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话题作文成功之道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ngjun1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话题作文是一种用引导材料启发思考、激发想象,用话题限定写作范围的作文题型。从近年高考作文题目看,话题作文一般由四部分组成:导引材料、启发性提示语、话题、要求或者注意事项。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导引材料帮助我们明确写作意图;启发性提示语帮助我们明确思路,话题确定写作中心;注意事项是具体的规范化的要求。那么如何写好话题作文呢?
  
  一.审好题
  
  写作内容确定,可以说是写好作文的前提,落笔之前一定慎重思考,考虑尽可能多的写作内容,从中找出自己最熟悉的内容,所以审题在先。
  首先要看清话题,分析话题的构成,抓住关键语素,明确话题范围和命题意图,确立观点。其次要抓提示语:提示语是命题者对所给材料的阐发,目的是帮助考生正确理解材料内容,引发考生展开想象与联想,构思文章。再次找准话题的切入点,找准自己的感触点。只要从生活中选取一点一事一种现象写深写透,给人启悟就行了。写作视野要开阔,由家庭、学校扩展为思考生活,探讨人生,崇高美德,探寻知识。要求不仅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还应对社会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立好意
  
  作文的立意对写好作文很关键。所谓立意,即文章的主题,它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和“统
  帅”,支配作品的各个方面。清朝文艺理论家李渔说:“古人作文一篇,必有一篇之主脑,主脑非他,即作者之言之本意也。”作文立意的高低决定作文质量的优劣,一篇成功的作文首要前提就是立意深刻新颖。
  话题作文的立意如何才能做到深刻、新颖、有创新性,不落俗套呢?除了平时要对社会生活细致而深刻的观察、体验和感受外,还要根据话题作文的特点,在话题衍生出的众多立意之中,确立一个就你的认识水平来说最为深刻、独特的一个选项。
  
  三.拟好题
  
  话题作文的开放性、灵活性、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命题中的“三自”,而其中的“题目自拟”又是最直接的体现。它是考生在写作上呈现给阅卷老师的第一个见面礼,直接关系到老师对作文的第一印象;它又是考生写作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直接体现写作者的智慧与匠心。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传递显要信息的重要部分。所以拟一个好题目非常重要。我们要遵循见解独到,深刻新颖,有文采、有个性的原则。常见的高分拟题的类型有:巧引歌词、诗句、名言型,例如《君子动口不动手》、《咬定青山不放松》、《道是无情却有情》;巧用比喻型,例如《司法救助,为弱势群体撑起一片蓝天》、《师爱是盏不熄的灯》、《母爱似海,父爱如山》;巧学章回小说型,例如《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反弹琵琶型(即用反向思维的形式拟题),例如《知足未必常乐》、《有志者事未必成》、《好汉要提当年勇》、《一失足未必就是千古恨》。总之好的题目能激发阅卷者阅读兴趣或使之有耳目一新之感。
  
  四.选好材
  
  考纲里基础等级的“内容充实”就是对文章材料的质量的要求,即选材的要求。选材就是在占有材料的基础上根据主题的需要选择、运用并组织材料。凡可用于文章写作的客观事物和事理,统称为材料。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没有材料,就等于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使观点再新颖正确,也会因空洞无物而使人印象不深。选材的要求是:
  一是围绕主题,作文总是要表现某个主题的,与主题无关的材料,即使它再生动,也不能选用。二是真实典型,真实就是要求材料符合实际,符合生活的逻辑;典型指材料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有代表性。这里要注意选用名人名家的名言和事例或者名著名作中的典型事例,大家不太熟悉的就要慎用。三是新颖生动,新颖就是对旧材料能从新的角度加以分析,挖掘新的含义,或是采用别人文中未用过或很少用过的材料;生动就是材料要有时代气息,有意味,有可读性。要做到这些,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选择材料紧跟时代潮流,体现时代精神,这些事例总是新颖的;材以洋以古为主时,要选择那些历久弥新、洋为中用的事例。其次选用名人事迹言论时,避熟就生,尽量不选为人熟知、人人皆用的。
  
