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博物馆公众分析及对实现科普教育功能的几点建议

来源 :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22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ixiao032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对博物馆公众的简释人手,简要分析了地质公园公众和地质博物馆公众的构成及特点,提出地质博物馆实现科普教育功能的中坚力量是地质博物馆公众,应当有目的地去发展、培养地质博物馆公众.同时,就目前地质博物馆的科普教育状况发表了个人看法,并针对地质博物馆的科普教育提出建议.
其他文献
大学校园不仅是一种实体存在形式,同时它也是大学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大学校园人文环境的保护具有经济、文化、生态等诸多方面的意义,如何在大学校园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保持
会议
本文报道1867名在噪声环境工作的工人,经病史、临床特征及听力检查,确诊为噪声性耳聋的有227名,占12.15%。同时提示,噪声的强度、噪声环境的工作年限及个体对噪声的敏感性不同等因素,对噪声性耳
本文以校园雕塑建设的评判为切入点,以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的老校区为研究对象,从空间分布、等级结构、主题遴选、个体特色等方面入手,较为系统地调查和分析了
会议
校园景观环境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在传承大学文化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如何在校园建设中充分注意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是我们校园规划和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会议
大学精神是一种对自然、对人文和对他人、对自我态度的人格培养.过去的十多年中,许多大学的新校区位于城市边缘,既无历史传承,又无城市活力,亦无文化氛围.本文以安徽大学新校
会议
20世纪末延续至今的中国大学建设热潮究竟有多大的代价,我们必须认真地反省.本文认为,金钱的投入和产出最容易计算,但由此造成的大学文化的缺失,是无法用金钱可以计算的,其中
大学校园人员高密度是我国目前部分大学校园的显著特征之一,必须从校园使用者的生理需求、区域文化认同感及文化变异三个角度出发来解决高密度校园中空间与使用的矛盾.作者以
大学校园须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浓厚的学术氛围,须要很好地理解和继承校园历史形成的独特文化.具体来说,对于老校区,我们强调保护与发展并举的策略;对于已经建成的新校园,
会议
大学校园作为一种特殊而相对独立的城市空间系统,既要为生活其间的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科研、办公、餐饮、文化体育活动等提供日常活动空间;又是一个相对开放而充满活力的场所,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