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字结构的中心语

来源 :首都教育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da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的”是现代汉语中经历语法化程度最高的功能词。然而,对于这样一个简单词的解释却非常复杂,自1961年朱德熙先生发表《说“的”》以来就争论不断。通过总结,对于“的”的语法地位主要有三种观点:“的”是“的”字结构的中心语;“的”不是“的”字结构的中心语;“的”只是汉语中一个特殊的功能词,既不支持也不反对“的”的中心语地位。本文旨在对已有文献中的争论做一个较为充分的描写,最终对不同观点的利弊进行总结,以期为深层次解释研究寻找一些启示。
  关键词:“的”字结构;中心语;标句词;限定词
  “的”是现代汉语中经历语法化程度最高的一个功能词。然而,对于这样一个简单词的解释却非常复杂,自从1961年朱德熙先生发表《说“的”》以来就争论不断。
  简言之,对于“的”的语法地位主要有三种观点:“的”是“的”字结构的中心语;“的”不是“的”字结构的中心语;“的”只是汉语中一个特殊的功能词,既不支持也不反对“的”的中心语地位。此外,支持中心语观点又包含标句词、限定词和特殊的功能中心语DE三个子观点。同样,反对观点也包含一些不同的子观点,例如附加成分说、名物化、双核心和连词。
  下面笔者将首先分述正反及中立三方面的观点,适当进行评论,再从中总结出建设性意见,从而为深入研究提供一些启示。
  1.“的”是中心语
  1.1 “的”作为标句词
  依据Bresman (1970)提出的CP假说,司富珍(2002)将汉语“的”与英语“that”进行了类比,从而提出“的”是一个标句词,具有名词性特征,通常位于主谓之间。
  司富珍(2004)再次讨论和“的”相关的问题,认为“的”的名词性特征决定了整个结构的语类特征。例如:[DeP[YP这本书][De’[De的][ZP出版]]],然而,正如邓(2006)指出的,司只提到语类特征,并没有谈及意义。而且,周(2005)认为她的这篇文章犯了方法论上的错误,对其语料有误读,缺乏一致性。
  作为对周的回应,司(2006)试图在中心语理论的帮助下解决“布龙菲尔德难题”,指出根据中心语理论,几乎所有短语都是向心结构,并且“语类特征”比“语类”在描述语法现象方面更加精确。这篇文章的优势在于指出了“语类特征”这个观点,不足之处在于为解释为什么“的”具有名词性特征。
  1.2 “的”作为限定词
  在Simpson (2002)认为“的”是限定词之后,熊仲儒(2005)认为“的”可能是功能语类D(非后置词)的语音实现形式,D将nP作为它的补足语,而nP中的功能语类n可以使动词或形容词具有名词性特征。对此邓(2006)建议:如能充分证明“的”有限定意义,那么从生成语法角度将“的”视为中心语也不是不可能的。刘(2009)也建议:“的”是否为限定词主要看“的”是否具有与限定词一样的语类特征。
  熊仲儒(2006)提出“的”成为中心语及其具有名词性特征的潜在可能性,“的”具备Abney (1987)提出的功能性语类特征。
  何元建(2011)提出在所有格结构中“的”是限定词,例如:[DP[DP[D’张萍]][D’[的][NP[N’学生]]]],因为所有格结构有限定的指称意义。然而,这种观点遭到了陆俭明的质疑,在为何元建的书写的序言中,陆指出这种生成解释可能会引起争议,因为从真实语料来看,无论汉语还是英语,所属标记都只能附着在所有者身上。
  1.3 “的”是一个特殊的功能中心语
  宁春岩(1995,1996)认为“的”是一个功能中心语,通过特征提升和核查生成“的”字结构,例如:[NP[DeP[IP他写OP]De的]]]。然而,这种解释只说明了部分与英语关系句相似的“的”字结构(吴刚2000),即研究范围比较狭窄。
  吴刚(2000)在最简方案的指导下,认为“的”是汉语中的一个特殊的功能语类;“的”字结构的形成主要在于“的”的不可解释的形式特征;其生成就是名词性特征的核查和删除过程;“的”字结构是汉语中名词短语的一部分,因其具有指称意义而属于NP或DP。
  陆俭明(2003)根据生成语法中的X杠标理论和中心语理论,分析了两种“的”字结构,指出“的”是具有名词性标记功能的中心语。其文章创新之处在于首次引入X杠标理论和中心语理论,并指出“的”是一个功能中心语。然而,其研究范围只局限于NP+的+VP结构,缺乏普遍性。
  石定栩(2007,2008,2009)对“的”字结构也进行了逐步深入的讨论,认为“的”是XP + De结构的中心语,即狭义“的”字结构的中心语。例如:[YP[DeP[XP木头][De的]]([ YP])]。
  2“的”不是中心语
  2.1“的”作为附属成分
