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诗学相关论文
《苕溪渔隐丛话》(以下简称《渔隐丛话》)系宋人胡仔以时代为序、以人物为纲而哀集成编的一部诗话总集。胡仔曾在书中云:“元祐文......
作为一部诗论汇编的总集,《诗人玉屑》是对南宋诗学进行总结与反思的集成之作,在材料的取舍和编排上蕴含独到的批评标准,从中可以看出......
关键词:《全宋诗》;宋代诗学;宋诗;汉语史;近代汉语词汇史;文化词语;自注 摘 要:利用文献资料和作者自注相结合的方法,对《全宋诗》......
严羽为纠正宋代诗学发展的弊端,主张学习盛唐诗歌的创作经验。他视诗歌为有灵性的鲜活生命,认为"兴趣"是诗歌的内在生命,而"气象"则是......
近五年来,宋代诗学整理、研究与普及工作所取得的著作成绩大致可概括为八大领域,即诗学文献整理与研究、一般通论性研究、诗人诗作个......
苏轼认为张耒诗文"气韵雄拔、疏通秀朗",突出体现了苏门文人群体对君子风度的重视。南宋文人努力将张耒诗作为一种诗歌写作范式,体现......
苏轼是"活法"说的完善者和集大成者,其主张和突出成就,有着广博的师承和深邃的历史背景。如果追溯苏轼有关诗学"活法"说的源头,我......
唐代与杜甫处于并尊地位的李白,在宋代受到较多的贬抑与冷落.但有宋一代并非自始至终只有一种声音,宋人对李白及其诗歌的评价呈现......
“自得”本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范畴,北宋时才开始被引入诗学领域。这时文论家们主要是以“自得”在传统哲学中的含义为基础,来建构......
在宋代诗学批评中,“鬼诗”“鬼语”成为常用术语。诗歌内容摹写幽冥世界、诗风凄艳幽冷且空幻飘逸、情感基调以悲为美是宋代文人对......
禅宗主张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悟",是由感知、理性、情感诸种心理因素(机制)积极参与的(互相融合、彼此渗透)、带有某种神......
“晚唐体”的观念一直比较复杂和含混,它是宋人对唐代历史分期基础上划分唐代诗歌史而产生的。通过对“晚唐体”观念的源流和发展......
“健”作为文学批评术语出现于汉魏时期,自钟嵘《诗品》开始,原本专论文章的“健”被引入诗歌批评中。至宋代,“健”成为诗学常用术语......
宋代诗学中活法论的内涵在历时视域中呈现为相互交渗的三个层面,它集中体现在由黄庭坚到吕本中再到杨万里等人的发展线索中。宋代诗......
论自得——兼谈宋学对宋代诗学的影响李春青“自得”在宋学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同时在宋代乃至宋代以后的诗学中也是一个很重要的......
与两宋政治文化由“外王”向“内圣”转换、思想焦点由“道统”向“道学”转换相呼应,两宋诗学发展也经历了由以艺术作品为中心的尚......
由于“宋人生唐后.开辟真难为”(蒋士铨《辨诗》)的独特处境,无论在主观上还是在客观上宋代诗学 都与唐代诗学形成最鲜明的对比与参照.......
“含蓄”在宋人的诗学系统中已被赋予了新的价值内涵和实践意义。宋代诗论家将“含蓄”纳入“格卑”以及“雄深雅健”这些具有典型......
唐代诗学主要侧重对声病、对偶、句势等作诗之"法"的层面上的讲求,而宋代诗学的新变则在于形成有定法而无定法的"活法"论。宋代"活法"论......
<正> 宋代学术昌明,文学繁荣。在占主导地位的宋代学术(简称宋学,包括新学、蜀学、道学等。)与宋代诗学观念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宋人论诗,以“露”为一大病忌,其中讨探最多和避忌最严的是“意露”之病,主要指诗歌造迹作意过于明显而有失委婉蕴藉之旨,而“刺”......
宋人吴可的《藏海诗话》是一部别具特色的文学批评著作,其中涉及创作的艺术范畴——"法""化"和"悟"代表了宋人对于诗歌创作的普遍认识,且......
中国诗学史的宏观透视韩经太为了真正能够摆脱那种历代诗论纪述式的诗学史结构框架,为了最终使中国诗学史成为对中华民族之诗意哲学......
论谣谶与诗谶吴承学近年来,在传统文化研究中,古代的谶纬之学逐渐受到人们的注意。在哲学、历史与宗教方面,学者们对谶纬学的研究已经......
清代中期浙西词派的创作弊端历来备受批判,其词学成就亦长期湮没不显,导致当代学界对清代中期词史及词学史认识不清,产生诸多误解......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泰戈尔散文诗具有尚淡的特色 ,其理论根据是只有他刻意追求的尚淡情调的散文诗才能实现外在世界与其心灵的完美结合。泰戈尔散文诗......
<正>(四)创新领域的开拓:答案不止一个,请持续思考亚里山大.弗莱明(Alexander Fleming)不是第一个发现培养瓶上霉菌的人,但却是第......
魏了翁是宋代给诗歌注本作序最多的人。魏了翁的诗注观清晰、完整且辩证,主要内容包括:诗注要能够剖析并发挥深藏在诗中的义理,有补......
宋人对于"理"的追求和对于"情"的避忌都极为严苛,稍涉风情之语即被视为流于"声色",被批判为"害于义理"之正。在此背景下,"贤者"却......
宋代诗学追求"气象浑然"的境界,体现在诗歌语言结构的"言""意"关系中。宋人认为过度的语言雕琢妨碍"意"的畅达,从而也伤害了"气"的......
<正> 自铃木虎雄《中国诗论史》(京都弘文堂书房,1925年)出版以来,中国诗歌及其理论著作,层出迭见。从诸作研究内容看,大致分六方......
<正> "唐诗多以丰神情韵见长,宋诗多以风骨思想擅胜"。唐人以灵心一片,一往情深于天地万象,故唐人所创造的世界,俨然为一浪漫高华......
<正>魏庆之《诗人玉屑》"不可作意"条引《小园解后录》云:"朝来庭树有鸣禽,红绿扶春上远林。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