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秸秆生物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对Hg2+吸附和土壤Hg的钝化机制

来源 :山西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zi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炭在吸附和钝化土壤Hg的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然而生物质的分散性及结构不均一性,导致其对土壤重金属Hg的吸附性能不高,且在土壤中容易分解并将已吸附的Hg再次释放,因此在实际运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对生物炭复合并改性,可加强对Hg的吸附固定性能。本论文以山西当地来源广泛的谷子秸秆为原料,利用溶液插层-加热复合法,制备合成了相应的新型谷子秸秆生物炭复合材料,并对其吸附固定Hg的性能进行了优化研究和机制探讨,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采用溶液插层-加热复合法成功制备了谷子秸秆生物炭/膨润土复合材料,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谷子秸秆生物炭/膨润土复合材料制备的最优条件:秸秆粉末粒径为0.074 mm、氢氧化钾浓度为3mol/L、秸秆:膨润土=2:1(w/w)、反应温度为70℃和炭化温度为300℃,Hg的吸附量最大。采用N2吸附-脱附曲线、热重分析仪、FTIR、SEM等表征手段对其进行比表面积、孔容孔径、表观形貌及所含官能团种类等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如下: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945.33 m2/g)明显高于生物炭(86.7 m2/g),平均孔径为44.5nm,属于介孔性吸附材料,复合材料的碳分子链已成功插层进入膨润土片层之间,膨润土呈卷曲状的分散聚合,形成了插层-包裹型结构,表面富含有C(CH3)3-、-CH2-、COO-、-OH等多种活性官能团。热重分析和元素分析试验表明,改性生物炭及复合材料具有高度的芳香结构,复合材料相比普通秸秆生物炭,更易于与水反应,破坏这种插层结构的物质需要大量吸热。(2)通过单因素试验方法考察了秸秆生物炭、改性生物炭、复合材料对Hg2+吸附效能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初始浓度1mg·L-1的Hg2+,投入量为1.5 g·L-1,复合材料处理的去除率达到95%,高于改性生物炭和秸秆生物炭;当复合材料的投加量从0.25g·L-1增加到2.0g·L-1时,Hg2+的去除率从74.9%增加到100%;当Hg2+的初始浓度0.5 mg·L-1增加大20mg·L-1时,复合材料对Hg2+的去除率从97.6%降低到53.4%;不同生物炭材料对Hg2+的去除率均随p H的增加而提高,高浓度氢离子对不同生物炭材料吸附Hg2+产生抑制作用;离子强度的升高对不同生物炭材料吸附Hg2+产生抑制作用。采用吸附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线模型、吸附热力学方程对平衡吸附数据拟合回归分析,并结合离子选择性吸附试验、FTIR、SEM等表征手段深入探讨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拟二级动力学模型能较好的描述复合材料对Hg2+的吸附过程,其R2为0.988。利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均可较好的拟合3种吸附材料对Hg2+的等温吸附结果,R2≥0.949,且以Langmuir方程的拟合效果更佳。复合材料吸附Hg的过程是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共同作用的一个过程,随着Hg2+浓度的增大,吸附自由能逐渐增大,复合材料的吸附能力逐渐增强。吸附过程为高温自发过程,即升温有利于吸附过程的进行。复合材料上的-CH-基团等官能团诱导Hg与-OH(或Cl-)发生了络合反应,Hg2+在碳链两端被吸附和固定,增长了链的长度,增强了吸附后材料的稳定。(3)通过培养及土柱淋溶试验,研究了不同生物炭材料及复合材料不同用量作用下,土壤Hg的淋溶规律、淋溶效果,结果表明:秸秆生物炭、改性生物炭、复合材料添加均可快速的降低土壤Hg的淋出,而改性生物炭、复合材料处理可以稳定的降低土壤Hg的淋出。用拟一级动力学模型来拟合复合材料添加下土壤Hg的淋滤效果较好,用logistics模型来拟合改性生物炭添加下土壤Hg的淋滤效果较好。Hg在复合材料处理土壤中的固持效果最好。