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减少相关论文
目的探讨恩格列净治疗糖原贮积病Ⅰb型(GSDⅠb)患儿的短期效果。方法前瞻性开放标签单臂研究。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于北京协......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恶性肿瘤患者同步放化疗期间最常见的血液学毒性,导致后续治疗延迟和(或)剂量减少,易引发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及严......
目的:评估利可君对儿童流感病毒感染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疗效。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本院儿科病房流感病毒感染合并中性粒细......
背景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Chemotherapy-induced Neutropenia,CIN)是血液恶性肿瘤化疗后常见的毒副反应。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Fe......
目的 探究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 rhG-CSF)预防恶性肿瘤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疗......
目的 分析鼻咽癌患者应用紫杉醇联合铂类同步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简称放化疗)并发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影响因素,并为预防性合理应用......
目的 为降低患者化疗所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观察地榆升白片对肺腺癌化疗中性粒细胞减少影响。方法研究纳入天津市胸科医院肺......
<正>1病例介绍患儿,男,13岁。因“右眼眶周疼痛、肿胀2周”,于2021年3月15日收入院,体检:生命体征平稳,体质量32 kg,神志清楚,右眼睑、额面......
病史摘要患儿,男性,7个月14d。急性发热起病,既往有周期性发热、咳嗽病史,抗感染治疗有效。患儿每次发病,血常规中性粒细胞计数及单核细......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13岁,自幼发现肝脾大、容易饥饿、身材矮小。2个月余前,出现反复左侧腰腹部疼痛,逐渐加重。血常规示白细胞及中性粒......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化疗后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中的预防性应用及意......
目的比较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皮下注射(SC)与静脉注射(IV)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CIN)的效果。方法......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减少患儿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分析并随访2年内219例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减少患儿的临床特点.结果 男性......
目的探讨婴儿Pearson综合征的基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例以铁粒幼细胞性贫血为突出表现的Pearson综合征的临床......
期刊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67岁,"确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20个月"。2年前因"全身多发淋巴结肿大",经淋巴结活检诊断为"滤泡性淋巴瘤(3a级),Ⅲ......
期刊
患儿女,3岁1个月,半岁时右前臂出现皮肤异色斑片,1岁4个月时皮疹扩展至双侧面颊部、臀部及四肢。皮肤科检查:双侧面颊部、臀部及四肢均......
化疗在晚期肺癌的治疗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但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发生率高,粒细胞减少症是化疗最严重的血液学毒性反应,会影响化疗......
患儿男,13岁,因皮肤异常10年余、身高增长缓慢5年余就诊。自6月龄时开始肢端出现红斑鳞屑,逐渐蔓延躯干和面部,消退后出现褐色色素沉着......
化疗是乳腺癌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手段,而骨髓抑制是不可忽视的不良反应,同时是否出现骨髓抑制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化学药物的有效性......
目的比较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诱导化疗后骨髓抑制期应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G-CSF(PEG-rhG-CSF)与普通重组人G-CSF(rhG-CSF)促进中......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减少至最低值时间与非手术治疗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325例非手术治疗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X......
目的探讨预防性应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在多西他赛方案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中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疗......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UGT1A1*6、UGT1A1*28、UGT1A1*60和UGT1A1*93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所致严重不良反应(3~4级迟发性腹泻和中性粒......
目的评价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预防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
中性粒细胞是人体中含量最为丰富的免疫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可由多种后天或先天性因素引发。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儿表现为各种形式、......
目的探究晚期胃癌患者在接受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所有患者在确诊后均选择FOLFOX6作为初治化疗方案,以14d......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中性粒细胞缺乏(粒缺)伴发热血液病患者致病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上海市12......
目的评价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预防淋巴瘤患者化疗后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
目的 分析缺铁性贫血(IDA)伴白细胞(WBC)减少原因.方法 选择38例伴WBC减少初诊的IDA患者为A组,36例WBC正常的IDA患者为B组.全部患......
目的了解中国血液病患者中性粒细胞缺乏(粒缺)伴发热的发生率、临床和微生物学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研究2014年10月20日至2015......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用于预防乳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安全性和疗效......
目的分析化疗后预防性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的持续时间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
目的 研究分析Graves病合并白细胞减少的临床规律及治疗方法,总结其诊治要点.方法 对黄石市爱康医院120例诊断为Graves病合并白细......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α干扰素和α干扰素治疗慢乙肝患者期间应用利可君是否可降低外周血细胞下降的不良反应,提高干扰素的抗病毒疗效......
目的探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Shwachman-Diamond综合征(SDS)患儿的临床特点、基因特征。方法对2例经临床和基因突变分析明确诊断的SDS......
托吡酯临床常用于癫痫和偏头痛的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是其罕见的不良反应,在中国或健康人中未见报告。本文报道了1例中国成年男性......
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初始经验性治疗合适的抗菌药物选择对于降低其病死率十分重要,关注患者先前发生过感染的多药耐药菌及定......
头孢曲松钠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对β-内酰胺酶稳定、组织穿透力强、半衰期长、不良反应少、价格便宜等优势,......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毒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CRLM)的病理反应及手术预后的影响。......
目的:调查分析住院新生儿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情况和相关危险因素,检测部分中性粒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水平,对新生儿中性粒细胞功......
目的:通常炎症发生时,由于炎症产物的作用,使骨髓内储存的中性粒细胞释放,导致外周血液的中性粒细胞数目增多,使得更多的中性粒细......
目的:评价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应用于预防老年淋巴瘤患者化疗后引起中性粒细胞缺乏(粒缺)的有效性和......
目的 评估鼻咽癌和宫颈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计数下降是否为预测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的潜在指标.方法 回顾分析2017-2018年在苏州......
目的 评价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初级预防同步放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有效性.方法 开放、单臂临床观......
Cohen综合征是一种临床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见肥胖,智能低下,肌张力低,身材矮小,小头,前额窄,眼裂......
目的探讨X连锁高IgM血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提高临床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基因明确诊断的X连锁高IgM血症患儿的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