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子派相关论文
南宋诗人严羽所撰写的《沧浪诗话》是中国古代文论史中较为完备的诗歌理论著作,最早被同乡人魏庆之收录于《诗人玉屑》中,广受后世......
俞安期,吴江人,其好古文辞,以善诗名,亦工书,是七子派的羽翼人物之一,与吴国伦、汪道昆等“后七子”代表交往频繁。在诗学思想方面......
8月12日晴 公安,一个长江中游的弹丸小县,却是生我养我的地方;袁宏道,一个不为大多数国人所知的名字,却是我心中的永远。 少......
《四库全书总目》“明别集类”提要包含着大量的文学批评内容,可以说,清代官方学术对明代文学的定论性评价成于此著。明清鼎易造成的......
关于七子与唐宋派的争论,多数人认为是复古与革新的区别.然而两派实则同为复古,只是复古的方式与师法对象等有所区别.本文拟对二者......
从中国的文学史来看,中国文学的发展呈现出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特色,随着时间的增长,内容、题材、形式都有着不同时期的繁荣。诗学发......
吴中诗派为明代文坛重镇.明中叶李梦阳崛起文坛,倡导复古,其目的是要重振传统悠久的古典主义文风,其真正批评的对象是宋元以来文学......
袁宏道是明万历朝中后期著名文学家,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互为推扬,被称为公安派.他们标举“性灵”,猛烈抨击主张文学复古的七子......
现代在言及严羽对明代诗话的影响时,往往认为七子派直接继承了严羽的衣钵,但在七子诸人的论集中却未有师承严羽的言论,因而严羽与......
【正】 明代弘治年间崛起的李梦阳、何景明等前七子,和嘉靖年间复兴的李攀龙、王世贞等后七子,相继称雄于文坛近百年之久。对于他......
明代前后七子以复古倾向著称,但七子派李梦阳、徐祯卿、谢榛等人的诗论中又有重视情感、推崇“率性无意”的观点。这是七子派与公安......
明人论诗普遍具有集大成意识,尤以七子派最甚。其基本内涵是:应师法典范作品,借鉴前人优秀创作的成功经验,集众之优而成就己作,从而......
明代七子派的复古曾享有盛誉,“文学革命”兴起后,七子派被视为“妖魔”。陈独秀等人所倡导的“文学革命”是以七子派、桐城派作为“......
明代七子派在谈诗论文中重点关注了诗文如何书写这一问题,从李梦阳"尺尺寸寸"、何景明"舍筏登岸"到李攀龙"拟议以成其变化"、王世......
由于诗歌创作发展的自身逻辑以及政治与经济上的原因,明人的诗歌创造能力下降了。以优秀作品为师法对象,集众典范作品之优创造出集大......
有明一代,由于心学过于强盛,它从方方面面对文学产生了影响,以七子派为例,一方面,阳明心学从正面对七子派的文学理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促......
关于明代"七子"派复古运动,学界向来纠缠不清,褒贬不一,特别是自明代以后,七子的复古理论一直为世人所误解,所以,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
阳明心学的产生不仅掀起了明代思想界的惊涛骇浪,而且对当时的文学也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乃至后世以及域外近代文学仍受其沾溉,......
万历年间,屠隆与王世贞结交,被纳入了'末五子'行列。在王世贞、汪道昆先后去世之后,屠隆成为诗坛公认的盟主。屠隆才情自......
明末诗论家许学夷的诗论著作《诗源辩体》修订本刊行之前,前、后七子和末五子倡言“诗必盛唐”,于宋诗成就一概抹杀;几与许氏同时的公......
明代七子派及其文学复古运动在明代文坛上声势浩大,影响久远,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撰写往往绕不开明代七子派。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批......
明代七子派与清初王渔洋之间的传承关系是文学史上的一桩公案,前人有“清秀李于麟”之说。实际上,王渔洋所继承的不是七子派中的主......
"四十之变"是钱谦益文学思想和创作生涯的重大转折,自此其文学批评具有了明显的时代意识.他以内心所积淀的朝代变易感认识近、当代......
"视古修辞,宁失诸理"说是彰显七子派散文文体观念的重要话语,但后人对其解读分歧较多,褒贬不一。本文认为它的真实历史含义为:"散......
明代公安派文论受李贽启发,这已为学界所熟知;但除李贽之外,在学术思想上对公安三袁影响最大的乃是属于浙中王门的王畿(龙溪)心学......
刘勰首先将"本色"一词用于文学批评,初步探讨文学自身的规定性。刘勰的"本色说"在宋代得到回应,在明代七子派手里得到充分发展。七......
在明末清初的江南诗坛上,朱鹤龄、冯班、贺裳、吴乔等人由于不满意前代七子诗学与竟陵派诗学师古与师心的偏颇,通过一系列诗学批评......
【正】明代中叶以后,文坛上出现了一股主情论的思潮,声势颇为浩大,余波延及明末清初。推究其理论根源,盖出于哲学情性论的嬗变。考......
【正】 明末清初诗坛,钱谦益以两朝元老的领袖资格执掌牛耳,黄宗羲“四海宗盟五十年”,应该是当时实际情况的概括。接着康熙年间,......
复古作为一种文化思潮,有它自己产生的原因和背景.在明和唐宋时期都产生了影响较大的复古思潮,这与古人的古典审美理想以及时代环......
"七子派"是明代诗坛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他们倡导的复古运动虽然存在着种种争议,但其重视诗歌结构、体制,强调诗歌的体式特征,以及对......
明代中后期(十六世纪),出现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学复古运动,这场运动的主要参与者为“前七子”和“后七子”,文学史因而把这个时期复古......
格调论唐诗学走向深化的主要标志,是对唐诗体格的精微辨析,以及对唐诗演变进程的清晰勾画。与此同时,唐诗范型全面细化和接受视野......
李梦阳倡导复古运动,通过对某一历史时期文化典籍的情感认同,从而达到对"当下"文学观、价值观的否定,引导文学走出"当下",回归"历......
才情与格调本属两个不同范畴。才情即创作主体的才能性情,格调属作品的范式。人们写诗,本来就是凭借个人的才性禀赋.抒发自己的情感,但......
所有的发展都是一个扬弃的过程,所谓复古——革新的变化也是其中一环。所有的新与旧都是相对而言。七子派相对公安派而言,是被扬弃......
明代七子派被后人称为格调派,是因为他们标榜古人作品的格调,并力倡师摹古人的格调。这种“格调”,以“高古”为特质;这种“高古”......
古律诗介于古体、律体之间,实难界分。《唐诗品汇》、《古今诗删》和《唐诗解》将其归入古诗,《唐诗归》肯定以古为律,划为律诗,关......
明代七子派"复古而陷伪"是一个历史命题,这一命题经过历时性的层层累加,达到了对七子派复古的丑化和妖魔化效果。这一命题有很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