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淋巴瘤患者应用PEG-rhG-CSF进行初级预防的疗效分析

来源 :临床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gerg454h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应用于预防老年淋巴瘤患者化疗后引起中性粒细胞缺乏(粒缺)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老年(≥60岁)淋巴瘤化疗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个人意愿,36例患者接受PEG-rhG-CSF作为初级预防(试验组);48例未预防性使用PEG-rhG-CSF(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出现3~4级粒缺的情况及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中分别有61.1%和87.5%的患者在全部化疗周期中出现过3~4级粒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亚组分析显示,60~69岁患者中,试验组3~4级粒缺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62.1%∶86.5%,P=0.022);70岁及以上患者中,试验组3~4级粒缺的发生率有降低趋势,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7.1%∶90.9%,P=0.137).在接受PEG-rhG-CSF预防性应用的36例患者中,有8例(22.2%)出现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轻微骨痛.结论:对于接受21 d CHOP±R化疗方案的老年淋巴瘤患者,每疗程一剂6 mg PEG-rhG-CSF能有效减少3~4级粒缺的发生,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程度轻.
其他文献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白血病复发是影响移植疗效的主要因素之一.国际骨髓移植登记组的资料显示,白血病复发在非血缘移植和同胞相合移植后的死因中分别占37%和48%.北京大学血液病研
目的:对使用的3种HBsAg(2种酶免试剂+1种化学发光试剂)进行检测效能评估.方法:通过分析这3种HBsAg试剂对9个HBsAg血清盘(792个标本)的检测结果,分析3种试剂的批间精密度、批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o)m's macroglobulinemia,WM)是惰性成熟B细胞淋巴瘤,为少见病种,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所占的比例小于2%.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1],WM发病率为3/100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浆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比值与非特异性凝聚的关联性以及对输血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4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血样本,盐水介质法进行抗体筛选试验,观
目的:了解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的生存现状及基因突变情况.方法:对409例PV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9例患者中,男21 7例,女192例,中位发病年龄56岁.有血栓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