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观照下儿童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yuanhapp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深度学习是对学习内容积极主动地理解、联系和结构的建立、原理的追求、相关证据的权衡、批判反思和应用。教师应将教学设计转化为教学过程,构建儿童深度学习课堂,将数学学科课程目标最终转化为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以“认识几分之一”教学为例,从合理制订教学目标、构建深度课堂与反思深度学习过程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詞]“认识几分之一”;深度学习;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23-0020-03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当前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必然方向,这就要求教师充分挖掘数学学科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使学生逐步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基础教育课程目标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的培养要求,教师应更多地站在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角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数学活动经验出发,将教学设计转化为教学过程,构建儿童深度学习课堂,将数学学科课程目标转化为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
  笔者以”认识几分之一”为例,尝试研究核心素养观照下如何构建深度学习的数学课堂。
  一、知性研究,制订适当的教学目标
  “认识几分之一”是分数序列知识的起始课,是在认识了自然数的基础上学习的,这样的编排方式符合数学历史发展的顺序。事实上学生在生活中关于分数的经验比小数和负数的都要少得多。对此,笔者专门进行了课前学习调查。结果表明:认识自然数的学生达到100%,认识小数的大约有90%,见过负数的大约有80%,而见过分数的不足50%。笔者由此推测,首次认识分数时,学生可能会存在不小的困难。尽管如此,学生在进入课堂学习时也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在真实世界中已经有了不少的生活经历,在学习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基本的活动经验,这些经验是丰富的、自由的、内隐的,并不直接指向课堂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帮助他们激活这些经验,并改造为课堂学习所用,完成经验向知识的转化。
  基于学情以及学科知识的逻辑,笔者认为对于“认识几分之一”一课而言,教师既要让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会写几分之一的分数等,也要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等。既要结合观察、操作、比较、联想等活动,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也要引导学生和同伴交流数学思考的结果,获得批判性思考与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既要获得显性的学科知识,也要形成隐形的学科思维模式。这一系列教学目标的达成都指向核心素养的生成。
  二、智性实践,构建深度学习课堂
  “深度学习”和“浅层学习”是两个相对的概念。 约翰·比格斯等多位学者对“深度学习”进行了研究,他们的基本共识是浅层学习是对零散的、无关联的内容不加批判地机械记忆,学习内容脱离实际,与学生以往的经验缺乏关联,学不致用;而深度学习则是对学习内容积极主动地理解、联系和结构的建立、原理的追求、相关证据的权衡、批判反思和应用。
  我国“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认为,深度学习是以理解为基础的意义探究型学习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解释、举例、分析、总结、表达、解决不同情境中的问题等,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建构性活动,由此创造出对新知的理解。
  基于深度学习的理性认知和核心素养观照下的课堂教学目标设定,笔者逐层展开教学实践。
  1.在比较中感悟
  活动1:折一折、涂一涂,你能找出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逐步深入和完善,核心素养体系的建立也被认为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分析、运算、推理以及判断等过程,来达到掌握数学知识以及对知识灵活运用的目的,所以培养学生形成数学核心素养,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数学课堂教学要点分析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开展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当中,需要在适当的时间向学生提
挪威政府鼓励中小学学生学习第二外语,将第二外语教学与评估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中。2006年,挪威统一制定了第二外语国家教学大纲,从三个教学领域界定了教学内容,明确了五大技能的培养目标。第二外语也和其他主要学科一样,国家教育部门每年都会组织学生统一考试,考试试题体现了基于能力培养的目标。在挪威,儿童六岁入学,小学七年制,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小学和初中属义务教育。挪威教育研究部 (Kunnskapsde
[摘 要]学生的数学学习是生动的,也是具有个性的。教师充分关注学生的知识积累、经验积累和思维积累等,在教学“千克和克”时依托学生的生活感知,基于学生的实践感悟,加速学生的认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稳健发展。  [关键词]千克与克;学习积累;思维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26-0068-02  “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
[摘 要]按照生态学理论,班级学习是个体和群体间相互协调、共生发展的关系。每一个个体的自由发挥、优秀个体的带头引领、教师卓越的调控艺术是缔造数学课堂“共生发展”的重要保障。借助于课例分析,为更好地实践数学课堂“共生发展”的理念提供一点参考。  [关键词]共生发展 数学课堂 和谐 许卫兵 分数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7-00
[摘 要]自主探究学习作为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教师的耐心引导下,发挥自身的主观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以“统计与概率”为例,文章分析探究性教学下的学生自主建构学习模式,给出有效的教学对策。  [关键词]探究性教学;自主建构学习;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23-0063-02  
[摘 要]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是数学研究的两大基本范畴。培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教学的重要目标。在教学中,通过深度解读教材,挖掘空间观念发展的要点,基于教材解读,探索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路径,对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教材;旋转;空间观念  “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过程。图形的旋转作为小学图形运动教学中的难点,对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
[摘要]前测,能够帮教师更快、更准确地了解学生认知“角”的起点。基于学生起点,对“角的初步认识”一课进行重新设计,以此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用生长替代重复,而在生长中巩固已有的知识又为后续学习埋下伏笔。  [关键词]前测;数学活动经验;生长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23-0072-03  [课前思考]  “角的初步认识”是,人
[摘要]指向教学评一致性的教与学,是回应学生真实需求,围绕学科核心素养、聚焦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也是围绕学习目标任务的反思性评价学习。它促使学科核心素养落地,让学习真实发生,让学习可见。  [关键词]教学评;一致性;深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20) 20-0024-02  杜威曾说:“教之于学犹如卖之于买。”这句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个人发展的关键,通过开展多样的路径教育,可以让学生获得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对行为习惯的自我感悟和自我修正,从而更好地激励自己,培养自己善于纠正不良行为的习惯,实现个人习惯的优化。  核心素养对小学生的终身发展提出了要求,因此要从行为习惯教育入手来培养小学生多样的核心素养,让小学生获得终身发展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注意行为习惯的发展性教育和长远性教育,让学生获得长足的教育动力
[摘 要]在关于“倍”的题目中,关键是要找准标准量,即把谁看作1份。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通过改变被比较量、标准量形态、标准量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倍数关系的变化,在不断比较和抽象的过程中建立“倍”的概念,明晰“倍”的本质。  [关键词]倍;变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35-0075-02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