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村传统聚落选址布局及建筑特征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sam1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晋东南地区留存有一大批具有典型地域文化特征的传统聚落,这些聚落保留着古时选址布局、空间肌理以及大量传统建筑院落,具有极高建筑艺术价值,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论文主要研究马村传统聚落选址布局、传统民居及公共建筑特征,传统建筑细部构件等内容。首先,采用实地调研、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等方式进行研究,发现马村传统聚落自然环境优越,明清时期商贸繁荣,重视教育,这些条件孕育出特有地域文化以及特征鲜明的建筑风貌。其次,研究发现马村传统聚落选址主要考虑到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历史背景两方面,自然环境通常选择背山面水、自然资源丰富的河谷平川,社会历史背景主要体现在选址受到风水学影响,以及对防御性的考虑。其空间布局整体特征主要是:通达性与封闭性相结合,空间方位感强烈,具有向心性、凝聚力等。第三,采用拍照、测绘传统建筑院落等方式研究,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发现马村传统民居建筑建造年代最早追溯至元代,且院落形制类型丰富、特征鲜明,主要体现在:因地制宜,地域性强;形制规整,追求高度;空间组织以礼为先;院落空间呈向心性;耳房形制变化多样等方面。论文列举出具有典型特征的传统民居院落详细分析。对于传统公共建筑则重点分析其与传统民居建筑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其空间开放性、建筑之间联系较弱以及建筑细部装饰华丽上,并列举出现存主要公共建筑具体分析。最后,则是分析马村传统建筑细部构件,选取雕刻精美、保存完整的建筑细部构件研究,将其按照所处部位划分为屋顶部分、屋身部分及基座部分三类,深入分析其起源、作用及其纹样图案所蕴含美好寓意。论文研究马村传统聚落的选址布局特征,深入分析传统建筑特征,并举例分析,最后对传统建筑细部装饰构件详细解读,重点分析其文化内涵。
其他文献
传统村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保护价值。但其原真性的存在方式与人们追求美好的生活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因此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部分传统村落逐渐衰落,其建筑格局遭到改变,一些古建筑遗存或遭废弃,或被拆除,村落肌理产生突变、断裂,其所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了探索存在肌理断裂问题的传统村落的活化利用方式,本文选取有代表性的吕梁市柳林县贺昌村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
近现代历史建筑作为城市中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其自身具有历史、社会和科学等重要内涵和价值,在城市快速发展和更新过程中及时科学地对历史建筑的综合价值进行客观评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目前历史建筑虽然评价方法众多,但还没有形成一套被建筑业内普遍认可的评价体系。对于以往历史建筑评价过程中过于依赖主观性评价缺少客观数据量化的问题,本文尝试建立了一套全新的主客观相结合的历史建筑价值评价体系,使其在分析主观
公共文化产品是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的有效载体。随着技术变革和新媒体的普及,公共文化产品服务供给亟须创新运营机制。目前相关领域研究成果的涌现以及政府主导下的实践探索,为公共文化产品服务供给数字化运营机制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经验参照。为了解决当前公共文化产品服务供给普遍存在的服务方式粗放、供给主体单一、供需内容错位、运营机制不畅、评估体系不完善、管控监督乏力等问题,需要建立包含内容提升、渠
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球化趋势愈发明显。虽然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对于地域性文化也受到了一定的威胁。我国是一个文化资源极其丰富的国家,各个地区拥有着自己独特的地域性文化。山西自古被称为表里山河,在这里孕育出了绚丽多彩的文化,而传统民居则是其表现最好的载体。但是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传统民居面临着保护与发展等问题。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将传统民居文化传递下去,成为
传统聚落和传统民居建筑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也是先民人居理念及智慧的集中体现,具有不可估量的艺术和科学价值。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岁月中,传统聚落中的先民为满足其对起居空间的避风雨、御寒暑、防侵袭等基本功能需求,而不断改善并革新建筑技术,因地制宜地发展出诸多构造类型的民居建筑。民居建筑是最原始、最基本的建筑类型,对地方性传统民居及其营造技艺的研究,可揭示出地域性人居环
钟馗是中国民间木版年画中的重要表现题材,也是最早兴起的年画题材之一,具有悠久的传统,代表着镇宅降福的寓意。与其他地域年画中的全身形象钟馗不同,朱仙镇的钟馗形象别具一格,极少见到全身钟馗,一般只保留头部,形成独特的"馗头"造型,同时,年画的尺幅普遍都较小,从用色及色彩搭配上,开封朱仙镇年画也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文章以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所藏的馗头为出发点,通过与各地年画中的钟馗形象进行比较,分析朱仙镇
村落作为人类聚居发展中最基本的存在形式,它的生成与演变,见证着人类百万年的生存发展轨迹;记录着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社会背景、经济水平、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等关键信息;映射着在特定历史环境下人们的自主意识、行为能动和村落空间的互动关系。然而,城市建设的突飞猛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交通工具的变革和科技水平的进步对村落原有的空间格局和生活状态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得村落空间肌理、整体风貌和人文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本
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问题的逐渐重视,种类繁多、应用广泛的工程机械也面对着节能减排的压力。液压挖掘机作为工程建设中最主要的工程机械之一,存在着整机能量利用率较低和大量排放污染性气体与固体颗粒的问题,传统液压挖掘机的能量利用率仅为25%。以电机作为主动力源的电驱设备有着噪声低、效率高、零排放的优点,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现有的电驱液压挖掘机在动臂下放作业和上车回转制动时大多采用液压制动方式,液压系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渐向农村地区过渡。在城乡融合过程中,城郊型乡村因地理位置等原因,受城市化的影响较大,相对于其他类型村落有较大的发展优势;同时,它们也是受城市影响最深刻之地,所以城郊型乡村的改造、发展就成了重中之重。乡村公共空间在整个乡村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通常集中体现了乡村地域文化,也与乡村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密不可分。而当代城郊型乡村公共空间却因缺失“人情味”逐渐衰落。在
古建筑木结构是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缩影,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生生不息的佐证。木结构留存到现在,已经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研究残损木结构的动力性能,对木结构保护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按照宋《营造法式》中关于各部件尺寸的详细描述,运用ABAQUS数值模拟软件建立四等材双跨木构架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动力模拟试验,主要包括以下研究内容:(1)对完好木构架的底板施加不同频率、不同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