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义容忍度在二语习得中的研究初探

来源 :首都教育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jie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在发音、词汇、句法、篇章以及文化背景等都与汉语不同,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歧义模糊现象。本文首先从心理学角度和语言学角度简单介绍了歧义容忍度的概念,接着对歧义容忍度的测量方法进行了总结,最后分析了歧义容忍度对二语习得的关系以及对英语教学的启示。并提出在英语教学中,应注意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差异有效地进行指导和训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歧义容忍度,以便更有效地开展英语教学活动,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歧义容忍度;二语习得;测量
  一、歧义容忍度的概念
  歧义容忍度(tolerance of ambiguity)是指语言学习者在认知方面主动地容忍、接受同他的知识结构、价值观等相冲突的思想、概念、从而为进一步的学习、认知奠定基础。对歧义容忍度的研究始于美国心理学家Frenkel-Brunswick对歧义不容忍的研究,Frenkel(1949)指出歧义不容忍是希望尽快得出结论,并拒绝不一致、不清晰观点的倾向。Budner(1962)认为,歧义不容忍是一种将陌生的、复杂的、难以解决的歧义情景视为心理恐惧来源的倾向。Norton(1975)认为,歧义不容忍是将所接受任何模糊的、不完整的、多样的、可能的、结构混乱的、不确定的、不连贯的、相反的、有矛盾的、或不清晰的的信息是可能或实际造成心里不舒服或威胁感的倾向。Chappell & Roberts(1986)认为歧义容忍度高的人易于接受模糊事物,歧义容忍度低的人不易接受模糊事物,并为此感到焦虑。Mclain(1993)发现,歧义容忍度高的人不仅更愿意冒险,而且更易接受变化。
  在外语学习中,经常遇到模糊的、复杂的、陌生的语言现象,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中遇到歧义现象,会影响其学习效果。有些学者为了找出歧义容忍度与外语学习之间的关系做了一些探讨。例如,Naiman研究了歧义容忍度和法语听力理解分数之间的关系。Chapell & Roberts(1986)研究了歧义容忍度和场独立对英语学习的影响。Ely(1986,1995)和国内的张庆宗(2004)都深入的研究了歧义容忍度和外语学习策略选择的关系。
  二、歧义容忍度的测量方法
  要探索歧义容忍度对二语学习的影响,研究歧义容忍度对外语教学的建议和启示,歧义容忍度的测量方法就显得尤其重要。一般研究者采用两种量表,一种是由采用由Budner设计后来被Norton修改的歧义容忍度测试量表。在量表中有“陌生”、“复杂”、“不可调和”等因素。
  另外一种量表是Ely(1994)设计的,在特定场景中测量学生个体歧义容忍度的量表。特定场景指写作,听力,阅读等练习。在Ely设计的量表中,有12个问题,分别代表语言学习和运用的各个层面,如听、说、读、写、语法、词汇、文化背景知识等。量表中的每个问题都有四个选项:“完全同意”、“同意”“不同意”“完全不同意”,选项得分由4分到一分递减。把12个问题的分数相加即是歧义容忍度得分。得分在12-48分之间的学生为歧义容忍度正常,分数越高歧义容忍度越低。低于12分的学生为歧义容忍度过于高,高于48分的学生被视为歧义容忍度过低者。
  三、歧义容忍度对二语学习和教学的启示
  英语作为二语学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目标语在语言和文化背景都与本族语有很大区别,目标语的语音、词汇、句法、语篇和文化背景对于学习者都是陌生的,歧义现象是外语学习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外语的这种与母语的差异性导致歧义的发生。学习者对歧义容忍应既不采取完全抵制的态度,也不应该完全接受,对歧义容忍应该有个全面、清晰和正确的认识。歧义容忍度是影响外语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外语学习本身充满了各种歧义现象,适度容忍歧义现象有利于外语学习,容忍度相对较高的学生外语学习成绩较好(Naiman,1978)。歧义容忍度较低的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易产生焦虑、紧张和不自信等负面情绪,直接影响学习成绩和效果。歧义容忍度较高者易于更好的学习语言,并不意味着歧义容忍度越高越好,歧义容忍度过高可能会导致目标语与本族语的混乱,学生太容易接受各种语言现象,也不利于英语水平的提高。在英语教学中,歧义容忍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外语学习。
  首先,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意识到有歧义容忍度的存在是正常现象,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随着语言的学习适当的调整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歧义容忍度测试,这样教师会了解学生的歧义容忍度水平,并在教学过程中,运用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对那些歧义容忍度较低的学生,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多运用以下教学手段,如:角色扮演、自由讨论、分组讨论和故事复述等。此外,教师应尽量禁止学生携带英语词典和英语电子词典进入课堂,培养学生在新语境下的猜词能力。对于歧义容忍度较高的学生,教师应该多进行翻译、听写和精读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准确性。
  四、结论
  本文可应用于增进教师和学生对相关问题的了解和重视,在英语教学中,应注意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差异有效地进行指导和训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歧义容忍度,以便更有效地开展英语教学活动,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Budner, S. Intolerance of ambiguity as a personality variable[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1962,(30):29-50.
  [2]Chapelle, C. and C. Roberts. Ambiguity tolerance and field independence as predictors of proficiency in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J]. Language Learning. 1986, (36): 27-45.
