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11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7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王海亭,, 来源:家庭医学 年份:2013
正常成人的心率每分钟60~100次,超过100次称为心动过速,低于60次称为心动过缓。经常运动或重体力劳动者,虽然心率只有每分钟50~60次,但精力充沛,无任何不适,不属于病态,也不会...
[期刊论文] 作者:王海亭, 来源:家庭医学 年份:2013
刘先生半个月前右腰部突发肿胀和疼痛感。开始以为是肾出了问题,但做肾脏B超却一切正常;又怀疑是腰椎有问题,但骨科相关检查也没有异常、然而,腰部的疼痛和肿胀感一直没有消失。半个月後,他的右腰部位长出了红色的皮疹,这才知道,长达半个月的疼痛竟然是带状疱疹引发的......
[期刊论文] 作者:王海亭, 来源:家庭医学·下半月 年份:2015
生活中受了外伤,许多人包括有些医生都认为破伤风抗毒素用了比不用好,所以在受伤后不管必要不必要,为了保险起见,总要打针破伤风抗毒素以防破伤风,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破伤风抗毒素不可滥用,只能用于最需要的伤者。  临床上对破伤风的预防与治疗,通常使用破伤风抗毒......
[期刊论文] 作者:王海亭, 来源:家庭医学 年份:2016
蝉蜕是蝉的幼虫在变为成虫时蜕下的壳,多收获于夏秋季节.蝉蜕味咸、甘,性寒,无毒,入肺、肝经,有辛凉解表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外感风热之咳嗽音哑、咽喉肿痛、风疹瘙痒、目赤目...
[期刊论文] 作者:王海亭, 来源:家庭医学·下半月 年份:2015
选用止咳中成药治疗咳嗽,疗效显著副作用小。但是,咳嗽的类型多种多样,止咳中成药品种繁多,需要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原理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祛。  风寒咳嗽 多发于冬春季,主要症状为头痛,鼻塞流涕,痰液稀薄呈白色泡沫状,伴有恶寒发热、无汗。治宜散寒宣肺,可选用消咳喘、......
[期刊论文] 作者:王海亭, 来源:家庭医学 年份:2015
常言道“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大夫开药方”;“常吃生姜,不怕风霜”,是非常有道理的。生姜的主要成分是挥发油、姜辣素、树脂和淀粉,具有发汗解表、温胃止呕、解毒等功效,有“呕家圣药”之誉。生活中姜除了用作调味剂外,在养生保健、治疗疾病方面也显示出了它独特的风味......
[期刊论文] 作者:王海亭, 来源:家庭医学 年份:2017
麦冬又名麦门冬,为百合科植物麦门冬的干煤块根,草根有须,叶似韭菜叶,冬天并不焦枯,故名麦冬。一般以表面淡黄白色、肥大、质软、气香、味甜者为佳。  麦冬性微寒,味微苦,入心、肺、胃经,有养阴润肺、生津止渴作用,常用于阴虚内热、津枯烦渴、肺热煤咳、痰稠气逆、便秘......
[期刊论文] 作者:王海亭, 来源:家庭医学 年份:2016
随着温度攀升,柳絮飞、花粉飘的季节又到了,很多人此时容易出现过敏反应,需要进行抗过敏治疗。但在选用抗过敏药时,谨防以下副作用。  嗜睡 虽然用于治疗过敏的抗组胺药已研发出第三代,明显减少了嗜睡等副反应,但仍有少数人服药后会犯困;如果减少剂量,则会影响药效。......
[期刊论文] 作者:王海亭, 来源:家庭医学·下半月 年份:2016
邻居老邹近几个月来,身体渐瘦,但食量不减;不时感到心慌且容易出汗。去了几次医院,除了心电图提示稍有“心动过速”外,其他似乎没有什么“器质性病变”。我建议他去查一下甲状腺,果不其然,他属于“甲亢”早期。  “甲亢”是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简称,是甲状腺分泌了过多的......
[期刊论文] 作者:王海亭, 来源:家庭医学 年份:2014
桔梗,又名白桔梗、苦桔梗、秋桔梗,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桔梗的根。在卫生部公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名单中,桔梗赫然在目。作为食用,主要是桔梗的变种白花桔梗的根。  桔梗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解释:“此草之根结实而梗直,故名桔梗。......
