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dkl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情境设计,能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
  “兴趣”是孩子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欲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的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下面我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谈体会。
  一、创设和谐性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关爱和信任学生,把他们看成知识的主动探索者,营造和谐的氛围,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尊重学生的意见,宽容学生的错误,鼓励学生的创新,鼓励他们独立思考。持赞赏的态度正确地评价学生,以表扬、鼓励为主,使学生感觉到如沐春风,如浴春雨。在课堂上的一句不经意的话,一个不经意的眼神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对能顺利完成训练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成功的喜悦让学生更有自信。对待那些在训练中遇到困难的学生,也不能选择批评,不要挫伤他们的信心,而应给予启发引导。
  二、创设趣味性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应试教育下,很多孩子认为数学是枯燥无味的。一提起数学课,仿佛就是无休止的计算。其实,数学应该是小学阶段最容易吸引学生的有趣的学科。因为它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较强的人文性,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在教学中,我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如形体语言,课件,录音录像,简笔画,故事表演,等等,再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涉境体味,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等式的基本性质》、《简易方程》等课时,我借助教学课件,分别以生动的小故事、有趣的小游戏导入新课。学生在娱乐的同时复习了旧知识,产生了新问题,接下来便主动地投入到探究学习中,学生很自然地找到了自己的角色,学习效率很高。
  三、创设探索性情境,培养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理论提出“三主”的观点:即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为主体,以教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探索性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各个侧面,不同方向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教学重点,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又是教学的难点。如何突破难点,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做了这样的设计。我先出示长方形框架并告诉学生长方形长3分米,宽2分米,请学生说出它的面积,然后教师捏住长方形框架的一组对角向外拉,长方形变成了平行四边形。这时我提问:同学们能说出它的面积有没有变化吗?学生l回答:它的面积不变,还是6平方分米。学生2回答:它的面积变了,比5平方分米小。此刻,我不急于肯定或否定这两位学生的回答,而是给学生留了一个悬念: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到底是多少?怎样求得呢?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他们一定会探索其中的缘由,而教师就应该给学生创设这种情境,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进行探索,自己得出结论。这样,学生求知欲望就被激发出来,学习效果要比教师硬塞现成公式要好得多。
  四、创设竞争性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每个学生都有每个学生的不同,所谓千人千面。我们不应用“唯我独尊”的威严压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而应创造能让学生百家争鸣,各抒己见的宽松的学习环境,在争论之中,寻找自我价值得体现,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的内驱力,培养开拓创新精神。
  我们既然处在一个大的竞争环境中,不妨也在我们的小课堂中设置竞争的情境。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例如,讲授“8的认识”,在做课堂练习时,我拿出两组0至8的数字卡片,指定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各代表男队,女队进行比赛。虽然此刻我还没宣布比赛的规则和要求,可是全体同学已进入了我所设置的情境中,暗中为自己的队加油,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
  五、创设游戏性情境,增进学习兴趣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例如,在课堂训练时,组织60秒抢答游戏。我准备若干组数学口答题,把全班学生分为几组,每组选3名学生作代表。然后由我提出问题,让每组参赛的学生抢答,以积分多为优胜,或每答对一题奖励一面小红旗,多得为优胜。学生在游戏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并受到正确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提高了学习兴趣。
  六、创设操作性情境,调动学习兴趣
  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以学生活动为主,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自己动手测量、演示或操作,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获得学习成效,既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养创造精神。
  例如,在讲“轴对称图形”内容时,我提前让学生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和几种三角形的纸片。让学生试做每个图形的对折,使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学生通过操作后发现有些图形能完全重合有些图形不能完全重合。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习兴趣大大提高。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情境设计,不但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
  参考文献:
  [1]现代教育原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淝水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影响甚至决定了很多人的命运,收获最最多、受益最大的,当数东晋的行政首脑和军事首长谢安。但是,翻遍史书,我也看不出这位名相到底为战争获
摘 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一言谈”、“满堂灌”的方式,把数学课堂转向大自然,走进学生的生活,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数学教学更有效。  关键词: 数学学习 多样化 教学方式  近年来,通过参与新教材、新课堂的实验研究,经历了观念的转变、教法的更新、角色的变化、评价方式的变革等一系列的蜕变进程,确实感受到了新课程理念下,动态的课堂带来学生的变化,教师
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手段,恰当的提问不但能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而且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是一项技能.什么时候发问?怎样发问?问谁?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如何巧妙地把问题贯穿于教学、服务于教学,做到恰到好处地抛砖引玉,是值得我们探究的课题.  一、提出的问题要生活化、趣味化  课堂提问是为了实现某一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种手段.要使学生在这一目标中得到发展,对解决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教
摘 要: 数学运算能力是“四大能力”之一,但当前很多学生数学运算能力低下,本文从四个方面简要阐述了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关键词: 数学运算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 计算训练 运算心理  数学运算能力是“四大能力”之一,不仅是学生继续学习数学、形成其他能力的基础,而且是他们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必备的素质之一。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运算能力低下,平时批改作业或试卷时,如:12-
阅读能力是自学能力及终身学习能力的根本。著名数学家斯托利亚尔说:“数学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而语言的学习离不开阅读。因此,只有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加深其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使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真正掌握和理解数学。对此,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不断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数学的能力呢?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儿子上小学三年级,聪慧、好玩,一不留神还会闯点小祸,然后低垂脑袋等着挨训l,一边还会用眼睛偷瞄,看我的脸色。但儿子的人缘很好,朋友挺多,这主要在于两点,一是仗义,二是有爱心。去年,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多数互动活动都是通过听说读写进行的。各种调查研究表明,这种教学活动存在一定的问题,表现在教师讲授能力的差异、信息量、学生个体差异、自主学习等方方面面。信息化普及实现了办公现代化,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为课堂带来更实用的辅助作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拓展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从根本上改变了课程的概念、教学的概念、学习的概念,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基础知识薄弱,学习方法欠妥,学习动力严重不足,学习经验缺乏等诸多弊端,数学更是大多数学生感到头疼的科目。2014年,笔者申报并获准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就中职学生数学学习的障碍及对策展开研究,课题组对在校学生做了大量的问卷调查和座谈,感觉到消极心理是他们最突出和棘手的问题。课题组在全面分析消极心理产生的根源基础上,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提出下面几点克服学生数学学习消极心理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保证,唤起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它促使学生追求知识的奥秘,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动机驱使下全神贯注地积极思考,把学习当做乐趣。  一、把握情感,激发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倾向,这是学习活动的内驱动力,通常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应从他们的心理特点出发。首先,
小学生对某些概念较难理解,对审题解答的步骤不明确,对所学的新知识与旧知识比较容易混淆,那就需要我们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什么是推理呢?推理是根据已知判断得出新判断的思维过程。一般来说,归纳推理是由个别到一般的过程。就是说,前提是个别性的判断,而结论是普遍性的判断。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个别性的判断。下面我谈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几点做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  波利亚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