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及“裴注”疑问句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guo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国志》作为前四史之一,是中古时期非常重要的一部史书,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语料价值,历来受到学界重视,先贤已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本文选取《三国志》及“裴注”中的疑问句作为封闭的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穷尽性地统计,按照吕叔湘先生的分类方法将疑问句先分为询问句、反诘问句和测度问句三大类,再将询问句分为是非问句、选择问句和正反问句,最后再按照不同的疑问代词、疑问副词、疑问语气词和固定结构等分为不同的小类。通过统计、归纳、分析、描写,力求揭示每类疑问句的特点。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简要介绍了《三国志》及“裴注”其书及其语言研究现状,阐述了文章的选题缘由、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并对疑问句的分类情况进行了说明。第二章询问句,按照吕叔湘先生的分类,将询问句分为特指问句、是非问句、选择问句和正反问句。统计结果表明,《三国志》及“裴注”共有询问句1436句,其中特指问句共有997例,约占据询问句的69.4%,再按照疑问代词“何”、“谁”、“孰”、“安”、“胡”、“奚”、“曷”、“多少”、“几”以及无标志的疑问句分为十一类;是非问句332例,约占全部询问句的23.1%,分为以句末语气词为标志的是非问句、以语气副词为标志的是非问句、语气词连用的是非问句和无标志的是非问句;选择问句46例,约占全部询问句的3.2%,根据使用的不同标志词分为用疑问代词为标志的选择问句、用关系词为标志的选择问句以及无标志的选择问句;正反问句61例,约占全部询问句的4.2%,主要分为“VP+否定词(不、否、未、非)?”的形式。第三章反诘问句,反诘问句1246例,约占全部疑问句的45.3%,根据使用的不同语言标志,分为疑问代词作标志的反诘问句(“何”、“谁”、“孰”、“安”等)、疑问语气词作标志的反诘问句(“岂、“宁”、“庸”、“其”等)和固定结构作标志的反诘问句。第四章测度问句,测度问句共56例,约占全部疑问句的2%,基本都有测度词作为标志,其中使用的测度词主要有“无乃”、“得无”、“亦将”、“殆”等。第五章结语,主要从疑问句类型、疑问词语、句式结构三方面总结归纳了《三国志》及“裴注”疑问句的特点。
其他文献
智能电表可以实现多费率及阶梯电价等诸多与时间相关的电量计费功能,要求具有精确计时的功能,在运行温度范围内每天的计时误差小于1s。本文介绍了晶振的温度特性,分析了振荡电路
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英雄》等片的全球热映,影视创作者备受鼓舞,电影体制改革发展良好,票房不断攀上新高。在重视商品交换价值、文化产业化的时代,影视创作和影视文化内容
旅游景区公示语是景区旅游项目和旅游内容的浓缩,既以准确的景区介绍引导游客,又可以展现丰富的景区文化。因此,准确恰当的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对于旅游景区的发展十分重要。
随着语言信息处理和知识工程的发展,语义自动分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日益显露。反讽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其字面意义与隐含意义之间具有反义关系,在书面语及口语中的应用都较
“贪”的本义是“欲物也”。在漫长的文字发展过程中,其基本的含义并未改变字义却得到了扩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以《汉语大词典》为依据,同时参照其他几部权威字典,对“贪
《正字通》是明末張自烈爲匡正《字彙》而寫的一部字書,其主要任務是注音、釋義,同時兼及字形、字音、字義的辨析。《正字通》注重旁征博引、補正辨析,是之後《康熙字典》的
顺应全球教育信息化、共享化的趋势,高校的教育必然走向资源共享的道路。我国经历了八年的努力,形成了一定的课程网络体系。在此基础上,教育部在2011年提出了建设精品开放课
城市公共交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工程,也是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深圳市多年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打造智慧公交都市,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为居民的出行提供了良好的交通环境
由于量子密钥分发(quantum key distribution,QKD)系统对光源的稳定性要求极高,尤其是激光器发出光的波长和光强的稳定性,直接影响了系统的成码率。由此,针对分布反馈式(distrib
内蒙古地区的蒙古语广播从五十年代开始创建,并有了自己独特风格和特定的听众。在发展时期蒙古语广播本经历了1966一1976年的复杂时期,因而表现的和别的时期不一样的特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