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语文课堂的灵性和生动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herChen24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于应试的急功近利,我们的课堂忽略了语文的特性,渐渐纠结于呆板的知识教学,导致本应优雅而美的语文教学缺失了生命的活力,语文教学的低效成了不争的事实;应还语文一个灵性生动的课堂,让美充盈着语文课堂,让语文浪漫依旧。
  【关键词】语文课堂 灵性 生动 有效教学
  
  一、回归本真,审美的课堂是有效的语文课堂
  语文课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决定了它与其他学科的不同,有效的语文课堂首先应该是审美的课堂,没有美,也就失去了语文动人的原由;通过鉴赏语文本身的美,去激发学生阅读探究的兴趣,用充满活力、充满魅力的意境,催生学生强烈的阅读期待。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这也就告诉我们,语文不仅有字词句,还有蕴含其中的生命的诗意之美。语文教师不是拉船的负重纤夫,而应是心灵的放牧者,因此,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的审美体验的过程,是引导个体创造性阅读、体验文本形象和意境的过程。语文教师应是一个生命的领航员、向导,引领着学生个体走进一个个美丽的世界,感受着生活的芬芳,从而唤醒学生诗意的心灵。
  孙绍振先生有个著名的举例:“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妙在何处?答曰:比喻,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柳叶的特点。类似此等教学事例,我们身边比比皆是,不是学生缺少了诗意的心灵,而恰恰是应试的教学挤压了审美阅读体验,封杀了学生想象的空间,理性而冷漠的分析代替了感性体悟,生硬教条的解答取代了想象的喜悦,这样的语文怎能让学生情动于衷,又怎能让人不兴味索然?
  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看课堂教学。”语文所承载的内容是富有生命和生命的气息的,生命的表现形式不是孤立无援的词语,它融入世态百相,凝聚了人间真情,囊括了大地沧桑,沉淀着历史的精华。有效的语文课堂,它需要我们用生命去解读另一个美丽的生命世界。应该用语文的审美,去提取语文教学中的美,去触摸文章背后的灵性世界,让作者的体验与学生生命个体建立起联系,引发共鸣,这样语文世界里的美才会生动起来,才会衍化为学生的自主意识,这种语文教学才会变得有效真实。
  语文是生活的生动再现,是人类心灵升华的舞台,课堂教学不仅要在内容上反映生活,更要注意调动学生丰富的感受与情感体验来理解生活。让我们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在诗意的氛围中学习和探求,努力让诗情画意回归语文课堂,让语文课堂充满审美愉悦。
  二、兴趣指向,拓伸的课堂是有效的语文课堂
  由于课堂的时间限制,也由于对短期效益的追逐,我们的语文课堂缺少了一些必要的拓伸,语文的美变得孤立,学生的感触也缺少联系,因而语文课堂效率不高。语文课不仅要教习语文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语文活动磨砺意志,陶冶性情,拓宽视野,语文课堂教学还应承载思维训练,把语文教学提升到更适应现代教育理念的新台阶,进行思维的训练,提升人文素养,给学生一个充分的语文的广阔天地。
  1.知识的拓伸。例如执教古代诗歌单元,对于诗歌意象,教师可以不断加以拓伸,从而指导学生将典故按照意象归类总结:“人与琴”(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司马相如奏琴演绎凤求凰、嵇康抚琴刑场显文人节义、诸葛操琴智退司马大军)、“人与水”(“寒鸦数点绕渭水,西风落叶下长安”的仕途失意、“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的异地漂泊、“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的离愁别绪、“却最堪悲是流水,便同人事去无回”的人生苦短、“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的闲适恬淡等)等,假以时日,学生的文化积淀日渐深厚,文化素养也会日渐提升。
  2.思维的拓伸。如在执教《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探究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时,设置了如下问题:这样一个伟大的天才,为何选择这种终结方式?带着这样的问题,学生思考讨论,最后做出了多种探究性结论:
  (1)铁轨正如海子心中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的背离。
  (2)铁轨是现代文明的象征,卧轨正是对现代文明冲击理想的田园之梦的反抗。
  (3)火车是理想,是开往春天的地铁,让火车带着自己朝圣的理想,奔赴远方。
  ……
  思维是最美丽的花朵,能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可以使学生感到挑战性,能引起他们认知上的冲突,使学生在新鲜、兴奋的思维状态之中学习,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要语文课堂不再“目中无人”,注重由一个点而对相关知识面的延伸,注意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通过文化意蕴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样的语文课也就会更加富有活力,语文课堂也就会更加高效。
  三、熏陶感悟,品读的课堂是有效的语文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美文在于美读。卢那察尔斯基说:“许多隐蔽的美,无穷无尽的艺术想象,一切心理上的微妙,都是在那种对文字作品朗读的过程中弄明白的。”引导学生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用内心去感知,甚至是投入到文字所描绘的情景中,和作者的情感形成共鸣,这比教师或以自己的心得强加于学生,或用教参的答案固定思想,更容易让学生获得真切理解的思想内容。因此在语文课上,我们应该坚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读、悟的机会,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应该说,选入语文教材的文章,均为文质兼美之作。但文章之美更多的靠读者的品味、领悟,而不是靠别人的灌输,这是符合欣赏规律的。“诗无达诂”,这是艺术欣赏中一条重要的原则。在教学中重点应放在品味上而不是讲析上,韩愈认为读书要“沉浸深郁,含英咀华”。钱梦龙也说:“每教一篇文章之前,我总是反复地读,一直读到‘品’出味来之后才能教学生。”我国古代的语文教学传统就是以强调诵读感悟为特征的。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突出读的重要。通过朗读,无声的书面文字变成了有声语言,读者的感受来得更迅速,情感上的共鸣也产生得更快。更重要的是朗读者通过反复朗读,对作品进行了深入的推敲和研究,对作品的意义和感情有了更好的把握,正如刘勰说的:“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
