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学科前沿理论专题课程的研究式教学探索

来源 :首都教育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已有研究表明,我国当前研究生课程前沿性知识缺乏、前沿性课程开设不足已经成为制约研究生课程内容质量的突出问题,同时研究生课程还存在教学本科化倾向,因此,有必要开设研究生学科前沿理论专题课程和进行相关教学研究,以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本文从对教师的要求、专题选择、教学方式及考核方式四个方面探讨了以学科教师为主体的学科前沿理论专题课程研究式教学设计。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学科前沿;创新能力
  一、引言
  《教育部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研[2005]1号)》中提出要“建立研究生科研创新激励机制,营造创新氛围,强化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则指出要“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充分发挥研究生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不过自2006年以来国务院学位办委托高校进行的多次研究生教育质量调查显示,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最集中、最普遍的问题是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较差。[1]作为研究生培养基础环节的课程教学,其教学质量决定着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和水平,也影响到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的塑造和培养。已有研究表明,我国当前研究生课程前沿性知识缺乏、前沿性课程开设不足已经成为制约课程内容质量的突出问题,也无法满足研究生科研创新的前沿性课程需求。[2] 因此,开设研究生学科前沿理论课程既有助于科研与教学互动,且能促进研究生的科研参与性及提升研究生创新水平和发挥研究生在科研中的作用。
  二、开设研究生学科前沿理论专题课程的必要性
  研究生学科前沿理论专题课程旨在介绍学科研究发展的新动向、最新研究理论成果和发展趋势及热点问题等,紧跟学科前沿动态,主要以专题形式开展教学。课程最大的特点是前沿性,体现学术上的前端性和创新性,当然,由于是学科最新的或前沿的研究成果,因此这些理论知识不一定都是成熟的,也不一定都是正确的,但也因为是该学科在学术和实践领域中表现出的新动向或是新问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因此能够开阔研究生的学术视野,也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学术鉴别能力,还能培养和提升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适应现代社会对创新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3]但当前高校研究生课程存在教学本科化倾向。这种倾向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
  一是课程教学内容相对浅显。“我国研究生课程现状调查与建设研究”课题对我国66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导师、研究生教育负责人、学术型硕士生和博士生的调查显示,我国研究生课程尚不能满足研究生教育的课程精深度需求,课程内容浅显;硕士生课程“本科化”倾向、博士生课程“硕士化”倾向仍较严重。[2]研究生专业课程与本科课程教学内容存在重复现象,内容陈旧,一定程度上与本科生课程内容没有质的区别,很多报考本校本专业的研究生认为自己在研究生课程阶段收获不大;也存在有教师在授课内容上,未处理好研究生课程与本科课程的衔接关系,课程开设随意性极大的现象。[4,5]
  二是课程内容前沿性较弱,不能及时反映学科学术前沿成果或新问题。“我国研究生课程现状调查与建设研究”课题调查数据显示,约2/3的被调查对象认为研究生课程内容前沿性“一般”、“较弱”或“很弱”。[2]课程前沿性学术内容不足,缺乏引领学术方向的内容。研究生的课程应体现学术研究的探究性,体现知识的学术性特征,它与本科生课程的最大区别在于教学内容的深刻度和前瞻性,应该是值得研究生去质疑、探索和创新的课程内容。
  三是教学方式本科化。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也使得研究生课堂从小班课变成了大班课,教学方式变成了满堂灌,研究生课程还停留在灌输、知识讲授为中心,而缺少了启发式、讨论式和探索式的教学方式,独立性思考、批判性讨论、创新性建构、复杂性研究等方法论很难融入课程教学中,研究生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根本得不到激发。[4]即使有学科开设seminar课程以促进研究生参与讨论,但由于学生人数众多及教师的课堂组织不力,教学效果得不到保障,表现出重教学组织形式,轻教学效果的现象。从考核形式来看也存在本科化倾向,研究式课程还在采用本科生常用的单一的笔试或期末论文,也难以体现对研究生创新意识、科研能力及创新能力的考查。
  总体来看,研究生课程的改革关键在于研究生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突出前沿性、创新性和研究性,自然就会在精深度上与本科生区分开来,而教学方式与内容相统一,就需根据内容的研讨性质,相应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及探索式等研究式教学。
