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校园的人文环境塑造研究

来源 :第七届海峡两岸大学的校园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axiao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校园须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浓厚的学术氛围,须要很好地理解和继承校园历史形成的独特文化.具体来说,对于老校区,我们强调保护与发展并举的策略;对于已经建成的新校园,须要运用整体的思维方式来完善其人文环境;对于待建的校园更要从一开始就重视校园人文氛围的塑造;对于校园的人文环境塑造方法,可以采用整体的空间塑造、多层次的节点空间塑造、校园建筑地域文化特色的塑造、校园细部环境改善等手段.环境育人是我们倡导的主要观念.
其他文献
为探明工夫红茶在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以祁门红茶(祁红)和云南红茶(滇红)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温加速陈化贮藏模型,研究两种典型工夫红茶在室温、40℃和50℃贮藏10周过程中感
本文以历史的观点论述了大学的物质形态与价值标准之间的关联,认为人们对大学的理解和期望由机构发展到社区;学院、校园、都市、巨型大学是这一发展过程中物质形态的不同表现
大学校园不仅是一种实体存在形式,同时它也是大学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大学校园人文环境的保护具有经济、文化、生态等诸多方面的意义,如何在大学校园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保持
会议
本文报道1867名在噪声环境工作的工人,经病史、临床特征及听力检查,确诊为噪声性耳聋的有227名,占12.15%。同时提示,噪声的强度、噪声环境的工作年限及个体对噪声的敏感性不同等因素,对噪声性耳
本文以校园雕塑建设的评判为切入点,以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的老校区为研究对象,从空间分布、等级结构、主题遴选、个体特色等方面入手,较为系统地调查和分析了
会议
校园景观环境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在传承大学文化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如何在校园建设中充分注意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是我们校园规划和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会议
大学精神是一种对自然、对人文和对他人、对自我态度的人格培养.过去的十多年中,许多大学的新校区位于城市边缘,既无历史传承,又无城市活力,亦无文化氛围.本文以安徽大学新校
会议
20世纪末延续至今的中国大学建设热潮究竟有多大的代价,我们必须认真地反省.本文认为,金钱的投入和产出最容易计算,但由此造成的大学文化的缺失,是无法用金钱可以计算的,其中
大学校园人员高密度是我国目前部分大学校园的显著特征之一,必须从校园使用者的生理需求、区域文化认同感及文化变异三个角度出发来解决高密度校园中空间与使用的矛盾.作者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