  周国光(2005)认为司(2004)犯了方法论上的错误。他质疑“的”的名词性特征从何而来,为何“语类标记”等同于“语类特征”,为何“标记”等于“被标记”等。之后邓(2006)评论:周的质疑并非没有道理;功能词和中心语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周(2006)指出熊(2005)的分析在理论、语料和语感方面都很缺乏解释力。根据符号悖论,“的书”在“张三的书”中只是一个后置的语音成分,而不是汉语中的句法结构。同时,他认为熊文举例也不充分。
  邓思颖(2006)在生成语法框架下,主要讨论了“的”在汉语名词性短语中的句法地位,认为作为功能语类,除非有独立的语义上的证据,才能够证明“的”是中心语。
  陆丙甫(2006)通过区分不同范式的中心语概念,指出“的”只是一个所有格标记而非所有者。虽然所有者是一种限定词,但是“的”不能看成中心语,正如周(2005)指出的“标记者”不等于“被标记者”。因此,陆丙甫质疑“的”是否具有限定意义。
  杨永忠(2008)同意“的”属于功能语类,但是他提出“的”不是句法中心语。一方面,“的”不能决定整个结构的性数格特征,另一方面,“的”缺乏句法自治性。基于DP分析和生成语法,杨(2010)进一步提出虚词“的”是一个粘附在指示语或补足语上的附加语,而不是NP的中心语。   刘礼进(2009)从中心语理论角度,认为“的”是一个后置小品词。他对于考察“的”的语法功能的建议对今后的研究是一个启示。
  2.2 名词化解释
  受传统语法和布龙菲尔德理论的影响,有很多学者认为动词短语经历了名词化(施关淦1981,1988;胡裕树、范晓1994;石定栩2000,2004),这样就可以解释中心语特征与整个结构特征一致,从而符合了布龙菲尔德向心结构理论。项梦冰(1991)对此提出一个折中观点:二者不一致主要因为汉语的语类与句法成分之间不是一一对应关系。然而,接下来自2002年起开始的争论说明项的解释没有起作用。
  2.3 双核心问题
  朱德熙(1984,1985)提出反对动词变性的说法,同时指出汉语的特征允许双核心的存在,例如:在“这本书的出版”中名词短语和动词短语都是核心,哪一个与整个短语的语类相同哪一个就是中心语。金立鑫(1987,1992)也提出另一个双核心说法:结构中心语和功能中心语。他们的观点都是建立在结构语法框架下的。然而,双核心的说法太模糊,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4 “的”作为连词
  李艳惠(2008)提出“的”既像中心语又不像中心语。一方面,在句法上“的”像中心语,因为它要求两个成分同现,并且允许空语类存在。另一方面,在短语结构特征上又不像中心语,因为它缺少语类特征,并且不投射语类特征去构建以它为中心的短语。因此,她最后指出“的”在短语结构上像一个连词,并想知道是否在语义上也像连词。
  3. 未指出“的”是否是中心语的讨论
  除了以上正反方面的激烈讨论,还存在对“的”的第三种观点,即未指出“的”是否是中心语,只是想探求“的”的一些本质特征。例如:吴长安(2006)、唐正大(2007)、陈国华(2009)、姚小烈(2009,2010)等。这些观点也颇有启示,但由于篇幅有限,我们在此不做细致讨论。
  4.总结与局限
  4.1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的”是功能词,毋庸置疑。然而,其语法地位尚无定论。对于正反观点,总结如下:
  (1)“的”是中心语,因为:
  根据生成语法的中心语理论,几乎所有短语都是向心结构;
  “的”是一个功能词,而功能词通常可以作为短语结构的中心语;
  无论是作为标句词还是限定词,“的”与英语中的that具有相似的句法功能;
  中心语(或语类)不是原始成分,而是特征复合体;
  “的”具备Abney(1987)提出的功能语类特征;
  “的”具有不可以解释的可以决定整个结构特征的名词性特征。
  (2)“的”不是中心语,因为:
  功能词和中心语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的”缺少句法自治性,因为它不能与它所依附的动词或名词分开;
  如果是限定词,“的”缺少限定意义;
  “的”不能决定整个结构的性数格特征;
  “的”缺少语类特征,不投射短语结构;
  如果“的”具有名词性特征,名词性特征无法解释。
  4.2局限
  对于“的”字结构的讨论颇多,但笔者只选择与中心语相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希望在“的”是否是中心语的问题上找到一些线索和启示。然而,由于笔者阅读及时间有限,本文远未完善,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如果可以得到一个普遍性解释,那么无论对于语言解释还是对于对外汉语教学,都具有非常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礼进 “再谈中心词理论与‘的’字结构”. 现代外语.4(2009).
