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注相关论文
《山阳公载记》是已失传的魏晋时期优秀文史作品。裴注所引《山阳公载记》之处,对于《三国志》原书所录史实有所补正。据裴注所引......
“相”作实词,其词性易辨,也较易理解,文章在此不作论述。“相”同时又是古代汉语中的一个常用虚词,先贤对“相”字的论述已经很多,但对......
【正】 裴松之奉诏注《三国志》告竣,甚得宋文帝刘义隆的称赞,云“此为不朽矣”。可是,唐代刘知几讥其烦芜。宋代叶适更以为裴注所......
《三国志》是前四史之一,是中古时期一部重要的史书。《三国志》全书六十五卷,包括《魏志》三十卷、《蜀志》十五卷和《吴志》二十......
裴注在正文中为生僻字、多音字注音,采用直音、反切注音,共70例.直音有38例,反切有32例....
宋文帝与《三国志》裴注有着紧密的关系。宋文帝之命是裴松之广引众书以注《三国志》的直接原因。裴注中的惩妄、辨疑等也是在“广......
陈寿《三国志》劝善益治,秉笔公正,取材严谨,文笔简洁,然多有回护。它最大的不足在于简略疏漏,裴松之为其注补,做出了不朽贡献。 一、......
裴松之,乃我国南朝宋时杰出的史学家。陈寿的《三国志》因长于“质直”,而“文采不足”,故裴松之为其作注,补其“文采不足”之阙,......
裴松之受历史传统和时代文风的熏陶 ,对具有文采的史籍甚为偏爱 ,所以在为《三国志》作注时 ,着意选取了善于叙事写人又辞藻精美的......
陈寿《三国志》因其简略基本上只提供了历史大事的纲要,裴松之的注补引录诸书呈现出历史情景曾经的复杂与生动。以陈寿志为主,以裴......
《三国志》及裴注中语气副词“其”主要表示命令希望等祈使语气,其次为推测判断语气、反诘语气等。这与《左传》中“其”主要表示推......
《三国志》作为前四史之一,是中古时期非常重要的一部史书,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语料价值,历来受到学界重视,先贤已在语音、词汇、......
自唐代著名史学家刘知几批评《晋书》“忽正典而采小说”以来,此点成为世人之共识,今人关于《晋书》史料来源的探讨基本未跳出传统......
散骑官在《三国志·魏书》及其裴注中是一类官职的统称,或以独立的官职,或以兼管、加官、赠官、嗣官等形式出现。《三国志·魏书》......
陈寿的《三国志》文笔简练,叙事严谨,但因失于简略,南朝宋时裴松之为之作泣,其目的在于拾遗补阙,并弥补其文采不足。汉以前文史不分,魏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