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标点相关论文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小说界革命”,为胡适对古代小说的系列考证提供了文化大语境;胡适在《新青年》上所刊的诗文及其与亚东图书馆......
从前,有位教书先生到一财主家去教书。这个财主非常吝啬,只管饭,不给钱。老先生想教训一下这个财主,就对他说:“对各方面的待遇,我们应该......
市上出售的《阅微草堂笔记》,有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排印本和天津古籍书店的影印本两种。影印本据文明书局石印本复印,排印本则以清道光......
标点符号是汉字系统中的一部分,它不仅能断句停顿,在特定的情境中它还有表情达意的作用。下面以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小说为例,......
民国《重修浙江通志稿》始修于抗战后期,呈现出由传统方志向近代方志过渡的修纂特点:体例上模仿章学诚的“三书体”,但又打上了新......
陈望道是《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全译者,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者之一。作为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他清醒地看到在中......
从文字形式、排版形式、装帧与装订形式三个方面论证了报刊在现代书籍制度的形成和确立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在胡适、陈独秀等新文化运动先驱的倡导下,亚东图书馆编辑汪原放大胆尝试将新式标点符号和分段整理运用到“亚东本”中,更好地表现出......
一古人使用符号来标点文章,是逐渐形成的。大约在汉以前,古人就创立了用以断句的“·”和圆圈,以及分章划段的“∨”。但是由......
陈望道(1891-1977),原名陈参一,浙江义乌人,我国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批传播者,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人物,著名学者。早年留学日本,攻读文学、哲学......
古代文献的整理以往重在断句,今用新式标点校点,应该在标点符号的提示上更细致一些,尽可能充分地发挥它在揭示原文意思、方便读者......
<正>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作用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提高表达效果。秘书人员经常起草文稿,了解标点符号的演变历程,......
<正>在我国古代并没有系统的标点符号,读文章的人,要自己断句,因而常常弄得文意不明。到了汉朝才发明了"句读"符号。语意完整的一......
中国现代文学从思想、内容到形式都迥异于传统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域外思想的冲击、中国的政治社会改革无疑是现......
<正>从某种程度上说,语言是作家情感抒泄的媒介,是文学作品文本解读的依托之一。语言自身的文法和句式是作品情感和基调的系连物,......
新式标点符号在"五四"以后被大量引进并运用于中国新文学的书写中,新式标点符号不仅是外在于文字的辅助手段,且具有表情达意的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