  [2]陆丙甫 “不同学派的‘核心’概念之比较”. 当代语言学.4(2006).
  [3]朱德熙 “说‘的’”. 中国语文.12(1961).
  (略)
  (作者单位:天津工业大学,天津 300380)
其他文献
摘要:本研究主要对“司法警官”的概念、司法警官方言情结的产生及其特征、湖南省司法警官普通话心理现状的调查以及对湖南省司法警官普通话心理问题进行了成因分析。研究认为,方言心理的存在不利于司法警官普通话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严重阻碍着监狱、劳教所推普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通过本研究,为在监所大力开展推广普通话的工作,领导重视、营造语言环境,组建高素质专业化的普通话培训员队伍是快速提升整体其综合素质的有
期刊
摘要:互文性是批评性语篇分析的一个重要概念,互文性研究亦在批评性语篇分析中占有这举足轻重的作用。两者都旨在通过分析语言的表面形式,揭示语篇中隐含的意识形态意义以及话语对整个社会发展的作用。本文叙述了互文性的定义及其理论基础,最后讲了互文性与批评性语篇分析的相互关系,为语篇分析的学习者提供一个参考资料。  关键词:话语;互文性;批评性语篇分析  引言:  互文性最初是由法国符号学家Kristeva在
期刊
摘要:非语言交际是人类交际的重要手段之一。非语言语用失误中的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用失误在大学生英语学习十分常见。在高校英语教学和学习中应树立非语言语用失误意识,运用避免非语言语用失误的策略,从而在英语交际中获得成功。  关键词:非语言语用失误;跨文化交际;高校英语学习  一、引言  语用失误是跨文化交际中常见的现象。语用失误的研究对于英语教学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珍妮·托玛斯(Jenny
期刊
摘要:本研究旨在建构国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评鉴指标与权重体系,藉以提供学校在实施教师专业发展评鉴时一套具系统性、客观性及有效性的参考依据。  本研究试图以文献探讨(Literature Review)、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法搜集资料,并采模糊层级分析法(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FAHP)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对象为全国连续三年皆参加试办教师专业发展评鉴,且经教育
期刊
摘要:自我国2001年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德育课程一直被做为新课改的核心、重点和难点,如何提高基础教育改革中德育课程实施的实效性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从泰勒原理对课程有效组织的方面来探讨我国小学德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以了解掌握德育课程改革的进展和动态,深入研究开发和构建德育课程,不断提高德育的功能和实效。  关键词:泰勒原理;德育课程;有效组织;建议  新课改的核心和重点、难点是德育
期刊
摘要: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作为教育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各种计量方法层出不穷。本文就国内外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主要的测算方法进行分析,并指出其不足。文章最后给出对于测算方法的简要建议,以期望在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测量方面有所改进。  关键词:教育;经济增长;贡献  对于教育对国家宏观经济增长贡献的测算,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都试图创立一种能够完美诠释教育与经济增长因果关系的理论和
期刊
摘要:英语在发音、词汇、句法、篇章以及文化背景等都与汉语不同,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歧义模糊现象。本文首先从心理学角度和语言学角度简单介绍了歧义容忍度的概念,接着对歧义容忍度的测量方法进行了总结,最后分析了歧义容忍度对二语习得的关系以及对英语教学的启示。并提出在英语教学中,应注意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差异有效地进行指导和训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歧义容忍度,以便更有效地开展
期刊
摘要:针对独立学院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现状,结合学生的特点,对高等数学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索。分级教学的理论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基本教学理念,独立学院的高等数学课程采用分级教学模式,符合了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分级教学的实践,论述了分级教学中不同层次班级教学手段和方法的不同之处,及其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关键词: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方法;分级教学  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
期刊
摘要:听力理解一直是我国英语学习者的弱项,而新闻听力又是其中最令学生头痛的部分,这和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长期缺乏理论指导有关。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分析了图示理论对英语听力的影响,探讨了如何用图示理论指导英语新闻听力教学,以提高听力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图示理论;英语新闻听力;图示建构;图示激活  我国大学生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要求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的能力,而听力占了首位,足以可见听力在
期刊
摘要:本文阐述了如何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引入话语分析理论。在听力教学中,以话语分析理论为基础,结合教学实践,提出话语分析模式下进行英语听力教学,具体以口语交际中的话语分析和篇章结构中的话语分析两方面,以及从话语层次的角度,来说明话语分析模式在教学中的实际使用,以达到实践中扫除听力的障碍,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的目标。  关键词:听力教学;话语分析;模式  一、“话语分析”模式之于英语听力教学  作为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