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之处方显智慧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nstarsean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希望每一位语文教师在生活中、工作中都充满智慧。”这是余映潮老师的《致语文教师》自序中的第一句话,这句话已轻轻地拨动了我的心弦。是啊,作为一名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我的生活、工作中是否充满了智慧?
  这本书结合余老师自身的经历与感受,结合他的教学研究与实践,从成长智慧、教学智慧、治学智慧三个方面对教师的智慧进行了诠释,也囊括了余老师教育教学的智慧,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智慧之书。
  余老师的个人格言是“耐力是一种智慧”。他认为:“即使是细节性的工作或者研究,也极其需要耐力。细节化的研究,就是耗费时间的研究,就是耗费精力的研究。每在细节的研讨上增加一笔,就等于成倍地增加时间的消耗。坚持细节化的研究,要有极好的耐性。”原来,耐力是一种智慧,而细节之处方显智慧!
  很显然,在教学中,教学细节无疑可以体现教师的智慧。于是,我开始关注教学的细节。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们来说,注意力最多能持续30分钟。如果不在教学细节的设计上多花点心思,变点花样,那么,他们肯定难以坚持40分钟,再精心设计的教学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以设计《荷叶圆圆》这篇课文为例,我在细节的设计上下了很大工夫:
  一、运用无意注意理论,制作精美的ppt课件
  教育心理学的无意注意理论告诉我们,凡是能满足一个人的需要和兴趣的事物,都容易成为无意注意的对象,因为这些事物对他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刺激物之间的强度、形状、大小、颜色、或持续时间等方面的差别特别显著,特别突出,就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而小学生特别容易受无意注意的影响,我们何不利用ppt课件,把无意注意的理论运用其中,让课堂变得更生动有趣呢?
  1.图片的选择与美化。如在创设情境导入的环节,我选择了几张圆圆的绿绿的荷叶图片,让孩子们来欣赏。
  师:炎热的夏天来临了,荷塘的美景真是令人陶醉,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谁来说说荷叶是什么样儿的?
  (师指名说)
  生:荷叶圆圆的,绿绿的。
  师:你看到了荷叶的颜色和形状。
  (师随即在黑板上板画荷叶简笔画,并出示句子:荷叶圆圆的,绿绿的。齐读句子。)
  师:圆圆的绿绿的荷叶多惹人喜爱呀!
  师:圆圆、绿绿都是叠词,你们还知道哪些叠词?
  师:叠词真神奇,可以让句子变得更生动!你能用叠词说句话吗?
  这样的教学引导,既激发了孩子们学习课文的兴趣,又让他们知道了叠词的用法以及表达的情感。
  2.通过游戏的方式。如通过“词语捉迷藏”“青蛙过河”等来复习巩固生字词语,既有视觉效果,还有声音、动画效果,让孩子们觉得新鲜好玩,能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巩固生字词语。
  3.通过动画视频让孩子们在课文情境中感知课文内容。教学中利用可爱的卡通形象以及字体颜色的变化,让孩子们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更加印象深刻。
  二、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进行个性化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学中我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式,以学生原有的认知为基础展开教学,充分尊重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品读、领悟课文的内容,以此取代教师的讲解分析。学生们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通过做动作、想象、表演等方式来品味朗读,从而感悟到了多姿多彩的夏天。如品读“小水珠”的段落,请喜欢小水珠的学生把这一自然段读一读。
  师:现在像小水珠一样,闭上眼睛,躺在荷叶上,一阵风吹来,在荷叶上晃到左边,又晃到右边,(声音轻柔,师生都做动作)感觉舒服吗?荷叶就像小水珠的什么一样?
  (师出示荷叶摇篮图)
  师: 谁能再美美地把你心中的舒服读给大家听?
  (师指名读)
  师:为什么说小水珠是眨着亮晶晶的眼睛?小水珠是什么样子的呀?
  师:除了亮晶晶的眼睛外,还有亮晶晶的什么?
