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

来源 :空中英语教室·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c894784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25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0-0071-01
  
  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它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是人们对英语语言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是经过反复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正如球类运动员要打好球必须熟悉球性,游泳运动员要有良好的水性,搞音乐的人要有良好的乐感一样,要学好用好英语,就应该具备良好的语感。人们在语言运用中有时感到看起来顺眼,听起来顺耳,说起来顺口,但又说不清其原因,这实际上就是语感在起作用。不同个体由于语言感觉能力和语言实践量的不同而存在着差异,因此有些人能从别人的语音、语调、说话时的表情和动作等准确把握别人要表达的超出文字本身的含义。虽然语感随着语言实践的积累必然会产生,但教师认识到语感的存在和它的积极作用,并采取有效措施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会加速学生语感的早日形成和优化。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呢?
  1 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以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和母语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尽量不用母语为中介的翻译法,即使使用也应该加强分析对比。要求学生使用英汉双解词典并逐步过渡到使用英英词典,这有利于学生准确掌握词汇的内含和外延,因为用一种语言解释另一种语言不一定都能做到一一对应完全准确。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即有些英语词、句用汉语很难解释,甚至会出现越解释越难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经常给出一些包含该词、句的句子,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去猜测、理解。所给出的语境应尽力和该词、句所处的语境相似,而且是学生熟悉或容易接受的,这样既可以给学生的理解以铺垫,达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词、句的目的,又能增强语言实践的量,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2 增大学生语言实践的量
  我认为不仅阅读应有精泛之分,听、说、写也应有精泛之分。“精”的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迅速掌握语言规律,提高他们的语言实践能力。“泛”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规律,也可以增加学生对未知语言规律的感性认识,为以后的语言规律的学习和掌握奠定基础。这样既能提高语言的复现率,帮助学生消化吸收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又为他们体验领悟语言创造机会。幼儿学会母语的事实能充分说明“泛”的重要作用。在“泛”的语言实践中,学生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要通过“泛”与“精”相结合的实践让学生去发现和认识错误,逐渐改正错误,以达到掌握语言的目的。当然,“泛”不等于“滥”,教师应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泛”的实践尽量在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范围之内。
  3 培养学生善于积累的习惯
  大量背读古文是过去人们学习汉语的常用方法,现代语言学习的理论也告诉我们大量的语言输入为语言的输出创造可能性,这些都是告诉我们积累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让学生随时注意记录一些有用的词、短语、精彩的句子和短文,还要他们经常翻阅或背诵,并多加模仿运用,使优美的词、各种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烂熟于心,为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培养语感奠定坚实的基础。
  4 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和氛围
  正常幼儿都能逐渐学会母语,能分辨词的轻重,语调的高低,这有力地说明语境对语感培养的重要作用。学习英语除了学生自己要经常练习外,还应有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多给学生创造一些无意识记和学习的环境,如学校或教室的标语可用英汉两种语言书写,学校可办英语墙报、英语广播、英语角等。还可采取学科之间互相渗透的办法,如联系许多理科中公式的字母代号是相关英语单词的首位字母教单词。这样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过程有时就成了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深化英语知识的过程,其他学科的某些知识点就成了诱发学生复习英语的因素。
  5 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不了解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势必会产生歧义,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人们常说的汉语式的英语是指仿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和方法产生的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式或表达法,其中就包括由于没有考虑到中西文化的差异而出现的貌似正确实则错误的表达。不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我们就不能做到确切理解和正确表达思想。
  6 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教师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只有学生掌握了独立学习的方法,才能达到教师“不教”的目的,如学生的泛读应运用默读的方法,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学生在泛读时要兼顾速度和理解的准确度。精读可采用先默读,学了之后要朗读和背诵的方法。朗读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很有作用,朱熹曾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总之,语感是一种难以明状,但又实实在在存在着的非常有用的对语言的感觉。教师不能忽视学生语感的培养。搞好英语课本的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英语语感的必要前提,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在符合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采取有效措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
其他文献
期刊
【摘要】一些教师对学生学习困难缺乏清楚的认识,很难做到因材施教; 或不重视业务进修,很难给学生提供富有新意的启发和指导。英语教师应加强学习,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加强学习方法指导。  【关键词】学法指导;缺失;学习;扶持  【中图分类号】G25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0-0059-02    近年来,许多院校为促进英语专业教学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取得
【中图分类号】G25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0-0058-01    选修课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在各所高校实施学分制以后就已经诞生了,并不是新事物,但在高中阶段实施选修课却是近几年的事。对于选修课的实施还在摸索中前进。选修课的设置是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无论在学习的方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对传统的语文学习有所突破。选修课的开发,既涉及教育思想、教
【摘要】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具备的基本教学素质之一,也是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课程整合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教学设计;信息技术;英语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0-0055-02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英语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
【摘要】 众多类型的计算会给学生带来困难,特别是对那些平时不仔细或者在数学问题认知上需要老师手把手教的学生来说,计算题是他们考试失分的主要诱因。  Give students the many types of calculations and difficulties, especially for those who usually are not careful or cognitive p
苏啤1号,系用早熟3号作母本,丹麦795Siri Pojberg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1986年3月经江苏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定名。现已在全国十多个省生产上大面积重点推广。 该品
【摘要】词汇量的扩大是语言学习者的困难,也是第二语言习得的一个大问题,。本文作者提出了大学英语精读课中词汇的深层学习。就64位云南农业大学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实验班在不同的活动的表现均超过对比班。 学习词汇采用深层学习方法能帮助学生认识词汇学习的重要意义的和更好的掌握的词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研究能让教师更好地理解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同时提供一个大学英语课堂词汇教学的实际应用。 
期刊
【中图分类号】G25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0-0075-01    中考作文命题正朝着“命题生活化,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热爱读书,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理解他人”的角度发展,写作的内容在不断扩大,写作的题材从学校生活走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写作的形式由单一走向多元化。  评价标准体现出了情感真实,充满心灵的感动;具有想像力,能引发想像与思考;体现出较为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