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彭春相关论文
梅兰芳的访美演出并非一帆风顺,齐如山等人的事后追述可能会形成对某些事实和问题的遮蔽。本文拟从齐如山写给国内剧评家徐凌霄的一......
新发现的张彭春日记详细记载1924年到1932年间,张彭春在清华学校(大学)、南开大学任职的生活点滴,是作者历经"五四"之后的数次政治......
《世界人权宣言》起草正值自然法复兴的重要时刻,作为新自然法学派的一大分支新托马斯主义法学,曾参与到《宣言》起草过程中的哲学......
自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中国留日学生团体春柳社在东京演出《茶花女》(第三幕)和《黑奴吁天录》至今,中国话剧已走过风风雨雨百年......
张彭春为我国早期话剧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话剧在北方的奠基人”.张彭春所编译、执导的喜剧作品,在思想内容......
20世纪30年代,梅兰芳先生成功访美,将中美戏剧交流推向了第一个高潮,这也是中国第一位让国粹京剧走向世界,走入美洲的戏曲艺术家,对于中......
张彭春作为南开新剧团的主要领导者,视南开演剧为教育活动的一部分,认为其对学生人格养成、才能培养具有促进作用,南开新剧团无论......
作为一位中西贯通、学养深厚的导演艺术家,张彭春有其独特的导演风格与高致的美学追求。他坚持从生活出发,追求写意的诗意境界;倡......
吴宓任职清华研究院主任一年余,1926年3月正式辞职。吴宓的辞职,直接原因是他的“研究院各提案”被张彭春和清华校务会否决,间接原......
<正>背景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二日,日军攻陷南京,屠杀残害三十万中国民众,惨绝人寰地制造了"南京大屠杀"。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
张彭春(1892~1957),字仲述,天津人,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戏剧理论家、外交家,南开大学、清华大学的奠基人之一,近代中国话剧事业的开拓者。......
在全球治理中,中国的世界大国角色与弱势人权话语权很不协调,如何构建适应世界大国角色的中国人权话语体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我......
本文以张彭春1910-1916年在国外求学时所接触的写实主义话剧的影响所创作出来的文本作品、1916-1937年其在南开新剧团的文本创作,......
9月24日是中国现代话剧的奠基人、剧作家曹禺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值此,本市曹禺故居纪念馆、曹禺剧场于日前正式开馆,并推出了曹禺......
前言 在中国现代戏剧艺术画廊中,剧作家曹禺的作品堪称生命力最旺盛,艺术魅力最深广,也是笔者长期学习和研究的对象。1987年,应中......
张伯苓、张彭春是天津近代教育的引领者,他们在创办南开学校的实践中,提出并逐渐完善了其教育理念。这种教育理念立足于近代中国的......
张彭春是中国话剧创作的第一人,他干1915年创作的三幕话剧《外侮》,比现代文学史上认定的中国第一部话剧作品提前了四年;张彭春是中国......
1935年为梅兰芳访苏撰写的《中国舞台艺术纵横谈》一文是张彭春关于新剧和旧剧观念成熟期的代表性文献,反映了张彭春从1910年代中......
【正】 天津南开学校是中国话剧发展的一个重要基地,它培养出不少戏剧人才,其奠基人是张彭春博士。张彭春教授精通中外戏剧,自幼酷......
张彭春在中国传统戏曲衰落和西方现代话剧叩门而入的时代背景下,自觉地实践了欧美现代导演理论。他率先明确导演在话剧当中的核心......
许多人认为,由胡适创作并于1919年发表的独幕剧<终身大事>是中国第一部现代话剧,甚至有些现代文学史教材亦作如是说.实际上,由南开......
“永远的曹禺——2011天津戏剧周”系列活动以“校园戏剧走向研讨会”的形式,在曹禺诞辰101周年之际在曹禺剧院拉开帷幕。这不由得......
田本相的《曹禺传》从戏剧史这样的专业角度考察了曹禺作品的独特性及其创作成功的原因。首先,田本相以戏剧理论家的专业眼光考察了......
纵览中国现代戏剧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有不少在话剧与戏曲艺术之间深入钻研、戮力实践,为其现代化做出重要贡献的艺术家和理论家......
<正>徐志摩不幸早陨后,陆小曼、赵家璧、陈从周等亲友悲痛之余,即开始着手整理与汇集其著述文字。近些年来,徐志摩研究中的史料建......
<正>"30年来,有时致力于教育,有时从事外交,有时也研究戏剧。其实一切活动,都有一贯的中心兴趣,就是现代化,也就是中国怎么才能实......
<正>中国代表张彭春参与了《世界人权宣言》的起草工作,他在起草过程中的杰出贡献为中外学者所称道,他也因此而成为享誉全世界的人......
在国际人权体系的建构过程中,中国代表张彭春先生参与了《世界人权宣言》的起草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文章试图以交叉验证的方法,通......
<正>"梅兰芳"在中美(西)文化交流史上,已成为一个有着"他者"意义的文化符号。对于这一跨文化事件,自1930年代起,知识界就有着很大......
本文译介了美籍华裔学人孟治博士关于梅兰芳剧团一九三○年访美演出的论述,兼评齐如山先生著《梅兰芳游美记》的某些失实,及其对戏......
<正> 《天女散花》中梅兰芳饰天女英国汉学家施高德教授(A.C.Scott)1956年曾由香港来京考察中国戏剧并访问我的父亲梅兰芳。父亲在......
追求美好生活的艺术创造王清辉张彭春教授作为梅兰芳剧团的艺术总指导,在莫斯科京剧讨论会上,回顾了西方对中国文化的三种不同看法,并......
对应国内学界在人权研究领域忽视或否定儒家传统的状况,讨论两个问题:第一,《世界人权宣言》是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在其形成......
<正>"西柏坡后现代"和联合国人权宣言起草的故事说明,"普遍历史"不仅不排斥多样性,而且需要多样性来丰富自身无限的创造力。世界最......
<正>1919年6月19日,距离五四运动月半,为了给北京"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筹募经费,北京大学的学生们举行演剧活动。鲁迅日记当日......
<正>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一生中曾访问过全世界几十个国家,为增进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弘扬传统文化和京剧艺术,做......
<正>斗转星移,岁月如梭。转眼之间,中国话剧走过了一百一十年的征程。回顾百余年历史。如果要举出中国话剧创作艺术成就最高的剧作......
<正>1948年12月10日联合国通过《世界人权宣言》(以下称《宣言》)以来,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一个集团、一个文明圈、一种宗教完全......
提起始于本世纪一二十年代的南开大学新剧(后称话剧)运动,人们就会想到校长张伯苓的胞弟张彭春,他所领导的南开新剧团及他讲授的西......
<正>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UDHR)has proved to be a truly monumental instrument in the history of mank......
张彭春留学美国期间,认真学习西方戏剧和导演理论,第一个把西方现代导演理念和导演方法引入中国,把多部世界名著搬上戏剧舞台,赢得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