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85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王拓,, 来源:山东大学 年份:2016
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是原文和译文读者之间的不可或缺的桥梁。要研究翻译学,就必须研究译者;而要研究译者,又不可避免地要研究译者的心理。随着翻译研究科学化、多元化发展,...
[期刊论文] 作者:刘桂杰,程淑丽,, 来源:邢台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学翻译中译者风格之争长期以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翻译的整个表达过程就是译者连续不断的选择过程。在译者选择过程中,必然受到译者的主观感受、审美情趣、文化文学修养...
[期刊论文] 作者:常丽丽, 来源:考试周刊 年份:2011
摘 要: 任何翻译活动都离不开译者译者的身份在整个翻译史上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焦点,明确译者的身份与地位无疑能够帮助翻译学明确自身的定位,促进其更好、更快地发展和完善。...本文拟穿越历史,梳理译者在翻译史主要的几个阶段的地位与身份,从而更好地认识译者及其地位,明确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  ...关键词: 译者 翻译史 译者主体性 翻译过程    一、引言  任何一种翻译活动,都离不开译者,离不...
[期刊论文] 作者:贾晓燕, 来源:考试周刊 年份:2016
摘 要: 传统译论将翻译活动置于文本层面,即译文是否忠实于原文;受此影响,译者的主体性丧失,创造性受到抑制。现代译论强调译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本文在交际理论指导下,从词汇层面对郑振铎《飞鸟集》进行分析,通过比对英汉词汇的意义差异,探究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介入。  ...关键词: 《飞鸟集》 译者 英汉词汇  1.引言  1.1对译者的研究  翻译理论规定着译者的任务、影响着译者的地位。在中国,严复提出的“信...
[期刊论文] 作者:周领顺,, 来源:外语研究 年份:2013
"翻译行为"概念在翻译界的使用有泛化之嫌,为了使翻译批评特别是以译者为中心的译者行为批评更加全面和客观,有必要启用"译者行为"这一概念,通过广义上的译者行为和狭义上的...
[期刊论文] 作者:申向晶,, 来源: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年份:2015
译者的“修养” 其实就是译者的素质,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译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译者素质.本文将译者必须具备的素质归纳为五个部分,即知识面,母语知识,外语知识,工作态度以及翻译...
[期刊论文] 作者:张越,张凌,, 来源: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年份:2015
作家在创作过程中会有自己的风格,译者在翻译时也会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译者风格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译者本身的翻译思想也是其中之一。本文集中探讨翻译思想对译者风格的...
[期刊论文] 作者:张建佳,,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译者的翻译动机在翻译中贯穿始终。译者出于什么动机进行翻译活动,直接影响译者对原文文本的选择、翻译方式的采用以及译者翻译质量的高低。...
[期刊论文] 作者:那艳武,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 年份:2012
认识到文化对翻译的制约作用,将翻译的研究重点从原作转向了译作,从作者转向了译者,从源语文化转向了译者文化,以求对翻译和译者的地位与作用有一个新的认识(赵彦春,2005)。...我国的众多翻译工作者也日益认识到研究译者的必要性,我国的译论界似乎缺乏对一个重要译者的集中研究(王佐良,1989)。确实,这种研究非常必要,通过对重要译者重要译作的深...
[期刊论文] 作者:王家义,, 来源: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2008
本文探讨传统译论下的译者的隐身和文化转向后译者的显形与操纵,分析译者角色形成的哲学渊源,指出译者"隐形"下的忠实和对等是难以企及的理想,译者的显形肯定了译者的文化创...
[期刊论文] 作者:米海燕,, 来源: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年份:2012
译者的地位并没有因为翻译源远流长的历史而受到同等重视。译者的主体性是最近几十年才开始受到关注。主体性的发挥说明译者在一定程度上是自由的,但是译者在享受自由的同时...
[期刊论文] 作者:蓝建青,李琳,, 来源: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3
在近现代的翻译理论中,译者被遮蔽的主体性逐渐得以发掘,从后台走向前台;尤其在电影这一现代媒介中,译者的行为得以直观的展现在观众面前。本文考察电影中的译者行为后发现,...
[期刊论文] 作者:朱明胜 许逸龄 张宝宝,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15
摘 要: 本文在《电影中的翻译》一书指导的基础上,从全球化视角分析了译者主体性问题。本文将翻译理论具现化,侧重研究了译者的能动性,即译者对翻译主题的选择及译者的创造性。...同时,本文指出了译者主体性受客观因素的限制,旨在为后来的译者提供一个更加客观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 电影译者显身 全球化主体性 受动性  2009年,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翻译与文本研究中心的教授迈克尔·克罗宁(Michael Cr...
[期刊论文] 作者:李民,, 来源:外语与外语教学 年份:2013
译者伦理,是译者的行为规范和译者行为事实,译者角色是译者译者行为实施过程中的自我体现和普遍认同,具有伦理特性。本文以历史为纲,梳理了翻译发展史上译者角色伦理特性的...
[期刊论文] 作者:王瑾, 来源:小说月刊:综合 年份:2020
一般认为,在翻译实践中,译者要在隐身的同时发挥主体性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通过译者实现这两个目标的过程看出,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可以两者兼得。...
[期刊论文] 作者:贺茉莉,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 年份:2014
本雅明的《译者的任务》一文观点独特新颖,提出了反传统的翻译理论,在西方翻译理论史上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本文对其文章中与译者的任务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译者的任务是...
[学位论文] 作者:杨金月, 来源:安徽大学 年份:2014
译者风格主要是探究如何描写文学翻译者译者群体所独有的翻译语言特征。蒙娜·贝克将其理解为一种“指纹”,即一位译者的所有译文都表现出来的一些规律性语言模式,包括翻译材...
[期刊论文] 作者:唐英姿,, 来源: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1
随着翻译实践的发展,译者的身份越来越受到重视,译者要作为读者去阅读、理解作者及其作品;译者要作为作者,把原作的思想生动准确地再现出来;译者由于翻译中遇到文字、风格、...
[期刊论文] 作者:王玉括,, 来源: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2005
从作者与译者、原文与译文以及译作的后续生命三个方面对传统翻译理论漠视译者身份的做法提出质疑,并根据福柯作者功能的概念相应提出译者功能之说,目的在于突出译者的身份,...
[期刊论文] 作者:陈艳清,, 来源:怀化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年份:2006
译者作为翻译主体的研究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翻译主体的研究话题往往在讨论谁是翻译主体,目前有四种看法,即译者;原作者与译者;译者与读...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