[期刊论文] 作者:王海亭, 来源:家庭医学 年份:2010
复方丹参片由中药丹参、苏合香、三七及冰片所组成,主要成分是丹参,功能活血化瘀、调经止痛、安神宁心。研究表明,本药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提高耐缺氧能力、增加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改善心功能、降低血脂等作用。因其药效可靠、副作用小,加之价格......
[期刊论文] 作者:王海亭, 来源:家庭医学 年份:2010
调查表明,在药物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者,约85%是老年人,而且有的非常严重。这是因为老年人身体各系统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特别是心、脑、肝、肾功能衰退,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降低,易造成药物在体内蓄积而发生中毒反应,而且症状也较重。因此,老年人用药时......
[期刊论文] 作者:王海亭, 来源:家庭医学 年份:2014
芦根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根茎,生于低洼、湖边、河边溪流或潮湿地,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祖国医学认为,芦根性味甘寒,质轻,有清热、生津、除烦、止呕之功。临床常用于热病烦渴、舌燥少津、胃热呕逆、肺热咳嗽、肺痈吐脓、利尿透疹等。《新修本草》称芦根“疗呕......
[期刊论文] 作者:王海亭, 来源:家庭医学 年份:2012
潘女士受凉感冒后总感觉嗓子不舒服。一天晚上,潘女士正在熟睡,突如其来的一阵猛咳让她醒了过来,她急忙下床找润喉片,又喝了一杯水。一连几天都是如此,这可咋办?潘女士记得一个朋友给她说过,含化甘草片可以治咳嗽。潘女士试着将两片甘草片放到嗓子处,虽然味道有点不太好......
[期刊论文] 作者:王海亭, 来源:家庭医学 年份:2011
夏秋季是消化道疾病的高发期,由于老年人胃肠的运动、吸收功能减退,抵抗力下降,更容易患上消化道疾病,最常见的就是腹泻。不要以为拉肚子只是小毛病,更不能因此而麻痹大意,因为腹泻会引发许多致命并发症。  病毒性心肌炎有一些病毒可以引起腹泻,如轮状病毒、流感病毒......
[期刊论文] 作者:王海亭,, 来源:大众健康 年份:2014
近日,王师傅反复出现上腹部及胸骨后疼痛,伴有胸闷、恶心.想起自己的父亲就是因急性心肌梗死病逝的,王师傅很自然地怀疑这可能是心绞痛在作怪.rn在家人的陪伴下,王师傅来到医...
[期刊论文] 作者:王海亭, 来源:大众健康 年份:2015
一旦发现有人出现中暑先兆,如高温环境下出现大汗、口渴、无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心悸、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体温升高不超过38℃,可以通过刮痧来缓解。  一年中最难熬的盛夏又到来了,高温度加上高湿度,如果通风条件差,人的体温调节功能就容易失常,引起中暑,特......
[期刊论文] 作者:王海亭, 来源:大众健康 年份:2014
夏季是中风的高发期,是其他季节发生中风几率的一倍之多,死亡率也较非高发期高出2倍。而且,随着气温越来越升高,其发病率也呈直线上升的趋势。  为何夏季要防中风  盛夏季节之所以中风高发,是因为当外界的气温超过32℃时,我们体温的调节便主要依靠汗液的蒸发来完......
[期刊论文] 作者:王海亭, 来源:大众健康 年份:2014
紫苏是一味常见的药食两用的中草药,具有行气和胃的功效。夏季天气炎热潮湿,人们容易感到胃脘胀闷不适,此时可采摘紫苏嫩叶做汤食用,有和胃消胀的功效。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紫苏的嫩叶富含挥发油、氨基酸、铁、钙、磷以及维生素A、C等,紫苏的种子含亚油酸、维生素B......
[期刊论文] 作者:王海亭, 来源:大众健康 年份:2014
中风与中暑  早晨,42岁的朱先生感觉身体右侧有些发麻,眼前有晃动的重影,走路也吃力,同时感觉心慌意乱。他以为是天热“中暑”了,但休息了一会儿,发觉症状没减轻,赶紧到医院治疗。经诊断,朱先生大脑中动脉闭塞,形成急性脑血管栓塞,导致右侧身体麻痹已经5小时,需要药物溶......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