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和诗相关论文
诗歌交际是文人交往的一种重要手段,礼物馈赠也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形式,它们都属于礼的范畴,是致礼、成礼的媒介。从《诗经》《楚辞》的......
晚清民国女诗人吕美荪于一九三五年游历日本,期间与日本文人雅士以汉诗酬唱,互赠诗作,唱和次数多,参与者众多。吕美荪的瀛洲唱和可......
苏轼、苏辙兄弟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通过对苏轼苏辙兄弟二人前期诗作的研究,加深对苏氏兄弟的了解,通过一个侧面了解......
四萧即萧衍、萧统、萧纲、萧绎,是梁代文学的核心人物,与臣僚诗歌唱和是他们文学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亦是他们实践文学观、提高文......
顾太清,又名西林春,是晚清著名闺秀文人代表之一,著有诗集《天游阁集》、词集《东海渔歌》、小说《红楼梦影》及两部戏剧。她一生共存......
皮日休入吴后的诗歌创作具有明显的江南地域文化特征。这些诗歌记录江南山水名物和日常生活,具有浓郁的江南风情;而江南的道教文化......
唱和是中国独特的诗学传统,无论是同时代的唱和,还是苏轼所开创的追和古人,其时空形式都是一种应和结构.在书法中,不同书写主体间......
本文以苏轼苏辙唱和诗为研究对象,以时间为线索,主要研究了二苏四个创作阶段的唱和诗。结合二苏唱和的时代、文学背景,对唱和诗的诗歌......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安徽宣城人。现存诗作2800余首,其中唱和诗累计724首,约占其诗歌创作总数的四分之一,与前代及同时期诗人相比......
韩愈(768—824)、白居易(772—846)同为中唐文坛最杰出的两大人物,同时,同为主导中唐文坛的两大文体改革运动,即“古文运动”与“新乐......
【摘要】唱和诗中流露出两种情绪的诗辞,都折射出一个聚焦点:石达开师驻庆远时,已经军心不稳。庆远白龙洞石达开及其部将唱和诗的存在......
韩愈在中说:“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劳苦之音易好.”其中“愁思之声要妙”可以在众多的文人墨客的诗词......
这首赠答诗写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作者刘禹锡在扬州与白居易相逢时。这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归洛,两位诗......
内容摘要:在中晚唐诗坛上,以刘禹锡、白居易为代表的唱和诗创作可谓风靡于一时。刘白在唱和的过程中,二人的文学创作亦呈现出互相效仿......
《全唐诗》卷三唐玄宗《平胡并序》、卷一○八裴漼《奉和御制平胡》、卷一一一韩休《奉和御制平胡》是一组君臣唱和诗,吟颂唐朝在......
唐代河洛文人群体的唱和诗作为河洛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和文化意义。不同时期唱和活动的兴衰、丰富的唱和内容......
沐昂作为沐英的第三子,代其兄沐晟长子沐斌镇守云南七年。因其特殊的政治地位,加之具有出色的文学素养,沐昂在其诗集《素轩集》中......
元稹、白居易都是唐代著名诗人,向来以"元白"并称于世。二人自贞元十八年相识至大和五年元稹去世,唱和往来不断。文章试图从地理学、......
元稹与白居易平生交好,唱和持续多年,既充当对方唱和信息的传播者,也是受传者,角色屡屡转换。二人因仕历产生频繁的空间位移且涉及广大......
广东省国立中山图书馆收藏有清抄本《卫藏和声集》,题下署"甲寅"字样,诗题下分别署"希斋"、"太庵"字样,鲜有学者注意到此集。此集系乾隆......
忽必烈一生戎马倥偬,但也有诗作传世.在云南地方文献中,保存有忽必烈南征大理国时与段福登临苍山兰峰的唱和诗,后来分别被收入 《 ......
共同的理想追求,相近的诗歌风格,使元稹和白居易自相识之日起便结下了坚贞情谊。二人在交往过程中,常以唱和为媒介,传递信息,互通有无。......
宋庠、宋祁兄弟二人在北宋早期以诗文名满天下,人称"二宋"。二人从小相依为命,长大后共同中进士,是名符其实的"进士兄弟",其后在官场中......
明朝使臣与朝鲜文人的诗赋唱和,在中朝外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独特的中朝文化交流模式。两国的文人用彼此相熟的文字书写,赠......
北郭诗社是元末明初苏州地区较为活跃的诗社。高启作为北郭诗社的社员,并且作为诗歌造诣较高且交友广泛的社员,与诗社成员有唱和诗......
唱和诗是古代文人间相互酬答之作,至唐代,经元、白、皮、陆等人得到较全面发展,后来经苏轼兄弟又得到进一步发展。清代查氏家族以......
唐代御史既是监察主体,又是创作主体,这种社会角色的互根性决定了唐代御史也是一支文学创作的主力军。御史文学家将其刚正不阿的政治......
《松陵集》中皮、陆唱和诗作的起迄时间,据皮日休《松陵集序》,为唐懿宗咸通十年至十一年。然而二人唱和起迄的具体月份,则历来未见有......
叶奕苞是明末清初金石学家、文学家,其《经锄堂集》收录唱和诗近三百首,包括叶氏与亲友的个体唱和、与同乡的群体唱和以及科举唱和......
叶德辉诗集中共收录诗歌1461首,诗歌创作包括书画鉴赏、戏剧观赏、古泉鉴定、咏怀、感遇、纪游等内容。叶德辉在创作题画、题图诗......
苏过诗、文、书、画兼善,颇有父风,时称“小坡”,因其笃行纯孝的人格魅力和多元化的文艺造诣逐渐引起学者的关注。苏过现存诗30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