随着复合材料用量的增强,土壤的Hg越难被淋洗下来,在复合材料添加量为30g·kg-1处理时,土壤Hg淋溶累积含量最小,去除常数、最大累积淋出率均为各处理中最低,最大淋溶速率出现的时间延长。(4)通过大田原位试验,研究了不同生物炭材料对土壤Hg的生物有效性及土壤-玉米系统中Hg分配转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添加促进了玉米的生长,显著(P<0.05)降低了玉米地上部分Hg含量,降低了玉米Hg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降低了土壤水溶态Hg含量,提高了土壤Hg固液分配系数,残渣态Hg含量。复合材料添加促进了土壤弱吸附态Hg、铁锰氧化物结合态Hg、有机结合态Hg向残渣态的转化,改性生物炭添加促进了土壤铁锰氧化物结合态Hg、有机结合态Hg向残渣态的转化,秸秆生物炭添加促进了土壤铁锰氧化物结合态Hg、残渣态Hg向有机结合态转化。复合材料添加,降低了土壤0.25-2mm、0.053-0.25mm团聚体的分布比例,提高了土壤<0.053mm团聚体的分布比例。增加了土壤<0.053mm、>2mm团聚体的Hg质量荷载,降低了土壤0.053-0.25mm、0.25-2mm团聚体的Hg质量荷载。复合材料添加,增加了土壤的孔隙,降低了土壤容重,提高了土壤阳离子代换量,降低了土壤电导率,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5)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复合材料不同用量对Hg在油菜中的转移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探讨了复合材料添加对土壤Hg的间接固定机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添加促进了油菜的生长,添加量为20g·kg-1和30g·kg-1时,油菜Hg含量为各处理最低。随着复合材料添加量的增加,富集系数在不断降低,土壤水溶态Hg含量不断降低,土壤Hg固液分配系数不断增加,不同用量复合材料添加均降低了土壤弱吸附态Hg含量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含量。添加量为20g·kg-1和30g·kg-1时,土壤有机结合态Hg含量均显著>CK;添加量为2.5g·kg-1的复合材料可提高了土壤残渣态Hg含量,随着用量的增加,残渣态Hg含量的增幅变缓。不同用量对土壤0.053-0.25mm团聚体含量改变最大,所有处理的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0.25mm土壤团聚体含量(R0.25)均>CK,添加量为5g·kg-1和10g·kg-1时,MWD、R0.25值为各处理中最高。随着复合材料用量的增加,土壤>2mm团聚体Hg含量在不断降低,土壤<0.053mm团聚体Hg含量在不断升高,随着复合材料用量的增加,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的Hg含量变化加大。(6)复合材料对Hg的固定机制包括土壤气、液、固三个方面,一是复合材料通过物理吸附反应将土壤空气中的Hg0吸附并固定在复合材料中,二是通过物理吸附反应和化学络合反应,将土壤水溶液中的Hg2+吸附固定在复合材料中;三是复合材料通过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如通过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孔隙度、土壤<0.053mm团聚体含量,减少电导率,将土壤中Hg的形态向残渣态转化,从而间接降低土壤有效态重金属的含量,降低Hg的生物转化率。本论文利用山西当地的谷子秸秆与膨润土制备了复合材料,实现了对Hg2+的吸附去除,降低了土壤Hg的生物有效性,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钝化修复提供了新思路。
其他文献
河岸带植被在维持流域景观稳定性和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复杂的地形地貌和河水季节性变化等因素作用,河岸带植物群落呈现出明显的时间演替和空间梯度格局。其群落演替与林下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生物多样性表现出独特的动态过程和相互关系。揭示其植物群落演替的影响因素,特别是林下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生物多样性的驱动机制,对河岸带保护和生态功能恢复,改善河岸带植物群落及林下土壤微生境条件及生态功能具有重要指导
大规模的煤炭开采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还对矿区的土地资源造成了破坏。对采煤塌陷区的土地进行复垦是保护耕地面积、缓解人地矛盾和维护粮食安全的主要途径。如何快速提高复垦土壤的肥力一直是研究者的主要任务。实验室之前的研究表明,采煤塌陷区土壤经工程复垦后,表层土壤中养分缺乏,尤其是磷的生物有效性低,磷素养分是影响复垦土壤恢复的限制因素;而解磷菌能够活化土壤中的难溶磷,促进植物对氮、磷的利用率,对矿