  我们的语文教材,尽管还存在些许缺憾,但总的来看,还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的。那么,教材中的人文内涵为什么不能被学生吸收而内化为自己的人文素养呢?一种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语文教学并没有引导学生充分地读书。学生在与文本的深入对话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了语言之美、细节之生动。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培养想象能力。可见,充分地品读,是一个培养语文能力和提高人文素养相统一的过程。要回归阅读教学的常态,让课堂书香弥漫,让品读成为学生的习惯。
  总之,教学是门艺术,永远没有明确的答案,但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成为学习的主人却是永恒的标准,这样的语文课永远充满生命的涌动,洋溢着生命的活力,也定会更有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龙冈中学。
其他文献
据爱尔兰教育和技能部(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Skills)官网2018年12月19日报道,爱尔兰高等教育部国务部长(Minister of State for Higher Education)玛丽·米切尔·奥康纳(Mary Mitchell O’Connor)于当日在全国高等教育教学论坛上宣布投资165万欧元用于16个创新项目,以促进高等教育院校的教与学水平提升
【摘 要】散文阅读的拆分、整合,就是对课文单元或单篇进行分解、拆卸后再拼合。具体地说,要从文章局部的角度(段落)入手研究,将课文内容拆分成语言零件后,精心挑选并重新组合。这样做有助于帮助学生发现从课文整体的角度不易发现的精彩,从而组成新的内容板块,形成新的思路,这样的教学设计既实用又具有一定的艺术性。  【关键词】散文阅读 板块式 语言积累 拆分 整合    一、背景  每个教师恐怕都碰到过这种情
【摘 要】在高中小说阅读教学中,细读文本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本文运用教学案例,对文本细读功能和作用进行了深入的阐释。细读文本,于“平凡”处呈现个性;细读文本,于“语境”中见真情;细读文本,于“无理”处见心灵。  【关键词】文本细读 个性 真情 心灵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也就是说,阅读教学不应是教师简单的传
【摘 要】《锦瑟》是李商隐用一生一世的冷落和辛酸写成的,这是落魄、潦倒、饱受压抑的文人对生活的一种直觉:迷惘和忧伤。《锦瑟》的感伤情思、哀婉情调与诗人特殊的人生经历有关。  【关键词】《锦瑟》 李商隐 人生经历 迷惘 忧伤    “好的诗歌不是说明着什么,而是隐喻着什么”。任何一个读者都可以自己的经历和思考来对诗进行欣赏上的再创造。  李商隐的一首《锦瑟》诗因其具有太多的郁积,千百年来揣测纷纷,莫
【摘 要】《论语》留下了一个真实的孔子的剪影。在《论语》中,孔子是一个圣人、伟人,更是一个普通人、平平凡凡的人。了解了这一点,反过来有助于更精确地解读《论语》。  【关键词】《论语》 孔子 形象 解读    中学时期接触到孔子,老师介绍说他是个大思想家、圣人。大学时期读到诸子百家,了解到孔子是个多才多艺的人,似乎不是一个常人,的确是一个神人,他什么都懂。之后工作中教过《论语》中《季氏将伐颛臾》、《
摘 要:作为欧洲中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波兰,地处欧亚大陆十字路口,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是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沟通中欧的重要枢纽。近年来,中波双方在经济层面加强合作的同时,也持续推动文化教育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尤其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双方在各领域的合作进一步深化。在“一带一路”国别合作年度国家排行榜中,波兰名列前茅。文章通过梳理波兰高等教育发展概况,分析中波在“一带一路”倡议
无论就人类历史还是地球历史而言,我们均生活在一个特殊的时代。从之前的伊拉克战争到热带雨林的毁灭战,从全球市场动荡到全球变暖——显然,我们必须学会以敬畏生命的可持续方式生活。  然而,我们还在继续更彻底、更快速地攫取地球资源。据有关估算,人类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已经超越了地球的生态负载能力(biocapacity),而如今全球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的总和已经超过一个
【摘 要】文学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也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学还是一种生命现象。综观沈从文的小说,在奇思妙想之后,无不折射出人性的光辉。对人性的执著探求,是沈从文小说的基点和纲要,沈从文以此来构筑属于他自己独特的文学世界。  【关键词】沈从文 生命意识 乡土 人性 非理性 悲观    生命意识,意指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中所呈现出的种种生命形态作自觉的沉思与探索,它是人对自身生存状态所作
【摘 要】新课程强调语文教学的个性化特色,这在作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于作文教学的个性化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对个性化作文的意义、要求及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个性化教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作文教学 个性化 教学方法    一  高尔基说过:“情节是性格的发展史。”这说明作文最能反映一个人的个性。可是,遍观现今高中学生,富有个性的作文又有几个呢?  从孩子一进入小学学写作文,我们就
【摘 要】孟浩然的《春晓》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历来为人们广为传诵。该诗作视角独特,手法高妙。本文对该作品的内容及艺术特色进行了细致的分析鉴赏。  【关键词】孟浩然 《春晓》 赏析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春天,百花争艳,万物复苏,大地充满勃勃生机。春天美好的景物很容易诱发人们的审美情感,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所以在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中,春是传统题材;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