  三、研究式教学设计
  目前在研究生学科前沿课程教学模式上比较多的高校是采用学科前沿讲座的形式,邀请本校知名教授或校外知名学者通过做报告讲座讲授与学科有关的新信息新知识或新的研究进展,能够使研究生了解所在学科或相关学科领域的前沿知识,掌握最新的研究动态,了解所在学科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开阔学术视野,培养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不过这种学术讲座的教学活动在实践中存在几个问题。一是这种教学活动由若干专家学者组成,由于主讲人研究兴趣各不相同,讲座主题可能跨度很大,系统性明显不够;二是主讲人非本学科教师,除了讲座期间,研究生难以与其进行深入学术交流和探讨;三是学习效果难以衡量,主要是主讲人单向传授,与学生间很少存在教学互动环节,研究生们听完讲座后吸收消化的程度无法检验;最后就是难以考核,如何对学科讲座活动构成的课程单元进行考核,目前有的学校是要求学生撰写听取所有讲座后的心得体会或总结,很显然这种考核方式流于形式。因此,在开展前沿讲座教学活动的同时,也需要探索更为适合于研究生培养的学科前沿理论专题课程教学模式,即以学科教师为主体的理论专题课程设计。
  1、教师的要求。专题式教学强调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研究。对于理论内容,不仅要告诉学生理论的内容,还要告诉他们理论产生的背景,在现实的应用和效果,以及对未来应用前景的预测、探究等。对一些热点、焦点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不仅要描述其产生、发展,还要分析其根源,揭示蕴涵在其中的规律性。[6]因此,对学科前沿理论课程教师的学术水平具有相当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对所在学科领域前沿理论与技术有深刻的了解,也要能够历史与现实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且本身也要有较深的学术造诣。   对于各学科研究生培养而言,一方面根据本学科学生需求设计学科前沿理论专题课程可能更具有针对性,更易产生实际效果;另一方面以学科教师为主体开展学科前沿理论专题课程设计,也有助于学科的发展和整体科研实力的提升。
  2、专题的选择。实行学科前沿理论专题研究式教学,教师固然重要,但专题的设计更是重中之重。好的理论专题不仅要符合教学要求、培养目标,更要反映主要内容和教学重点,还要体现学术性、前沿性、系统性、连贯性、精深度甚至趣味性等,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教师可以紧密联系实际,一些实际问题可融入相应的专题。以学科教师为主体,根据学科设置的研究方向、学科研究进展、学科研究热点、难点或疑点、焦点和存在争议的问题、研究方法等进行集体讨论,选择设计和组织专题内容。
  3、教学的方式。与专题内容匹配适宜的教学方式应能增强课程教学效果。研究生课程教学应由传授式的教学方式,向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特征的研究式教学方式转变,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如前沿文献选读专题,可以组织学生阅读所在学科高水平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最新论文,分析论文的创新性,学习研究方法,培养分析能力和学术鉴赏力。或者将专题与学生毕业论文选题进行结合,由学生自选高水平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最新论文,课下研读后到课堂进行汇报;教师组织学生逐一讨论论文的结构、写作思路、创新之处以及研究的价值和不足之处等问题。经讨论过后,可针对教师或学生提出的问题或疑问由学生自行继续查找资料,就某些观点和见解进行充分论证后,到下次课堂上继续汇报和讨论,这不仅可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分析表达能力,还有独立开展科研的能力以及学术鉴别等能力,也使学生比较顺利地过渡到毕业论文写作环节。
  当然,由教师主讲的前沿专题也同样可以组织讨论学习,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展开资料查阅和论证过程,使学生成为进行科研的主体。另外,教师也可将自己的课题研究成果作为专题设计,让学生参与其中,将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
  4、考核的方式。既然是学科前沿理论专题课程,考核就不能采用传统课程考核方式,应着重考察研究生的学术科研和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专题课程学习以研究生为参与主体,重在考核平时,如课堂汇报的质量、参与讨论的积极性、问题论证的深度等,在总评中的比重可以达到50%,期末考核中则可灵活安排,如就平时课堂上提出的某一问题,做出研究计划,或撰写文献综述,或开展一项调研活动形成调研报告等,可由学生个人独立进行,也可分组合作完成。
  [参考文献]
  [1]燕京晶. 中国研究生创造力考察与培养研究—以现代创造力理论为视角[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0.
  [2]张广斌, 陈向明. 研究生课程内容研究:价值、选择与组织——基于我国研究生课程现状调研的分析[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1(10): 23-30.
  [3]张乐勇, 王学彩, 殷述广. 开设研究生学科前沿理论专题课的必要性与组织实施[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7(S1): 54-56.
