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唱和诗研究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ssfa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是诗歌发展的高峰,也是唱和诗发展的高峰。唱和诗在唐代的发展,以安史之乱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即初、盛唐时期,以宫廷唱和为主;后期即中唐、晚唐时期,以集团唱和、私人唱和为主。   唐太宗李世民雅好文学,听政之暇,与群臣诗酒高会,创作了大量的唱和诗,为唱和诗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虽对文学不甚擅长,但极力提倡文学活动,唱和规模不断扩大,参与人数不断增多,到中宗李显时,达到顶峰。中宗朝唱和成员以修文馆学士为主,多为游宴之作。玄宗李隆基励精图治,虽有不少唱和之作,内容上也突破游宴限制,但规模和艺术都难以与中宗朝媲美。宫廷唱和诗开始衰落。张说、宋之问等优秀诗人的贬谪,促使了唐代集团唱和、私人唱和的产生,但诗作数量有限,不成规模。在此期间,虽有少量依韵之作,但占主导的唱和方式仍是和意不和韵的。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统一的中央集权迅速崩溃,藩镇割据不断加剧。唱和活动也从宫廷走向了地方,出现了一些以地方官和节度使为中心的唱和集团,比如以武元衡为中心的西川唱和集团。中唐后期,牛李党争、宦官专权造成文人的经常性贬谪,这些被贬在外的优秀诗人,在长期的贬谪生涯中,通过诗歌抒发感情,切磋诗艺,在一来一往的循环唱和中,诗艺不断提高,感情日益牢固,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唱和关系,比如元稹和自居易。元稹和白居易,在卢纶、李益的基础上,大量进行次韵唱和,改变了唱和诗的体制。至此,唱和诗发展到高峰,对后世影响极大。   晚唐,中央权力进一步旁落,宫廷唱和彻底衰落,集团唱和、私人唱和也进入新的阶段。社会没有为文人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诗歌唱和便成为他们炫耀才学、娱乐自我的绝佳方式。自依自韵、自次自韵、倒次来韵等等对用韵的追求层出不穷;内容上求全求备,长篇唱和、组诗唱和也是屡见不鲜;离合、回文等文字游戏在诗歌中的大量运用导致“诗言志”、“诗缘情”的诗教观日益没落。唱和诗日益演变为一种游戏的工具。在此过程中,皮日休、陆龟蒙“功不可没”。
其他文献
阮籍是魏晋正始时期的一位重要的文学创作者。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的。其五言《咏怀诗》更是开创了中国文学创作史上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历来对于阮籍五言《
陈白沙在明代文学史上以哲学家名世,关于陈白沙哲学思想的研究也已经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相比之下,对他诗歌的研究,尤其是“山林诗”的研究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研究范围上都可
杨巨源是中唐时期的一位诗人,《全唐诗》收录其诗歌一百五十八首,《全唐诗外编》补录二首,共一百六十首,另外还有一些残句。他的诗歌体裁主要为律诗,以五律和七律居多,绝句和
文章简述了材料水力磨蚀方面的有关研究成果 ,应用试验证明非金属弹性护面涂层有较好的抗气蚀与泥沙磨损性能 ,值得推广。 The article briefly describes the relevant res
荒野作为小说的一种原始底色,它蕴含深刻的荒野意识。作为一种过渡,它具有荒凉、芜杂、不确定的特性,体现着作者对自我意识、生命意识和现代生存状况的反思。路翎,一个真正属于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