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从正相关论文
<正>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情志病在我们身边越来越常见,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许多困扰。张从正在情志病的治疗方面具有独特......
在系统梳理中医文献各种同名医方“消风散”的基础上,本文论定西夏文“消风散”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同名医方十二味药物配伍相......
金元时期百家争鸣,以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朱丹溪为首的四家学派对于便秘的论治各有特色,刘完素主张火盛伤阴论,清热养阴行气......
本文通过对中医中风病的文献,尤其是金元四大家有关中风病的文献进行研究,并分别从这些文献中寻求对中风病证病因病机的认识、证治方......
张从正是金元四大家之一,首重邪气立论,主张“邪去正安”的学术思想,擅长采用汗吐下三法治疗疾病,被认为是攻邪派的代表。他是主要运用......
张从正(1156—1228年),金元四大医家之一。张氏精于中医的心理治疗,认为“悲可治怒;恐可治喜,怒可治思;思可治恐”,常有无药而愈病......
目的 介绍金元时期著名医家张从正的刺络放血理论及其应用。方法 认真分析张从正的代表著作《儒门事亲》 ,整理其中的有关记载......
朱震亨(1281—1358年),字彦修,元代婺州义乌(今浙江省义乌市)人,因家居丹溪,故世称丹溪先生.青年时,研读儒家经典,36岁时,听到许谦......
俗语说:“药补不如食补”,民谚也有“猴头燕窝,不如多吃米馍”之说.金元时代名医张从正指出:“养生当论食补,治疗当考药攻”.唐代......
张从正是临床微观医学理论的一代宗师,其"血气流通"理论具有深刻的理论渊源和很高的学术价值,通过探索"血气流通"医学理论的形成,......
目的:整理并总结金元四大家治疗消渴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文献学证据,并为完善金元四大家学术体系提供统计学依据。方......
《黄帝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乃言正气之要。然下医不解,唯念正气,是重补法,皆传以热为补而以寒为泻;又脾胃之病,恰偏虚......
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倡火热而主寒凉;张从正力主攻邪,善用汗吐下三法;李东垣论内伤重脾胃;朱丹溪创"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主养阴,四家......
疼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金元时期著名医学家张从正对于治疗疼痛有着丰富的治验,本文从其代表作进行文献梳理,......
张从正是一位中医心理治疗大师,他注意到临床许多疾病的发生都与心理有关.<儒门事亲>中有大量的心理学探讨与心理治疗医案,他的<九......
目的:探究"攻邪派"鼻祖张从正所著《儒门事亲》一书中"风形"所用三法之"汗法"的相关理论思想,以期更加全面地了解三法,拓宽思路,更好地适......
目的:从刘完素《黄帝素问宣明论方》、李东垣《脾胃论》、张从正《儒门事亲》和朱丹溪《丹溪心法》中采集方剂,利用统计学和数据挖......
刘完素,字守真,河北省河间县人,约生于北宋大观四年(公元1110年),卒于1200年,自号通玄居士,俗称“刘河间”,是我国金元时代四大医家(......
金元四大家论治水肿,除利水消肿之外,均有从气机论治的特点。刘完素认为“热郁湿阻、热郁当发”,行气以解热郁;张从正善用汗、吐、......
张从正作为“攻邪派”的创始人,对祖国医学中的祛邪学说作出过重要贡献。他生平对汗、吐、下三法的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积累了......
一位书生因为死了美貌的爱妻,于是终日陷入了无边的悲伤,悲伤肺,不久便病倒了。家人只好带书生前去朱丹溪的诊所诊治。丹溪一面切......
<正> 案一富家女子,十余岁,好食紫樱,每食即二三斤,岁岁如此,至十余年。一日潮热如劳,戴人诊其两手脉皆洪大而有力,谓之曰:他日必......
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张子和的儿科学术思想。其一、将小儿生理、病理特点概括为'六易一弱'说与'四病二源'论。其二、......
张从正《儒门事亲》与药邪张光霁(浙江中医学院杭州310009)关键词张从正《儒门事亲》药邪张从正(约1150~1228年),字子和,号戴人,金睢州考城人。张氏师承河......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医发展中不同的学术流派的争鸣和相互渗透,使中医理论体系得以不断完善,形成了中医学"一源多流"的学术特色......
中医心身医学与现代心身医学的哲学概念基本上一致的。"形神合一"、"天人合一论"是中医心理与生理、精神与躯体关系的最准确、最完......
张从正被赞为"金元四大家"之一,誉满杏林,攻邪派代表性人物。张氏学验俱丰,对中医心理学学术思想多有创新,在心理疾病病因病机中有......
《儒门事亲》是元代著名医家张从正的著作,该书集中体现了他的学术思想和特色。张从正主张"驱邪存正"的治疗观点,认为治病先驱邪,邪......
张从正、李东垣同属金元四大家,然其各树一帜,创立了偏攻、偏补自成一家的新理论。虽然他们各执一偏,但又有着某些相通之处。笔者......
张从正临证治疗疑难杂症以攻邪思想为指导,认为病由邪生,论治疾病注重祛邪,邪去则正安。治疗上灵活运用汗、下、吐三法;创新应用外......
【正】 《江阴夏氏宗谱》、光绪《江阴县志》、《江上诗钞》等皆载夏敬渠“所交尽[或‘必’]贤豪”。究竟“贤豪”为谁?与夏氏之交......
《儒门事亲》是金元著名医家张从正所撰。该书是张从正数十年行医经验的总结,书中对刺血疗法见解独到、应用广泛,为刺血疗法的深入......
金元四大家的学术思想在针灸治疗学上的应用750004宁夏医学院附院田彤金元四大家指金代医家刘完素、张从正、李杲和元代医家朱丹溪。他们......
张从正,字子和,为著名的金元四大家之一.张氏之学,宗奉<内经>、<伤寒论>,并受刘完素"火热"理论及其治病经验的影响,形成了以攻邪祛......
张从正(公元1156—1228年),字子和,号戴人。金朝睢州考城(今河南兰考县人),是继刘完素之后以自己独创理论轰动金元医学界的人物之一,力主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