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四大家中风证治的文献研究

来源 :贵阳中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diguil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中医中风病的文献,尤其是金元四大家有关中风病的文献进行研究,并分别从这些文献中寻求对中风病证病因病机的认识、证治方药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归纳和研究,使中风证治的理论有较为完整和系统化的认识,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以期上述相关学术理论与临床经验能指导临床实践。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 一是金元以前历代医家对中风证治的阐述。此时期均以外风立论,如《素问·风论》中说:“风之伤人也……或为偏枯”。本章分别从《内经》到隋唐时期医家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和证治方药上进行了论述。 二是金元医家论治中风。刘河间提出“心火暴甚”的观点,李东垣认为“正气自虚”,张从正主张“厥阴郁发”,朱丹溪则以为“湿痰生热”所致。四家虽立论不同,但都偏重于内在因素,这是中风病因学说的一个重大转折。治疗上,刘完素立“滋肾水,降心火”和宣、清、通同用的治法;李东垣立“和脏腑、通经络”的治疗原则;张从正创汗、吐、下三法治之;朱丹溪立“治痰为先,次养血行血”的治疗原则。通过四大家对中风证治的论述,使我们对四大家中风证治理论有较为全面的认识,是本文的主体部分。 三是金元医家对后世医家的影响。主要的医家有王履、薛己、孙一奎、赵献可、张介宾、缪希雍、李中梓、叶天士、王清任、张山雷、张锡纯等。他们受四家的影响,对其理论方法批判继承,并分别从病名、病因、病机、证治、方药几个方面进行了发挥,使中风的理法方药更为完善。 四是中风证治的现代临床应用与实验研究。这部分主要以河间地黄饮子、防风通圣散,东垣生脉散、益气聪明汤,丹溪大补阴丸为例进行分析,探讨其治疗特点和临床运用范围,以期对四大家中风证治从现代临床运用方面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五是综合分析与评价。四家的理论主张和临证经验,使得中风的病机日臻完善,中风的治法渐趋完备,在治疗上,各有特色,并列相应的方药进行治疗,疗效很好,为现代临床提供了广泛而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的理论和方法。尤其是他们的创方,为后世对中风病的临床证治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他们的理论和方法亦有不足的地方,我们应该加以补充和完善,取其精华,去其不足,使其理论和治法为现代临床运用作出贡献。 六是结语部分。我们通过对金元医家中风证治的研究,为临床提高中医中风的治疗水平和临床疗效,更进一步发展发挥中医药的长处,以期为人民的健康事业作出贡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调肝止血法治疗置宫内节育器所致子宫异常出血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中医肝藏血理论提供现代科学实验依据。 方法:摘除大鼠双侧卵巢,于其子宫内放置自制的含铜节育器(Cu-IUD),周期性皮下注射雌、孕激素以建立人工性周期置器大鼠模型。实验大鼠分为9组:空白组、人工性周期组、假手术组、人工性周期置器组(模型组)、布洛芬对照组(布洛芬组)、逍遥丸对照组(逍遥丸组)、归脾丸对照组(归脾丸组)
21世纪已经到来,高校的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时刻,我们应建设一支什么样的高校管理干部队伍以适应新世纪高教发展的需要?
目的:  对“汗法”的沿革进行梳理,明确广义汗法、狭义汗法及肿瘤病证中汗法的不同,探讨汗法在肿瘤病证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与可取性,总结汗法应用于肿瘤病证治疗的理论基础,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