  五.巧布局
  
  材料选好之后,还要恰当的组织起来,使之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材料的组织,就是文章的结构。结构怎样安排,主要取决于表现主题的需要。要求如下:
  第一文体健全,结构完整。高考话题作文给考生“文体自选”的自由,但不论选用什么文体,都必须要有标题,首尾俱全,而且必须符合文体的结构特征。第二排列合理,分段恰当。什么材料在前,什么材料在后,要合理安排;什么材料详写,什么材料略写,要通盘考虑。第三古人写文章讲求"言有物,言有序",即不仅要有丰富、具体的内容,同时还要有合理的顺序。第四过渡照应,紧凑严密。各个段落之间,要用过渡词语、过渡句子或过渡段落承上启下;恰当运用前后呼应、首尾照应勾连上下文,使整篇文章浑然一体。六.炼语言
  古人对语言的锤炼,可谓苦心孤诣。要让高考作文的语言亮起来,语言鲜活有文采,是每个考生都十分渴求的。那么,语言鲜活从何而来?最根本的在于自己的文化积淀和语言修养。读书,看报,学习新鲜语言,平日坚持学习积累,不断充实自己的语言仓库,才能厚积薄发,才能在关键时刻得心应手,写出鲜活的语言来。为此,平时要在四个方面下功夫:第一在词语上下功夫,高考作文要力求词汇丰富。第二在修辞上下功夫。充分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是增加文采、提高文章品位的重要手段。第三在引用上下功夫。在高考作文中要注意适当引用一些名言警句、优美的诗句、歌词、广告语等,就更加能够增加文采。
  写好话题作文,还需要考生的平时厚积而薄发,平时多积累、多练笔,然后才能水到渠成写好考场作文。
其他文献
在作文创新的今天,我们要求学生作文要努力做到求“真”求“实”,求“活”,求“新”,而作为一些生活在农村小学的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接触的是一个广阔的农村天地,相对于生活在城镇的学生而言,或许接触的写作题材要窄一些,但是我们农村作文教学却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  因此,我们只要能好好地把握住农村作文教学的特有优势——乡土性,在指导思路上能始终贯穿一个“农”字,农村作文教学同样能闯出一番新天地。  
期刊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当小学生对写作发生兴趣时,让他们长时间从事写作活动,他们也不会感到累,更不会感到是一种包袱。相反他们会排除一切障碍,全身心地投入写作活动。写作兴趣是小学生写好作文的重要保证。然而,小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是生而有之的,是在他们的大量课内外活动中,通过教育进行激发和培养出来的。所以,教师必须注重在多种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期刊
汉语拼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帮助识字、正音、学习普通话的工具,也是阅读写话的工具。它不仅能帮助识字,也能促进读写。在发展儿童的语言、促进儿童早期智力开发方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汉语拼音使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有了新的面貌:它不再以识字为中心来组织教学的面貌:它不再以识字为中心来组织教学,而是以发展语文为核心来加快儿童语言能力的全面培养。在一定程度上这既减轻了因为众多文字符号的单纯识字带来的枯燥乏味的
期刊
低年级语文课,是学生学习生涯的开始,是学生建立知识体系的基础,要学好语文课,对于小孩子来说的确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情。为了不让学生学烦、学腻、学累,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多滋多味,我采用趣味疗法,让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  一、趣味性的课堂语言,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为了达到这一
期刊
我一直试图找寻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体系,能实现训练次数减少与获取效益提高,以运用于高三语文教学实践。通过多年的探索,我感到高三语文教学的灵魂在于“管理”二字。  对于“管理”,不可望文生义,不可简化为“管”,更不可幼稚地认定为“管教”。教学管理的生命是“导”,是“指”,是引导学生的精力的投放,时间的安排;是对学生方法的启发,主体欲望的催生和学习激情的激活。如何从根本上提高高三学生语文的实战能力和竞技
期刊
古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瑰丽璀璨的明珠。它们含蓄的语言,深邃的意境,真挚的情感,千百年来脍炙人口,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不仅能使学生受到艺术的熏陶,启迪他们的思想,陶冶美的情操,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但是,由于古诗讲究平仄、押韵,文字凝练,篇幅短小而丰富,它把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艺术美融为一体。要想充分理解,学生学习起来了有一定的困难。如果在古诗教学中合理运用电教手段,把学生
期刊
“根据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是阅读能力考查的第四个重点。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本题都出现在四个选择题的最后一题。这类题目要求考生在充分理解并正确掌握文意的前提下,根据阅读材料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断和想像。  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的推断和想像,这种推断和想像绝不是凭空
期刊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散文是中学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一般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三类。怎样阅读散文呢?关键是抓住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研究文章的内容和写法,具体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    一、理清材料    正因为散文取材自由广泛,古今中外、山川草木、花鸟虫鱼、各种人物及自然现象等等
期刊
进入21世纪,在全球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人本主义的课程理念正显示出强大的感召力;在教育过程中实现和发展人的本性、人的尊严、人的潜能,追求人的和谐发展,已成为广大学校课程改革的远大目标。如何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张扬写作个性呢?笔者认为在写作教学中以下几点至关重要:  第一,释放心灵,张扬个性。以人为本的作文教学,指导学生“写真我,做真人”,这既是作文个性的根本要求,也是做人的起码要求。作文教学
期刊
一、情感教育,当前语文教育中的缺失  “语文教师应当成为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审美感情和高尚风格的美育工作者”,这简单明了地指出了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的关系。然而,当今学校教育仍在应试教育的光环下受到束缚,将学生的认知兴趣与情感引向功利主义的需要,致使学生的认知情趣和情感受到众多扭曲。在语文教学中“重知识,轻情感”的倾向比较突出,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本是学生在校生活的一部分,而我们却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