  [4]于忠海, 赵玮芳. 研究生课程“研究性”弱化归因及其改进理念和策略[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1(4):34-38.
  [5]安冬平. 阻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D].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6]张学奇. 专题式教学与能力、素质培养[J].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3): 33-35.
其他文献
摘要: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作为教育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各种计量方法层出不穷。本文就国内外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主要的测算方法进行分析,并指出其不足。文章最后给出对于测算方法的简要建议,以期望在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测量方面有所改进。  关键词:教育;经济增长;贡献  对于教育对国家宏观经济增长贡献的测算,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都试图创立一种能够完美诠释教育与经济增长因果关系的理论和
期刊
摘要:英语在发音、词汇、句法、篇章以及文化背景等都与汉语不同,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歧义模糊现象。本文首先从心理学角度和语言学角度简单介绍了歧义容忍度的概念,接着对歧义容忍度的测量方法进行了总结,最后分析了歧义容忍度对二语习得的关系以及对英语教学的启示。并提出在英语教学中,应注意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差异有效地进行指导和训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歧义容忍度,以便更有效地开展
期刊
摘要:针对独立学院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现状,结合学生的特点,对高等数学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索。分级教学的理论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基本教学理念,独立学院的高等数学课程采用分级教学模式,符合了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分级教学的实践,论述了分级教学中不同层次班级教学手段和方法的不同之处,及其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关键词: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方法;分级教学  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
期刊
摘要:听力理解一直是我国英语学习者的弱项,而新闻听力又是其中最令学生头痛的部分,这和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长期缺乏理论指导有关。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分析了图示理论对英语听力的影响,探讨了如何用图示理论指导英语新闻听力教学,以提高听力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图示理论;英语新闻听力;图示建构;图示激活  我国大学生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要求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的能力,而听力占了首位,足以可见听力在
期刊
摘要:本文阐述了如何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引入话语分析理论。在听力教学中,以话语分析理论为基础,结合教学实践,提出话语分析模式下进行英语听力教学,具体以口语交际中的话语分析和篇章结构中的话语分析两方面,以及从话语层次的角度,来说明话语分析模式在教学中的实际使用,以达到实践中扫除听力的障碍,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的目标。  关键词:听力教学;话语分析;模式  一、“话语分析”模式之于英语听力教学  作为现
期刊
摘要:“的”是现代汉语中经历语法化程度最高的功能词。然而,对于这样一个简单词的解释却非常复杂,自1961年朱德熙先生发表《说“的”》以来就争论不断。通过总结,对于“的”的语法地位主要有三种观点:“的”是“的”字结构的中心语;“的”不是“的”字结构的中心语;“的”只是汉语中一个特殊的功能词,既不支持也不反对“的”的中心语地位。本文旨在对已有文献中的争论做一个较为充分的描写,最终对不同观点的利弊进行总
期刊
摘要:听障儿童康复教育过程中,非常强调家长的积极参与。家长的积极参与可以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家长可以帮助听障儿童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言;家长配合老师一起训练听障儿童,有助于提高听障儿童康复效果;听障儿童家长应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听障儿童康复;家长;作用  在听障儿童康复教学中,需要听力师、言语矫治师、康复教师、家长等人员合作完成。而家长是其中一项重要因素。孩子在学习语言时,他的第一
期刊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湖南省城市居民体育服务性消费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揭示居民体育服务性消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湖南省城市居民体育服务性消费水平,促进体育服务性消费市场的形成和完善及拉动服务业发展提出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体育服务性消费;现状;影响因素  1 前言  体育服务就是指体育部门的劳动者以自己活劳动的形式来满足人们
期刊
摘要:多媒体课件在工程制图课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在单位学时内增大了信息量,但是不能保证学生实际技能的同步增长。引入互动投影技术在工程制图教学中的应用,应能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的最优化结合,这种体验与互动性,能够增强学生的直接兴趣,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进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互动投影技术;多媒体课件;工程制图教学;现代教育技术;同步增长;直接兴趣;教学质量  说起
期刊
摘要:本文着重谈在组合体读图教学中教师如何进行思维展示,强调在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思维活动的重要性,并进行了例题剖析,便于同行交流切磋。  关键词:组合体;形体分析法;线面分析法;思维  引言  组合体读图是制图课程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迅速地读懂视图,想像出物体的空间形状。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大多数学生空间想像力缺乏,所以普遍感觉组合体读图难学,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