  [3]Ely, C. M. Tolerance of ambiguity and the teaching of ESL[A]. In J. M. Reid (ed.). Learning Styles in the ESL/EFL Classroom[C]. Brooks/Cole Pulishing Company.1995, 87-96.
  [4]McLain, D. L. The MSTAT - 1: A new measure of an individual’s tolerance for ambiguity[J].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1993,(53):183-189.
  [5]Norton, R. W. Measurement of ambiguity tolerance[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1975, (39):607-619.
  [6]王立非.认知风格研究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 山东外语教学,1998,(4).
  [7]余心乐.关于中国英语本科学生学习风格的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1).
  (作者单位:天津工业大学,天津 300387)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动画自诞生以来,就注重对中国传统艺术语言的借鉴和探索,并开始从中国传统艺术中寻找审美语言、造型风格和艺术符号。迄今为止,全国拥有动画专业的高校有200所左右,每年向社会输送动画人才十几万。但与动画产量大幅提升不相称的是,高品质作品的比重却很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主要症结在于中国动画没有传承中国良好的文化传统。基于此,本文以文化在动画艺术中的重要性为基点,以期探究中国动画教
期刊
摘要:作为学术前沿的理论,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理论重新确立了以制度为中心的研究范式。但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内部的主要流派在很多问题上没有达成共识,不同的分支在哲学基础、前提假设、认识论、方法论以及适用领域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从制度的起源、变迁以及制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对新制度主义的主要分析路径的基本观点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对话空间,对把握整体的新制度主义,构建统一的理论分析范式具有重要意
期刊
摘要: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华民国史上最有代表性的阶段,这一阶段国民政府大力发展边疆基础教育,成立蒙藏教育司专门管理蒙藏教育,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本研究就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边疆基础教育发展激励政策研究的相关成果进行梳理,发现:一是缺乏整体研究;二是研究深度有待提高。  关键词:南京国民政府;边疆基础教育发展;激励政策  一、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边疆基础教育发展激励政策研究的重要性  南京国民政
期刊
摘要:中国神话故事和《圣经》中都有着关于创世的故事。创世故事是神话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原始人类对开天辟地、万物生成及人类起源的描述。本文研究了西方《圣经》中的创世纪与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说,详细比较了西方和中国这两个文化传统中有关世界初始、人类起源和创世神的异同,并从文化渊源、社会制度上对其原因作初步的分析。通过这些差异可以分析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所在。  关键词:中国神话;《圣经》;创世故事;
期刊
摘要:本研究主要对“司法警官”的概念、司法警官方言情结的产生及其特征、湖南省司法警官普通话心理现状的调查以及对湖南省司法警官普通话心理问题进行了成因分析。研究认为,方言心理的存在不利于司法警官普通话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严重阻碍着监狱、劳教所推普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通过本研究,为在监所大力开展推广普通话的工作,领导重视、营造语言环境,组建高素质专业化的普通话培训员队伍是快速提升整体其综合素质的有
期刊
摘要:互文性是批评性语篇分析的一个重要概念,互文性研究亦在批评性语篇分析中占有这举足轻重的作用。两者都旨在通过分析语言的表面形式,揭示语篇中隐含的意识形态意义以及话语对整个社会发展的作用。本文叙述了互文性的定义及其理论基础,最后讲了互文性与批评性语篇分析的相互关系,为语篇分析的学习者提供一个参考资料。  关键词:话语;互文性;批评性语篇分析  引言:  互文性最初是由法国符号学家Kristeva在
期刊
摘要:非语言交际是人类交际的重要手段之一。非语言语用失误中的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用失误在大学生英语学习十分常见。在高校英语教学和学习中应树立非语言语用失误意识,运用避免非语言语用失误的策略,从而在英语交际中获得成功。  关键词:非语言语用失误;跨文化交际;高校英语学习  一、引言  语用失误是跨文化交际中常见的现象。语用失误的研究对于英语教学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珍妮·托玛斯(Jenny
期刊
摘要:本研究旨在建构国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评鉴指标与权重体系,藉以提供学校在实施教师专业发展评鉴时一套具系统性、客观性及有效性的参考依据。  本研究试图以文献探讨(Literature Review)、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法搜集资料,并采模糊层级分析法(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FAHP)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对象为全国连续三年皆参加试办教师专业发展评鉴,且经教育
期刊
摘要:自我国2001年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德育课程一直被做为新课改的核心、重点和难点,如何提高基础教育改革中德育课程实施的实效性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从泰勒原理对课程有效组织的方面来探讨我国小学德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以了解掌握德育课程改革的进展和动态,深入研究开发和构建德育课程,不断提高德育的功能和实效。  关键词:泰勒原理;德育课程;有效组织;建议  新课改的核心和重点、难点是德育
期刊
摘要: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作为教育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各种计量方法层出不穷。本文就国内外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主要的测算方法进行分析,并指出其不足。文章最后给出对于测算方法的简要建议,以期望在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测量方面有所改进。  关键词:教育;经济增长;贡献  对于教育对国家宏观经济增长贡献的测算,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都试图创立一种能够完美诠释教育与经济增长因果关系的理论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