荞麦是一种营养种类全面、营养价值丰富的杂粮作物,在全球种植范围较广,而我国作为荞麦主产国,种植面积与产量都居世界前列。由于荞麦籽粒的成熟度不一致,下端籽粒成熟而上端仍在开花,而且成熟籽粒容易脱落,收获时茎秆含水率高,容易发生“绕辫子”现象,籽粒破碎率高、损失率大,使得荞麦机械化收获难度增大。我国绝大部分地区荞麦收获仍采用传统的人工收割、晾晒和脱粒,农民劳动强度大,荞麦收获质量差,只有少数地区采用分
入侵杂草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是原产南美洲的苋科(Amaranthaceae)莲子草属(Alternanthera)的宿根草本植物,目前广泛蔓延在北纬32度至南纬38度的湿润陆地上,造成严重经济及生态问题。莲草直胸跳甲Agasicles hygrophila(Coleoptera:Chrysomelidae),以下简称“跳甲”,是自南美引入、专食喜旱莲子
熏醅是山西老陈醋改善风味的独特技艺,通过对熏醅工艺进行深入研究,发现熏醅过程中温度梯度变化是山西老陈醋熏醅生香的关键因素,熏醅对山西老陈醋挥发性组分有显著的影响,是多种特有风味物质的重要来源。通过分析熏醅温度梯度变化条件下不同含水量和不同山楂添加量在熏醅过程中对美拉德反应产物的形成和积累的影响,为提升醋产品的安全性提供依据。最后,结合我国消费者偏爱谷物醋的消费习惯,以山西老陈醋工艺为基础,通过熏醅
农业智能化背景下,各种传感器和人工智能方法开始应用到农产品的采摘和检测中,应用最多的是图像识别技术和各种光谱技术。为实现甜瓜采摘的自动化,减轻人工采摘甜瓜的劳动强度,本文在分析前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基于深度学习的卷积神经网络图像识别技术和近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甜瓜采摘识别的关键技术和甜瓜的货架期模型。所开展的具体研究工作及得到的结论如下:1、在分析现阶段各种先进目标识别模型和框架的基础上,基于Dar
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也是温室中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将捕集的CO2作为气肥应用于设施生产中,依靠光合速率的提高,吸收转化更多的CO2形成有机物,是实现作物高产、优质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番茄(Solanum Lycopersicon)属茄科番茄属,我国南北方均广泛栽培,是北方设施栽培面积最大的蔬菜作物。目前番茄基因组测序完成和基因注释信息的不断丰富为番茄和茄科其它蔬菜光合作用、糖类
酸枣(Ziziphus jujuba var.spinosa)在我国分布广泛,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随着我国果树野生种质资源研究热度的提高,酸枣蕴含的丰富基因库将为栽培枣育种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遗传资源。但是目前我国酸枣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形势不容乐观。对我国酸枣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种群动态等基本问题的研究将为酸枣保护及可持续开发利用奠定重要的科学依据。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酸
蜜桃采后快速均匀预冷是抑制内部微生物生长,以减少其营养消耗和延长果实货架期的关键步骤,也是保障蜜桃在低温贮藏运输过程中质量和安全的第一环节。然而,不同的预冷策略和瓦楞通风包装纸箱开孔参数设计对蜜桃采后预冷效果具有不同的影响程度。因此,本文深入研究了送风和开孔参数对蜜桃整个预冷过程的宏观和微观影响,即从微观的果实内部传热传质特性、湿冷空气流动情况到宏观的预冷均匀性、冷藏转移时间以及水分损失、风机能耗
信息化学物质在昆虫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对昆虫寻找食物、伴侣、产卵场所等行为活动都具有一定的调控力。在自然环境中,多种非生物和生物因子,如信息化合物种类和浓度、昆虫自身生理状况等,都会对信息化合物调控昆虫的行为反应产生影响。日龄对昆虫嗅觉的影响,表现在嗅觉选择行为、外周神经和中枢神经方面,且随日龄的增加变化趋势不同。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是一种世界性的十字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