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报相关论文
贺卡是人见人爱的小玩意儿,名目繁多,大小不,用途广泛,有新年贺卡、生日贺卡、情人节贺卡、各种纪念贺卡等等。当然,在相当长的历史年代......
1944年6月,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共21人到达延安,7月部分外国记者去晋西北等地继续访问。此后他们各自撰写了新闻、通讯和书籍等。记......
鄙人喜爱收藏,尤喜收藏建国前的报刊杂志。1995年某月的一天,我又漫步到了襄垣县废品收购站,在一堆杂乱无序的废旧书刊中随意寻觅。翻......
提起冯玉祥,人人都知道他是一个爱国将领,一生中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生活中的冯玉祥是什么样的人?他与蒋介石、毛泽东有什么交往?他与......
顷读今年10月15日的《中华读书报》,第10版有一“相关阅读”的栏目,是介绍中华书局最近出版的一套《报人时代丛书》,共三本,即《张季鸾......
1970年5月14日晚,南京莫愁路的江苏省中医院急救室里,几位医护人员正在抢救一位患脑溢血的老人。他就是与张恨水张友鸾并称“民国报......
1947年8月,《文汇报》、《联合晚报》、《新民报晚刊》等三报被淞沪警备司令部“勒令”停刊。此时,美国人约翰·鲍威尔在《密勒氏......
赵老的这一办报思想,到复刊时,就概括为一句形象的话:飞入寻常百姓家。 中国当代杰出的报人、《新民晚报》老社长赵超构先生辞世已......
“丹苹”其人 从一九四九年十月起,词曲名家卢前(冀野)的专栏“柴室小品”在《大报》开始连载。据卢先生哲嗣卢佶在台版《柴室小品......
张恨水与陈独秀,非亲非故,素昧平生,年龄上,陈独秀长张恨水近三十岁,一个搞政治,一个写小说,一个创建了共产党,一个终生信守“君子而不党”......
青岛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前,因受着外来殖民统治,美术家及艺术活动基本处于洪荒时期。其后赫保真、孙沾群、郭兰村、赵仲玉、吕品、于希......
他曾以“林放”的笔名发表新闻性杂文万余篇,成为家喻户晓的文化名人。毛泽东曾经7次会见他。《人民日报》曾刊文赞扬他“一笔曾当......
邓季惺对职业女性的矢志追求、对“法治”社会的争取以及新闻自由的种种探索与努力,虽然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里显得那么孱弱,但却散......
全国解放后建立起来的人民的新闻事业,一部分来源于革命战争年代在各根据地和各解放区的共产党的新闻事业,一部分来源于原国统区......
俗话说“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题好一半文”,读者打开报纸,要看什么,先看什么,取决于标题。旧中国的老报人们对标题制作非常重视,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根据建立“联合政府”策略上的考虑,中共对资产阶级的报纸没有采取“一律查封”的办法,而是根据其政治态......
新闻界的老记者赵超构,以评论和杂文赢得读者,其实他的成名作却是通讯《延安一月》。这是1944年他参加中外记者团去延安访问时写......
在我发表约三千幅漫画中,读者们能记得多少幅呢?我估计,很多人可能会记得一幅:《武大郎开店》。 我从1939年开始读大学二年级时......
这是一种情结,更是一种情怀。 爱读《新民晚报》副刊“夜光杯”的人,也必然爱读书。 今年,已经整整70岁的“夜光杯”聚拢了无数......
赵超构从1934年3月踏进南京朝报、1938年7月加入重庆新民报,直到1992年2月永别新民晚报,平民化思想像一条主线始终贯穿他的整个新......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诗词中的扛鼎之作,大气磅礴、气吞山河,让人印象极深。毛泽东在重庆结束谈判返回延安后,重庆《新民报》“......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写的一首雄壮的抒情词。1945年在重庆发表后,为全国文化界所瞩目。当时的《新民报》编者说它“风格独绝,文情......
一、《新民报》的浦二姐浦熙修原籍江苏省嘉定县(今属上海市),出生于1910年10月29日。父亲浦友梧在北洋政府交通部做会计科员,收入......
重庆谈判时,毛泽东应柳亚子要求,将送给柳亚子.重庆谈判后,毛泽东回到延安,发表了这首词,从而引发了一场应和风波.长期以来,我们虽......
我们现在生活当中所悉知的《文汇报》有两个,它们分别是香港文汇报和上海文汇报.其实香港文汇报和上海文汇报可谓是同根同源.1947......
【正】储安平作为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秉承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理想,于1946年9月1日在上海创办了《观察》周刊《,观察》奉......
1946年,剧作家吴祖光担任《新民报》副刊“夜光杯”主编。吴祖光坚持为人民办报的理念,将生死置之度外,秉持公理和正义,发表了大量支持......
1936年2月,毛泽东在陕北触景生情写成《沁园春·雪》一词,此后便秘不示人。1945年8月,他到重庆进行国共谈判时,抄赠给老友柳亚子,并经过......
《新民报》是解放前中国最大的民间报系之一。邓季惺作为《新民报》总经理陈铭德的夫人和报社经营管理的主要负责人,对该报的发展壮......
1937年10月30日,国民政府决定迁都重庆.1937年12月1日,国民政府在重庆正式办公.1940年9月6日,国民政府发布通令,定重庆为战时"陪都......
本文主要论析了中国近代史上《申报》、《世界日报》、《新民报》和《文汇报》这四大民营报纸在开办报纸副刊方面的特色和成功之处......
<正> 在中国现代新闻史上,曾经出现过一批杰出的女报人。但是在旧中国,以精于报业经营管理而闻名的,恐怕就要数(新民报》的‘女管......
如果有人问,当今中国办报资历最深者是谁?那么我想,也许要推现任全国政协常委陈铭德了。他和几位朋友早在1929年创办了由他担任社......
《新民报》是中国近现代民营报刊中的著名报纸。1929年9月9日由四川籍青年陈铭德等创办于南京。抗日战争爆发后,《新民报》于1938......
<正> 一九四二年 1月1日 出席“文协”茶会,代表总务部报告经费、会刊、研究、分会、捐输、服务、救济等方面的情况。该报告以《民......
<正>在1957年1月毛泽东正式发表18首旧体诗词之前,就有几首毛泽东的诗词被一些出版物所刊载。其中,最先被刊载的是长征诗,紧接着是......
“飞机洋狗事件”是1941年底至1942年初轰动大后方的一起政治事件。但是,有关这一事件披露过程,目前流行的却是一种似是而非的传说......
1944年,《新民报》提出一条办报方针——"中间偏左,遇礁即避"。本文分析说明,《新民报》提出八字方针的动因,以及阐述八字方针的局限......
赵超构是我国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杂文家,曾创办了新中国的第一份晚报---《新民晚报》,是我国晚报事业的开拓者及实验者之一,为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