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新儒学相关论文
"中国艺术精神"作为现代新儒学美学的核心问题,最早由唐君毅提出并作初步阐释,继而得徐复观深入探讨,至刘述先以《文学欣赏的灵......
马一浮从证成六艺之人的目的出发,辨析了具体艺术和六艺之道的关系,强调了将六艺之道作为艺术理念渗透在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学原则及......
二零一二年十月二十七日,北京大学哲学系百年系庆。来自海内外的两千多名系友欢聚一堂,庆贺母系百年华诞,盛况空前。国家领导人的贺信......
现代新儒学产生于我国20世纪20年代,是儒学发展的第三个历史阶段,是五四运动“批孔”的产物。在当时的历史境遇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
牟宗三是中国现代新儒学的重要代表之一。他师承熊十力并继承和发扬了其师的哲学思想。牟宗三的哲学思想最后发展到举世瞩目的程度......
自近代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接触以来,在如何整合中西文化问题上先后出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全盘西化”、“中国本位”等观......
在武汉大学校园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位着西装、身板笔挺的老教授,由一位小姑娘陪伴着昂首散步,这就是国内鼎鼎大名的美国史泰斗、今......
现代新儒学是在西方文化冲击下,中国面临迫切的现代化问题的情况下产生的。“五四”前后,一批知识分子面对中国传统伦理和价值系统的......
形成现代新儒学思潮的根本原因,在于儒学确实有实行现代转换的可能性,能够成为中国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现代新儒学是自......
一个时期以来,现代新儒学在文化学讨论中成为热点,现代新儒学的兴起是冷战后世界新格局与东亚崛起的文化反映,现代新儒学热中存在......
援西入儒既是现代新儒学区别于传统儒学的重要思想资源标志,又是构成儒学之所以为"新"的必要因素;援西入儒经历四个发展阶段;新儒......
现代新儒学相承传统儒学"即哲学即宗教"的特质,面对在儒学中安顿科学理性精神的时代课题,力图将宗教精神、哲学精神与科学精神统一......
现代新儒学伦理道德思想内容丰富,集传统伦理道德的阐扬、现代伦理道德的反省以及新伦理道德的重建于一身,成为现代伦理道德文化的......
在现代新儒学艺术化、宗教化、哲学化三个方向中,方东美对艺术化(审美化)方向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在宇宙本体论中,他揭示了中国哲学......
现代新儒家与现代新儒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现代新儒学又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人们通常习惯于把以熊十力为代表的德性儒学当作现代新......
随着近代中国王朝体制的瓦解,制度危机与信仰危机成为思想家们迫切解决的问题。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等人主张否定传......
太谷学派,在宇宙观、政治思想、性命之学、伦理思想、教育思想、修养观等方面继承、发展和改造了我国传统儒家学说,同时,现代新儒......
现代新儒学是中国现代的重要思潮之一.它从类型上可以分为"典型意义上的现代新儒学"和"非典型意义上的现代新儒学",具有立本于儒学......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景海峰对现代新儒学予以较多关注。他认为,正是汉学的没落和宋学的复振,导致儒学身份的裂变和形上意义的迷失;而......
儒学曾是中华民族个体恪守的修身养性、入世立身之道.现代新儒学正以一种“普世伦理”的资源参与全球伦理道德和全球新秩序的建设......
20世纪中国政治文化现代化的探索在五四之后实质上已经化约为“如何在西方政治文化背景下理解本土传统政治文化,并构建出本土新型的......
5.文化哲学的研究到八十年代后期,出现了一些综合论述、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著作.这些著作,由于是从思想的层面进行的文化探讨,而且......
"人文主义"是humanism的译名.在中国,晚明社会和清朝前期以李贽、汤显祖、戴震、曹雪芹等人为代表的启蒙思潮,适宜于称为人文主义.......
近代西方对"世界历史"的必然性开创及其崭新发展模式的强力示范,决定了作为中国近代两大历史主题之一——现代化事业处于"后发展"的事......
牟宗三的现代新儒学很重视对传统心性之学的继承与发展,他将心性本体视作即存有即活动的最高实在,以心性论去界说一般的人性论问题,并......
现代新儒学以中国有落后的生产力,有特殊的社会结构和特殊的文化而拒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种"中国特殊论"无论是对中国社会还是对......
究其实质,颜元学说之所以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扭转乾坤的显赫地位,就在于一种“以身为本”思想决定了不是心的冥思静想而是身的行动......
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牟宗三被视为港台新儒家的主要代表与现代新儒学发展的巅峰。自上世纪90年代起,国内学界虽已开始关注和研究牟......
摘 要:贺麟与唐君毅都是四川人,他们的新儒学思想有很多契合之处,从1938年的神交,到1945年在重庆中央大学任教,面对面交流,结下了友谊。......
上世纪40年代,我用了大约5年的时间,研究中国的儒学统治,发现它是阻碍中国工业化、现代化的非常重要的原因.近10余年来,正当中国向......
本文站在客观的立场上予现代新儒学(现代新儒家)批判以公允的评述.本评述涉及自由主义立场、马克思主义立场以及非自由主义、非马......
现代新儒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一种非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现代新儒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既具有思想史意义,也具有现实意义:其一,研究现......
自从问道于老子,得知夏、商、周三代的精神文化遗产,孔子便长期投身于治学立教的伟业。他历经五十余年,遍访多国诸侯,审读“三坟”、“......
在当今世界,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但文化软实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而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必须依靠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现代新......
牟宗三以终极关怀、安身立命来确定儒家的人文道德宗教意义,认为儒教之为“教”强调了人文的生命之在于人自身而不是人格神.凸显了德......
现代新儒学的产生不仅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而且有着西方近代文化危机的深刻影响。面对后现代主义思潮对现代性负面效应的批判,现......
关于宋明理学和现代新儒学的关系研究,学界已有成果主要从个案出发,重点围绕代表人物来展开,如通过对现代新儒家思想渊源的分析、......
李翔海先生是现代新儒学研究的知名学者,其学术成果不乏真知灼见,自成一家之言。先生对现代新儒家概念的辨析、对现代新儒学理论特质......
新世纪以来,宋志明提出“五个向度”的构想,将现代新儒学研究从“述”的层面转向“论”的视闽。基于现代性向度、全球化向度、本体论......
牟宗三的人性观从传统中走来,又结合时代问题做了新鲜地阐发和丰富,而根底却仍是儒家的心性之学及其规定的性善论,其对儒家传统家法精......
在现代性这一历史境遇下,中国工业现代化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典型代表的儒学却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完成从......
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沟通直觉与实践有多重理论进路。在现代新儒学内部就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路向,即冯友兰与牟宗三所分别代表的"理......
现代新儒家是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至今仍有一定生命力的,以接续儒家"道统"复兴儒学为己任,以服膺宋明理学为主要特征,力图以儒家学......
现代新儒学通过四种方式诘难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一是把马克思主义非理性化、宗教化;二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性和科学性对立起......
立足于21世纪的角度总结和探求现代新儒学的伦理道德思想,有助于现代新儒学伦理思想的未来发展,更有助于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从《仁与修身》中可以看出杜维明将儒学修身思想与西方哲学对话的努力。第一,方法论上的努力。这首先主要体现在运用分析的、描述......
方东美作为中国现代著名哲学家、现代新儒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坚持以中国文化的精神传统会通中西哲学和文化,在中国乃至国际哲学界......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
明治维新之后在日本也存在"日本的现代新儒学".如果想要弄清日本现代新儒学的发展状况或思想特征,必须在这一时代找出几位有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