文学源流进行梳理,再分别从个人经历与时代语境两个角度追溯了麦克尤恩暴力书写产生的独特背景。第二章集中关注“恐怖伊恩”时期的暴力书写,探寻青少年、边缘人、变态者三类施暴者的暴力内因。畸变的成长与扭曲的欲望使青少年犯下弑父与性暴力的暴行,自我与情感的双重危机令边缘人走向逆反的宣泄,施虐受虐双方因扭曲心理上演变态暴行。第三、四章结合麦克尤恩的创作转型,开始关注广阔的社会政治事件与外在生活环境对其影响,分析其中后期作品中暴力书写的独特性。第三章重点关注时代阴影下的暴力,二战、冷战、恐怖主义等一些宏大的时代性暴力事件回响于历史,威胁着当下。第四章则侧重探讨现代日常生活中的暴力,那些隐匿于人际关系、社会结构、文化观念中的暴力更具有普泛性与破坏性。相对而言,中后期麦克尤恩的书写视野更加开阔,对人类生存与现代危机的思考愈加深入。当代社会风云变幻,战争与恐怖主义的阴影笼罩,经济与欲望的巨浪翻腾,价值与信仰的大厦倾塌,现代人目睹并经历着形形色色的暴力危机,却无力救人或自救。麦克尤恩通过暴力书写全面展示个体危机与时代困境,涉及成长、伦理、心理、身份、时代、政治、历史、文化等多重当代问题,以其惊心动魄的“暴力”叙事传递严肃的思考,浸润着深厚的人文关怀,这在当下的时代语境中显得尤为可贵。
其他文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的终极使命是培养人才,而教师在其中起关键作用。信息时代教师更是被社会各界寄予了更高的希望,然而除了社会期望的教师角色之外,教师又是怎样认识自己的,怎样看待自己身份的?教师是怎样的一个灵魂,才能去唤醒另一个灵魂呢?这就涉及了教师身份认同发展的系列问题。目前,关于教师身份认
《浮生六记》是清代沈复的自传体散文作品,文章语言风格不加雕饰,质朴清新,通俗易懂。这一作品受到了林语堂的高度评价,而后又由他翻译成英文。《浮生六记》共有四个英译本,本文选取的是林语堂、白伦夫妇的两个译本,两组译者文化背景不同,生活的年代差距较大,具有一定的可比价值。目前,国内学者大多关注的是《浮生六记》的传统文化价值和译者主体性研究,对原作风格翻译再现研究的少之又少。风格是一种模糊性的概念术语,它
大运河作为明清时期全国主要河运通道流经多个州府,贯连政治、经济、文化要地,其特殊的地理范围造就了流域内特色区域文化——大运河文化的诞生。大运河的输送交通功能促进了南北各地之间的往来交流,为流域内市镇的发展壮大提供了积极支持,其中以江南流域的发展最具代表性。江南流域涵盖了明代“江南十府一州”,包含数个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当地繁荣的商品经济与宗教文化发展推动了手工业、文艺行业的进步,更孵化出早期资本主义
在全球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创意成为提升国家竞争力、改变世界产业结构的关键要素。相较于传统产业,创意产业的发展不会受到资源、环境等外在条件的约束,符合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此外,随着居民生活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以文化为内涵的创意产品和服务也受到越来越普遍的认可和热爱。对于我国而言,创意产业更是为产业结构的快速优化和社会经济的全面转型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成为未来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
京杭运河是我国古代一项熊视百代、光耀千秋的伟大工程,伴随着我国封建社会从形成到衰落的漫长岁月。在这长达二十多个世纪的时间长河里,沿线百姓顺水之性、依运而生,形成了在运河空间坐标内特有的生活方式与文化传承。沿线民俗服饰,作为运河区域群体审美观念和文化形态的载体,在运河文化的孕育下,进一步呈现出其物化特征、精神象征和存在方式。目前学术界对于运河区域社会生活的关注颇多,但以运河沿线服饰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成
陈翰笙是中国共产党内第一个洋博士,他曾在革命时期从事地下工作20多年,有着传奇的人生经历。他还是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社会活动家,在多个学科领域卓有建树,并出版了不少有影响的学术专著。作为中国农村派的领军人物,他带领他的团队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方法,对中国农村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研究,公开论证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事地下工作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损益确定进入了兼顾配比的全面收益确定阶段。虽然全面收益成为企业损益报告的最终结果,但是配比原则依然是经营损益确定的基本原则,经营损益依然是衡量企业绩效的重要标准。反观我国会计准则在国际趋同过程中所形成的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以及综合收益总额等诸多损益确定模式,却存在未能兼顾配比原则的问题,导致损益确定难以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究其根本原因,便在于缺少对损益确定深层、普遍性规
英语虚拟位移,是一种特殊的空间位移表达,用移动动词表征静止的事物,如The road runs through the valley。但实际上虚拟位移表达的是某物空间方位形态,客观世界中并没有发生真实的移动事件(Talmy,1975)。此后,这一特殊的语言表达受到了认知语言学家的广泛关注。学者们对虚拟位移内部要素的语义特点、句法特征、跨语言对比虚拟位移表达的异同、以及心理现实性进行了研究。但传统的
孔子学院是中外合作建立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是海外最主要的开展汉语教学的中国语言文化推广机构,是实施汉语国际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南亚东南亚国家与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亲密的人文纽带、频繁的经贸投资和共建共赢的合作机制,是传播中国语言和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区域。2005年南亚东南亚地区第一所孔子学院落户泰国,截至2018年底已建立了50所孔子学院,为促进南亚东南亚各国与中国的人文交
在健康中国时代背景下,促进儿童时期健康水平的提升是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增强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方面,更是从源头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保持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在中国,儿童健康投入长期被视为是一种消费,在公共政策制度安排等方面得到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基于生命周期视角,根据人力资本理论,儿童时期健康状况在微观层面,对微观个体成年时期健康人力资本积累、教育人力资本积累、劳动就业和经济收入产生长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