  通过这些细节的设计,学生在朗读感悟中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初步感受到了夏天的美好,激发了对大自然、对美的向往。孩子们上完课后纷纷感叹:“时间怎么过得这么快啊,我还想再听一遍。”
  正如余老师在书中所言:教学细节是多类别、多角度的,有无数的未知境界需要我们探究。教学细节可以彰显教师的智慧,我还需要在教学新理念的学习、深入钻研教材、巧妙运用教学技艺等方面多下功夫,加强对语文专业报刊的阅读学习,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这样才能够真正设计出更加精美生动的教学细节,让自己的语文课堂变得充满智慧。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福田区荔园外国语小学)
  (责任编辑 张振清)
其他文献
18岁那年,我幼儿师范毕业,当时的分配原则是按实际居住地分配。那年县中心幼儿园不缺幼儿教师,我被分配到广德县城关二小,成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斗转星移,时光的指尖已划过22年。  从“舞台出彩”到“课堂闪光”  到了二小,校长说,我们不缺音乐教师,缺语文教师,你就教语文吧。于是,我成了一名语文教师。  学校安排我教一年级语文兼音乐课,任大队辅导员,给学生们排练节目。记得在我工作的第二个年头,县里有“
在阅读教学改革行走在“核心素养时代”的今天,再次深耕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仍觉历久弥新。叶老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启示我们,阅读教学要努力构建“学力课堂”,点到即止地“教”,真实有效地“学”,锲而不舍地“练”,确保“学生站在课堂的最中央”,让学生在“有意思”“有意义”“有意蕴”的语文学习中促进学力的螺旋上升。  一、依托先学,把握“教”的起点  叶圣陶先生认为“要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就非叫
彭辉鳌是重庆市巫溪县教育研究进修学校的一名小学语文教研员,在我们重庆小语团队里,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才子”。在我的印象中,他平时活不多,温文尔雅,不善言谈,彰显了他朴实无华的本色,但他脚踏实地,执着追求,长期耕耘在小语这块沃土上,总会不时见到他的文章和成果。  一、彭辉鳌是一个勤于研究的人  执着决定事业发展的高度,热爱决定事业发展的深度,痴迷决定事业发展的厚度。彭辉鳌老师就是一个对教育事业执着、
一个人的语文能力强弱,直观表现为能否在适当的时候说适切的话语。“适当时候”“适切话语”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语言思维的意识性。语文,当然离不开思维;思维,亦不是言语之外的“漂泊之子”。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记录着思维的“冲击波痕”。语文教学旨在在言语的徜徉中,重温思维的足迹,生长思维的张力。  一、思维,在言语品赏中“静候”  思维,是有“频道”的。若不在它的频率区间,常常会被我们“熟视无睹”“听而不闻
2019年9月的一天,曾海玲校长让我在全区的语文教研活动中执教一节低年级作文公开课。接到这个任务时,我是既惊喜又忐忑,但更多的是压力。作文公开课是我不敢轻易挑战的。曾校长看出了我的紧张,笑着安慰我说:“别担心,你用心准备吧,我们会全程陪你磨课的。”在曾校长的支持和鼓励下,我全力以赴地开始了准备。  一、 备课环节深思熟虑  1.作文选材从学生兴趣出发  “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面对这节特殊的
2017年,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应该落实其学科教学的本质。由此可见,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得多、课堂热闹效果虚化、教学内容空洞的任务已迫在眉睫。为破解上述困境,顺应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切实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笔者立足儿童实际,关注语文本真,提出了“便携式语文”课堂教学主张。  一、“便携式语文”的内涵及提出背景  “便携式语文”是笔者近30年来在教
北京特级教师王企贤先生曾讲述过他的一个故事:  六七岁时在私塾念书,私塾先生教学 “鸟有两翼,故能飞;兽有四足,故善走”,我不理解其中一些词语的意思,于是向先生请教:  生:“故”字当什么讲?  师:“故”字当“所以”讲。  生:原来是一个字不明白,经先生一讲,“所以”两个字也不明  白了。  师:除了“故”和“所以”不明白外,别的字都明白了吗?  生:别的字都懂了。  师:“故”的解释不给你讲了
教学是什么?教学生怎样学习。  学习是什么?学会如何学习。  语文教学是什么?在语文教师引导下,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学习运用语言的自主实践活动。  原本如此简单明了的常识,在各式各样华丽、时尚的新观点、新概念、新名词、新课题、新实验的浪潮中,被淹没了。一时间,仿佛我们在茂密的大森林里绕来绕去找不到方向,又好像在浓浓的迷雾中找不着回家的路。君不见前些年,教学改革,高潮迭起,声势越来越大,调门越来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具体情境,明白在需要别人帮助或做什么事拿不定主意时,应该学会跟别人商量。  2.初步感受与人商量的语气与表达要求,学习使用商量的语气与人交流,在商量时,能说清楚自己的想法。  3.了解商量在生活中的运用,尝试在真实情境中运用商量。  教学过程:  一、绘本引入,创设情境引话题  1.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绘本故事——《奶奶的怪耳朵》。故事里有个孩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为《小学语文教学》2016年第9期撰写的卷首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品质”》中,介绍了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执教五年级《我的发现》的一个片段。在第一个教学环节里,贾老师先让学生用“发”组词,再用“发现”口头造句。不久,课堂上精彩呈现——  ……  生:我发现教我们的贾老师今天很帅。  师:你的意思是说我以前不帅喽?其实,我一直很帅呀!(笑声)  生:(连忙改正)我发现教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