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反思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vkisahe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化学教学要体现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最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尊重;发展潜能;教学方式;创新;兴趣;能力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30 -01
  
  初三化学教学要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最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个体发展需要
  初中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具有不同的发展潜能。在教学中要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改变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方式过于统一的倾向,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个体发展需要,为他们提供适合于自己发展的教学内容。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启蒙教育,除培养学生有浓厚的兴趣和传授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和掌握化学知识的各种能力。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挖掘各自的潜能,制订各自的化学学习计划,自主学习;另一方面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已有的化学知识水平、能力发展水平以及兴趣、爱好和潜能,恰当地给予学习方法指导。
  二、把握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合理选择教育教学方式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初中化学课程是由若干知识点组合构建的,教师应注意领会每个知识点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和教育价值,把握知识点的内容特点,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具体的教学条件,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初中化学第一单元第二节化学之旅,旨在帮助学生充分认识科学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和内容,搞清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态度、技能、能力,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也为学生学习其他化学知识点打下基础。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与学生本身认知水平和实际生活相联系,再结合前人研究化学的艰辛历史,让学生认识科学探究的奥秘,并逐步学会在今后教学中应用和实践。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注重整体性,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核心概念、重要物质以及基本的技能和方法,加强化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创设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讲解时应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要紧密联系学生己有的有关物质及其变化的经验与知识,尽可能通过化学实验或引用实验事实帮助学生理解。同时还要利用各种模型、图表和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三、创设情境,培养意识
  作为一名教师要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设一个适宜的情境,在教学工作中竭力提倡创新,善于接受学生新的合理化的建议,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能力,养成创新习惯与胆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化学科学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对化学知识及规律的拥有欲以及将所知化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造福人类的动机,才可能激发创新潜能,才可能产生创新欲望。教师可以集色、态、味、光、声于一体的化学实验给学生强烈的视觉等多感观刺激来吸引学生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镁条燃烧、氧气制取、氢气爆炸实验等。但这种好奇与兴趣是本能的、不稳定的认识倾向,还应激发社会性动机,使之成为主导动机,方才起着持久、稳定、强有力的动力和维持、调控作用。如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思激趣;理论联系实际,讲解化学在尖端科技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日常生活中的巨大作用;讲述二氧化碳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氧气在生产生活、医学领惑的应用、侯德榜制碱法等化学史激发学生为祖国富强而发奋学习的社会性动机等。另外,化学教师良好的教师形象;生动、准确的讲授;热情真诚的关心鼓励;幽默大方的举止等因素在培养和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机也起着不可忽视的情感作用。
  四、突出化学学科特征,更好地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
  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我觉得利用学校现有的实验条件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尤为重要,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化学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五、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拓宽学生的视野
  化学科学与生产、生活以及科技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初中学生会接触到很多与化学有关的生活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阔思路,综合运用化学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分析解决有关问题。例如,“化学与生活”内容以日常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为线索,介绍化学知识及其应用。在教学中要联系化学在健康、环境、材料等方面的应用,创设生动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讨论、咨询等多种方式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理解和处理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又如,“化学与能源”内容以资源利用、材料制造、工农业生产中的化学问题为线索,介绍化学知识及其应用。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课程内容,充分利用当地各种条件,组织学生开展参观、讨论、观看影像、听报告等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实际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认识生产、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技术问题。
其他文献
摘 要:自能读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时引导的一种阅读实践活动。文章分析了自能读书的四个要义,并论述了实践自能读书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自能读书 阅读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66 -01     一、何谓自能读书  自能读书包含以下四个要义:  1.以“书”为本。  训练学生阅读理解技能和语言文字基本功的依据和凭借是“书”,即课文,
摘 要:ISO9001国际质量标准的引用,可以对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控制,并在学生学习和生活管理过程这两个关键环节进行强化控制,从而提高学生在校的学习质量和生活质量,逐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班级管理;ISO9001国际质量标准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91 -02   目前,“班级上课制”仍然是我国各级各类
摘 要:课堂教学质量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学质量如何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笔者认为:必须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优化课堂结构,敢于尝试开放性教学和多媒体使用以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课堂教学;开放性教学;多媒体;阅读能力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49 -01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
摘 要:  兴趣是人们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意向,兴趣可以使人注意力集中,对人的认识与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琅琅上口的诗歌、谚语、顺口溜以及开设地理第二课堂等方法来提高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益。  关键词:兴趣;地理教学;效益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3 -01       
说老实话,要想掌握一种语言,在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的条件下,实在没有什么捷径可走,虽天道酬勤,但尚须巧干。只有日积月累,通过量变,才有可能实现质的飞跃。我认为在学英语上要做到“四多”和“两不要”。  一、多记。“记”并不是死记硬背,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如学了问路,就把问路的几种表达法及其应答语归纳起来记;学了购物就把购物的用语归纳起来记,就是学什么归纳什么,这样在会话和使用语言时就容易反应出来。还可以
摘 要:在体育教学中进行适当适时的表扬是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态度,掌握运动技能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体育教学 表扬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63 -01     褒奖鼓励,是对学生的体育行为进行肯定的评价,是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  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的学生,他们爱活动,特别是通过活动得到身心满足是他们这一年龄阶段的一大特点。这一阶
兵非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  【注释】  益:以之为益。  惟:只有,只要。  武:武断。  足:足够的。  料:猜想,这里指判明。  取:获取。  易:以为轻易,这里指轻敌。  文:政治道义。  齐:规范,整饬。  【译文】  兵卒不是越多越好,只要不武断进攻,集中兵力、判明敵情、取信于人就可以。只有那些没有深思熟
四十五分钟的课堂,如何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这永远是我们教师探索的问题。    一、依据课标和学情确定教学目标,认真备课    要获得较高的课堂教学质量,必然要充分备好课。而确定教学目标是进行备课的起点,因为它自始至终贯穿并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坚持新课改基本理念,要依据课标和立足学生实际。②教学目标要细化和具体可行。每节课都应有体现课标的要求的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不
摘 要:青春是一个特殊的生命驿站,“青春”话题是一个经久不衰的母话题。笔者通过教材中“向青春举杯”专题,找到文本中与学生情感共鸣的渠道,进行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学习高中语文的兴趣。  关键词:创新;青春;教学  中国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70 -01    “青春”是一个经久不衰的母题,无数文学艺术作品将这一母题表现得淋漓尽致。苏教版语文必修一教材的
摘 要:本文结合学校实践,阐述了开展校本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过程及研究措施。  关键词:教师队伍建设;校本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09 -03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支一流的青年教师骨干群体不仅关系到每个青年教师的个人发展,同时也是提高学校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