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束支起搏相关论文
<正>1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女性,70岁,存在持续性心房颤动伴交界性逸搏导致的症状性心动过缓;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两次因心房颤动......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左束支起搏(left bundle branch pacing,LBBP)与希氏束起搏(His bundle pacing,HBP)患者起搏器植入1年后左......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已成为老年主动脉瓣狭窄的一线治疗手段。本文报道1例高风险,合并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左冠状动脉开口......
目的 观察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 SSS)伴基线QRS波时限(QRS duration, QRSd)正常患者行左束支起搏(left bundle branch......
目的:本文采用二维斑点分层应变技术研究右室间隔起搏及左束支起搏对左室收缩功能及同步性和整体心肌做功的影响,评估左束支起搏(Le......
目的:将左束支起搏(LBBP)与右心室间隔部起搏(RVSP)的起搏参数稳定性、电机械同步性及临床预后进行对比,评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行左......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行左束支起搏治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同时通过回顾性分析比较左束支起搏与右心室起搏各自......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比较左束支起搏(LBBP)和右心室间隔部起搏(RVSP)对左心功能的改变,探讨两种起搏方式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左束支起搏术后的心脏电、机械同步性和随访期间起搏参数稳定性的观察,初步分析左束支起搏(LBBP)在需要行心脏再同......
目的:本研究探讨联合应用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及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左束支起搏(LBBP)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短......
目的探讨左束支区域起搏(LBBP)运用于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后患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2018年1......
期刊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比分析左束支起搏与右室中位间隔部起搏对左心室应变和同步性的影响,为临床选择合适的起搏位点提供理......
目的传统希氏束起搏(HBP)植入离不开X线透视的指导。由于技术要求比传统右室心尖部位起搏方式复杂,通常需要很大的X射线透视剂量。本......
相较于传统右心室起搏方式,希氏束起搏更符合生理特点,可降低心功能不全、心房颤动等发生。但因希氏束起搏植入难度大、起搏阈值高......
左束支起搏(LBBP)相对于希氏束起搏(HBP)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参数稳定等优点。本例LBBP在术中观察到损伤电流变化证实了......
目的评估左束支区域起搏术后室间隔穿孔的影像学与电学特征,探讨规避室间隔穿孔的方法。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北京安贞医院......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分层显像技术评估左束支起搏(left bundle branch pacing,LBBP)术后对左心室收缩功能、整体收缩同步性和整体心肌......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留持续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伴心室扩大在考虑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时,通常选择右心室心尖部或右心室流出道起搏,然......
目的探讨希氏-浦肯野系统(希浦系统)起搏在传统经冠状静脉窦左心室导线植入失败的心脏再同步治疗(CRT)适应证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应用。......
希氏-浦肯野系统(希浦系统)起搏包括了希氏束起搏和左束支起搏,起搏沿传导系统下传,保持了相对正常的电和机械同步,是起搏领域的研究热......
希氏-浦肯野系统(希浦系统)起搏是当前最生理性的起搏方式,既能纠正左束支传导阻滞实现心脏再同步,又能维持窄QRS波患者心室同步性。其......
目的:探讨希浦系统起搏(His-purkinje system pacing,HPSP)的两种方法希氏束起搏(His bundle pacing,HBP)和左束支起搏(left bundl......
[目的]目前基于双心室起搏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BVP-CRT)在伴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的慢性心衰(CHF)患者中取得确切疗效,然而仍有部......
[目 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左束支区域起搏在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可行性、安全性以及对QRS波时限、心功能及心脏同步性的影响。[方 ......
目的:观察希氏束起搏(His bundle pacing,HBP)和左束支区域起搏(left bundle branch pacing,LBBP)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
希氏束为房室结的延续,其在室间隔肌部的顶端开始分为左右束支.希氏束主干穿透中心纤维体延伸为左束支,走行于无冠窦和右冠窦交界......
希氏-浦肯野系统(希浦系统)起搏包括了希氏束起搏(HBP)和左束支起搏(LBBP),是生理性的心室起搏方式,相比传统的右心室起搏可获得更好的电和......
目的:评估左束支起搏(LBBP)不同起搏模式对心脏电和机械同步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左束支起搏(LBBP)弥补了以往起搏方式在导线阈值、植入难度及患者获益等方面的缺陷,是具有创新性的起搏方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永久H is束起搏是最接近生理的心脏传导,适合特定人群的起搏需求,它和左束支起搏技术作为传导束起搏的主要方式,二者相互补充.两种......
目的:采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3D-STI)技术对左束支起搏、右室间隔部起搏的心室起搏依......
心脏起搏是一种治疗心动过缓和心脏传导功能障碍的方法.长期依赖右室心尖起搏可使心室出现收缩不同步、心力衰竭等,远期预后欠佳,......
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脏疾患的终末状态,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寿命。心脏收缩不同步在心力衰竭中有很高的发生率,是影响药物疗效并导......
生理性起搏是起搏治疗的目标,左束支起博作为一项更为安全的生理性起搏技术,临床适应症广泛、应用前景广阔。但其临床应用远期安全......
目的探讨左束支起搏的临床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者房室阻滞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左束支起搏2......
左束支起搏(LBBP)阈值低,感知高,临床随访观察效果稳定,手术操作不复杂。已有研究初步显示LBBP对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心力衰竭患......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总结序贯联合希浦系统起搏及左心耳封堵术治疗8例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护理。主要护理措施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中密切观察病情,......
心室起搏后电学的同步性是生理性起搏的目标。长期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会增加房颤、心衰等的发病风险。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可以改善左......
应用起搏器治疗症状性心动过缓及心脏传导功能障碍至今已有几十年历史。最初的右心室起搏随着大型临床试验的开展,其心室起搏失同......
传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即双心室起搏(BVP)通过经冠状静脉窦(CS)心外膜单点或多位点起搏,利用各种算法达到起搏与自身融合,实现......
目的:本研究观察左束支起搏(LBBP)的心脏电学和机械同步性以及中远期导线参数稳定性,旨在评估其生理性以及可靠性。方法:连续入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