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青少年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后备力量和主力军,其道德素养的发展不仅影响着个人的成长,也影响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以及时代的前进,因此培养青少年全面发展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亲社会行为作为个体适应社会的核心内容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但在多数研究中偏重于对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研究,也有关于高校体育教育对亲社会行为的研究,而关于体育教学对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的研究非常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少年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后备力量和主力军,其道德素养的发展不仅影响着个人的成长,也影响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以及时代的前进,因此培养青少年全面发展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亲社会行为作为个体适应社会的核心内容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但在多数研究中偏重于对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研究,也有关于高校体育教育对亲社会行为的研究,而关于体育教学对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的研究非常少,在学校体育某一运动项目对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上的研究更是相对空白。中学阶段是青少年个性发展的重要阶段,具有一致性、可塑性、差异性、向师性等特点,对其个性的培养与影响有着成人阶段达不到的效果,是学生一生当中尤为重要的时期,所以学校应重视并促进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的表现。有研究表明在初中阶段的体育项目中,校园足、篮、排运动是学生较喜爱的项目,学生参与其中会对运动技战术能力和亲社会行为情感产生影响。现今校园篮球、校园足球、校园排球开展正处于如火如荼的阶段,为进一步探讨其育人功能,笔者以“北京市第八中学贵阳分校”参与校园足、篮、排运动前后的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和参与现状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实地观察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初一年级6个班的中学生参与校园足、篮、排运动前后亲社会行为倾向和参与的现状进行调查对比分析,同时对校园体育教师进行访谈和调查,探讨校园足、篮、排运动对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影响中的价值优势和存在问题以及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参与校园足、篮、排运动前的初一年级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差异不大,其水平均偏低;参与足、篮、排运动后,亲社会行为倾向总体上都有所提升。2.参与足、篮、排运动前的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在不同的性别上存在着较显著差异,女生的总体亲社会行为倾向偏高于男生;而参与后不同性别上的中学生在亲社会行为倾向各维度上都有所变化,且总体差异不明显。3.参与足、篮、排运动前的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在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着较显著差异,非独生子女亲社会行为倾向偏高于独生子女;而参与后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亲社会行为倾向总体上存在的差异不明显。4.在校园足、篮、排运动影响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的现状中,存在校园足、篮、排运动的开展方式不丰富;中学生参与训练频率不高;对参与运动的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缺乏评价体系和教师在亲社会行为上表现不丰富及教师对中国学生表现出的亲社会行为鼓励程度不够;运动的场地设施不完善;运动项目的赛事较少;学校亲社会行为文化不突出等问题。并针对以上调查分析出的结果和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挥校园足、篮、排运动影响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对校园足、篮、排运动的开展方式、师资的建设、训练的体系、赛事的情况、教师教学的方式、校园亲社会行为文化等给出了建议。旨在为校园足、篮、排运动更好地影响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和实践基础。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任务。初中英语教师需要借助英语课堂的教学培养学生个体思维能力,帮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本文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批判性话语分析理论,从批判性思维和批判性阅读的内涵理解出发,围绕初中学生分析、推理和评价技能的培养展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行动研究,旨在培养初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而促进他们英语阅读水平的
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问题情境教学越来越受到一线教师们的青睐,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对优秀教师问题情境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总结出其行为表现、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有利于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基于此,本文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采用文献分析、课堂观察和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构建初中优秀数学教师问题情境教学行为的理论分析框架,对初中优秀数学教师问题情境教学行为进行案例研究,得到主
语境理论作为当前语言学界的热门研究话题,它的研究成果对外语教学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波兰籍社会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最早提出了语境,他在阐述意义与语境的关系时指出:话语与语境是密切相连的,语境与意义的理解是不可分割的。所以词语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语境制约的,没有语境的帮助,很难确定词语的真正内涵。词汇作为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基础环节,一直都受到教师也学习者的重视,但语法翻译教学法仍被许多教师采用,忽视了语
前些年学校体育安全事故频发,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安全第一”成了所有学校体育活动的指导思想,但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虽然一定程度上遏止了体育安全事故的发生,但极大的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尤其是高中生,高中生面临高考的压力,每天文化课学习任务繁重,活动时间有限,体育活动的放松和锻炼对其至关重要,得不到充分锻炼的学生,身体素质急剧下降,不仅影响到了健康,也影响到了学习状态。近些年,国家对学生的健康越来越重视
英语是中学最重要的科目之一,英语能力是一个人的素质和职业发展的需要。但是,现阶段的高中英语教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大多数学生的英语知识和技能水平仍然很低。在教学改革中,贵阳九中所属区域的英语教研活动中提出了根据最近发展区和支架式教学的理念和实践范例,该校老师根据个人经验进行了一系列的支架式教学实践。然而,他们的个人教学设计和实施是否真正体现支架式教学,是否达到支架式教学效果,解决学生学习困难和问题,
物理学是人类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初中物理是物理学科的基础,是研究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能量的重要学科。要学好物理学,必须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学生在学习物理时,有些物理问题,特别是物理概念、定律、实验、生产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解释和理解、物理条件区分、物理公式的理解和应用等容易混淆。本研究参考相应的文献资料,在对乡村初中物理教学现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乡村初中物理教学中易混淆问题进行梳理,探究对
教育决定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重要的事业。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在我国,农村学校的数量及在校生规模占全国较大比例,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有赖于扎根于农村的教师队伍。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在我国农村中学普遍存在教师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不稳定,流失严重等问题,制约着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此,本研究以农村中学教师队伍管理为选题,从多方面探索农村中学教师队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937年抗战爆发,为保存文化实力,高校纷纷内迁。此时,社会服务理念刚传入中国兴起不久,外辱侵华、救亡图存的现实背景,又进一步为社会服务理念在国内高校繁荣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高等教育界在郭秉文等人的积极倡导下掀起一股大学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服务的思潮。国立浙江大学在校长竺可桢带领下经浙、赣、桂,1939年年底入黔定居遵义、湄潭、永兴近七年(1939-1946),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实践活动,取得切实
古诗是中国历史文化长廊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文学样式,更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传统文化。它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相当独特的审美价值,是古代文人骚客们言之气格、写之神韵、抒发情感、谈理想抱负的一种最佳的方式,也是学生们认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汲取传统文化智慧的重要载体,体现着中国源远流长的人类文明。自建国以来,人民教育出版社共发行了十套中学语文教材,其中九套教材选编了古代诗歌,可以说古代诗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们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文化交往日益频繁,也迫切的希望了解更多的外国文化。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是我们了解外国文化知识的一个重要渠道,它选取了世界上优秀的、经典的外国作品,这些作品富有哲理,饱含了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思考,这对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具有极大的教育意义。学生通过对外国作品自读课文的学习,有利于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此外,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育要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