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参与是发展和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儿童的参与权是法律赋予的基本权利,在学前教育发展迈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国家意志和社会意志对幼儿的发展充满期许,学前教育质量问题成为目前被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集体教学活动作为幼儿园核心环节之一,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是亟待关注的问题,而幼儿深度参与是集体教学活动达到理想状态的基石。但是目前划分深度参与的界限仍是不明确的,幼儿达到何种程度的参与才能归属于深度参与状态是本研究探讨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参与是发展和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儿童的参与权是法律赋予的基本权利,在学前教育发展迈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国家意志和社会意志对幼儿的发展充满期许,学前教育质量问题成为目前被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集体教学活动作为幼儿园核心环节之一,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是亟待关注的问题,而幼儿深度参与是集体教学活动达到理想状态的基石。但是目前划分深度参与的界限仍是不明确的,幼儿达到何种程度的参与才能归属于深度参与状态是本研究探讨的问题之一。本研究致力于研究集体教学活动中幼儿深度参与的情况,以陕西省西安市两所幼儿园为取样对象,对大班、中班、小班三个年龄段所有班级的集体教学活动进行观察录像,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所收集的60个有效集体教学活动展开分析。研究采用定量的方式对集体教学活动中幼儿参与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结论如下:研究对象中高认知参与水平和积极情感参与的集体教学活动占比较少,幼儿年龄和所学领域对幼儿认知参与及情感参与的影响并不大。基于统计结果,本研究尝试划分深度参与界限,提出只有符合高认知参与水平且保持积极情感参与状态的集体教学活动为深度参与类型集体教学活动。在此基础上利用Nvivo视频分析软件对深度参与类型集体教学活动深入剖析,发现此类型活动呈现分布范围不均等、主题选取多需求导向、师幼互动的深层交互的特征。且教学活动中幼儿认知参与呈现理解性回答明显高于创造性回答、评价性回答以及应用性回答。依据已有分析结果,研究对观察记录和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处理,得出影响幼儿深度参与的因素为:教师的角色认知偏差、活动准备不充分教学手段使用不当以及幼儿自身水平等。根据以上分析,本研究提出了改善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幼儿参与水平的有效策略:通过矫正教师的角色认知,树立教师学习者的角色,提升教师对知识内在逻辑的挖掘理解能力,调整教师的引导、提问、反馈策略,为幼儿参与提供可能空间。借助多方手段,挖掘幼儿内在动力,完善评价体系,以评促学,为幼儿参与提供现实空间。
其他文献
中学采取的是分科教学,学科之间相对独立,缺乏交流,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2014年教育部提出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概念,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教学中应该打破学科壁垒,加强学科间的交流与融合,联合发挥各个学科的集体作用。物理学是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关键,数学知识是学好物理课程的必备环节。在高中阶段,相比于其他学科,学生在物理和数学的学习中更加容易出现困难,这两门课程的关联也最为密切,其中不少学生是由
清朝通过两次武力征服,于崇德二年(1637)年和朝鲜订立“丁丑约条”,正式建立了宗藩关系。在“丁丑约条”的规定下,朝鲜断绝了与明朝的往来,开始尊清为正朔,向其行“事大之礼”,定期派遣使者入清朝贡,如遇吊祭、谢恩等事,亦要遣使入清。此外清朝也向朝鲜遣送“敕使”对朝鲜国王行册封、吊祭之礼。朝鲜使者群体作为中朝关系发展的一个缩影,其对中朝两国宗藩关系重要性可见一斑。正因如此,朝鲜对遣清使者的选择极为重视
自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的“8·18”讲话至今,媒体融合问题在我国一直被广泛关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是国家关于媒体融合从省级以上媒体深入到我国社会基层媒体的宏观战略体现,是打通基层宣传工作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有望带动全国媒体体系全盘激活的基点。如何在国家政策推动下,结合特殊地域传播和治理环境,推动县级融媒体本地化、融合纵深化发展,是目前县级融媒体发展存在的普遍问题。而我国西部地区县域因经济发展相
批判性思维在学生的学习和认知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尤其关注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问题。数学作为培养批判性思维的重要课程,要关注教师批判性思维意识的提升,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水平。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了解批判性思维及其培育现状,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依据。本研究采用叙事研究法,经过对某学校某老师为期三个月的课堂观察,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三节课堂教
自闭症儿童存在严重的社交障碍,他们通常不能主动发起社交,积极情绪也与普通儿童之间存在差异,这些都严重影响自闭症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因此,对自闭症儿童进行有效的干预是特殊教育理应关注和解决的重要课题。马辅助干预是一种有意将马纳入到治疗、改善过程中的干预活动,被广泛用于医学、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近些年来,马辅助干预更是引起自闭症干预领域的关注。对使用传统方法干预效果有限的自闭症儿童而言,马辅助干预具有重
孝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历经几千年而不衰,并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乃至于国家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都离不开孝文化的大规模传播。孝文化是伴随家庭的产生而产生的一种文化,其存在的目的是促进和谐家庭的建设,进而建设稳定和谐的社会。孝文化传播对于协调当代亲子关系,建设和谐社会;缓解“空巢家庭”危机,解决家庭养老问题;协调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增强身份认同感,提高民族凝聚力等方面均有重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学物理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1]。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为了培育出适合时代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我们不能再使用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需要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因此探讨项目教学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我国经济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需要的是综合性人才,项目学习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项目学习教
个体家庭环境所发挥的教育功能日渐引起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父母采用不同教养方式不仅会影响子女学业自主性,还会影响其对于自我学业价值的判断,最终表现出不同的学业成就。目前,我国已有许多学者探究了家庭教养与学业成就二者之间直接、简单的关系,并且逐渐开始转向讨论影响家庭教养与学业成就之间关系的内在心理机制。本研究首要探究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业成就间的关系,其次考察自我调节学习与学业自我概念是否在
游戏性是判断一种活动是否为游戏的客观标准,也是儿童的一种个性品质。以往的多种研究都证明游戏性较好的儿童在其他方面发展也较好,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社会能力是儿童能够良好地适应并应对环境的能力,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会对儿童现在及将来产生有利的影响。本文探讨了儿童游戏性和社会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帮助照料人和教师培养儿童游戏性和社会能力,从而促进儿童多方面发展。本研究选取内蒙古鄂尔多斯市
洛学自草创起便走过了一段漫长且坎坷的学术发展之路。这一学派由草创至繁荣,都为社会潮流所裹挟:其一:汉代以来日益蔓延的训诂之风及佛教的传入致使儒学发展内外交困,迫切需要寻找新的突破口;其二:官方对学术的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这一时期各个学派的发展。这两点原因一方面促使儒者们进行儒学内部的创新,一时间学统四起;另一方面又预示着这一时期的学术发展将深受政治影响。而终两宋之际,王安石新学一直受官方支持,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