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长。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基地,应当与时俱进,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促使高校培养人才的脚步可以跟上时代的变迁,将更多专业性综合人才培养出来,才能给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输出。本文主要从高职院校电子通信专业教学改革上出发,分析了当下我国高职院校电子通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有效改革策略,希望为电子通信专业教学改革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高职院校;电子通信专业;改革策略
随着信息产业在社会各行业的作用日益突出,人们对电子通信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重视起电子通信专业的教学成效。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高职院校中电子通信专业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何有效的解决电子通信专业教学中的问题,培养出更多的电子通信人才,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已逐渐的成为了当下我国各大高职院校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1当下我国高职院校电子通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高职院校电子通信专业缺乏针对性
就目前而言,我国很多高职院校电子通信专业教学中都普遍存在着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缺乏针对性。高职院校电子通信专业的教学的过程中,都是通过老师单方面的向学生传授电子通信知识以及电子通信理论等,而学生则只能被动的去接受和聆听知识,然后再由老师单方面的去评价学生学习知识的效果。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其主要出发点是为了让学生对相关电子通信专业知识进行有效的掌握,但是却严重忽视了学生对电子通信理论知识是否做到了真正的理解和记忆。长久以往下来,等到学生毕业之后,在工作实践中想要去运用所学知识时就显得无从下手。因此,这种教学模式如果不加以改变,就会严重的影响到学生未来发展,同时也很大程度的降低了高职院校综合型人才的产生。
1.2高职院校电子通信专业缺乏明确的目标
在我国很多高职院校中,存在的另一个主要问题就是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很多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在提倡对学生的情感和主观体验做到有效重视,虽然这种教学方法的确能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很大程度的解放,但最终还是因为无法对教学中长期和系统目标做到有效明确,使这种教学方法只是停留在了开始阶段,学生仅仅只是体验,却无法收取到成效,很难学习到真正有用的知识。此外,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都缺少一个长期的学习目标,学生都普遍认为自己只需要学好专业技能,就已经足够自己在未来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这些因素都会严重束缚电子通信专业教学的有效开展。
2高职院校电子通信专业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
2.1积极的对实验教学情境进行创设
专业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将电子通信的专业知识毫无保留的交给学生,同时还要对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进行着重培养,对多种优秀教学方法进行借鉴,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在对高职院校电子专业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相关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合理的、有针对性的进行电子通信专业教学情境,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老师还要选择性的提出问题,从而能够让学生主动的加入到学习的队伍中,使其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2.2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全面塑造
高职院校电子通信专业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该对师生之间彼此合作交流的这种学习结构进行重视,将学生分成各个小组,借助于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和沟通中彼此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例如:老师将相关的电子通信问题提出来,然后将班级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每个小组进行讨论,小组中每个成员可以随意的交换自己的想法,从而让电子通信专业教学过程中,学生在以往学习中的被动地位逐渐的转变为主导,成为学习中的主体,进而促使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得到有效提升。
2.3指导学生去体验生活
教师应该合理的去优化并整合电子通信专业教学结构,教师要有效的结合课堂前、中、后的教学,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此外,在课后时间段上,老师还应该指引学生去对课堂上所遗留的问题进行思考,要让学生自己去理解,不应该只是模仿老师的观念。除此之外,还要让学生去体验社会生活,并让每个学生将体验中所学的知识详细的讲解给老师听,借助于这种类似于讨论社会生活问题的交流会,让学生对以往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内容进行重新温习,从而加深记忆。
2.4对评价反馈机制进行灵活运用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学评价反馈内容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评价应该冲破传统评价机制的约束,将由老师进行评价,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以及学生和老师进行互相评价的综合评价标准给建立起来。此外,教学评价不但要对学生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进行关注,同时还应该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问题分析解决能力等进行重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有针对性的对学生提出建议,并进行指导,从而有利于学生思考和研究教学内容,进而让新的教学活动得到更好的开展。
3总结
总之,高职院校电子通信专业的教学改革并不是去除所有的传统教学方法,而是应该结合当下的社会形势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在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完善和改进的基础上,融合新的教学方法,从而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调动,促使学生在享受教学的过程中获取到知识,从而让高职院校能够走出更多的综合型电子通信人才。
参考文献:
[1]龙新光,李荒墨.高职院校通信类专业数字通信系统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22:115-117.
[2]高振楠,李安庆.高职院校通信工程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究[J].科技视界,2015,06:54.
[3]赵娟,郭玉华.浅谈高职院校电子通信专业教学改革途径[J].科技展望,2015,10:280+282.
[4]陈铭,李茂峰.高职院校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对策探析[J].电子制作,2015,08:171.
作者简介
张岑(1979~),女,汉族,重庆市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通信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教研项目(项目编号:cfy-zl-jgyb34)支撑。
关键词:高职院校;电子通信专业;改革策略
随着信息产业在社会各行业的作用日益突出,人们对电子通信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重视起电子通信专业的教学成效。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高职院校中电子通信专业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何有效的解决电子通信专业教学中的问题,培养出更多的电子通信人才,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已逐渐的成为了当下我国各大高职院校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1当下我国高职院校电子通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高职院校电子通信专业缺乏针对性
就目前而言,我国很多高职院校电子通信专业教学中都普遍存在着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缺乏针对性。高职院校电子通信专业的教学的过程中,都是通过老师单方面的向学生传授电子通信知识以及电子通信理论等,而学生则只能被动的去接受和聆听知识,然后再由老师单方面的去评价学生学习知识的效果。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其主要出发点是为了让学生对相关电子通信专业知识进行有效的掌握,但是却严重忽视了学生对电子通信理论知识是否做到了真正的理解和记忆。长久以往下来,等到学生毕业之后,在工作实践中想要去运用所学知识时就显得无从下手。因此,这种教学模式如果不加以改变,就会严重的影响到学生未来发展,同时也很大程度的降低了高职院校综合型人才的产生。
1.2高职院校电子通信专业缺乏明确的目标
在我国很多高职院校中,存在的另一个主要问题就是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很多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在提倡对学生的情感和主观体验做到有效重视,虽然这种教学方法的确能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很大程度的解放,但最终还是因为无法对教学中长期和系统目标做到有效明确,使这种教学方法只是停留在了开始阶段,学生仅仅只是体验,却无法收取到成效,很难学习到真正有用的知识。此外,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都缺少一个长期的学习目标,学生都普遍认为自己只需要学好专业技能,就已经足够自己在未来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这些因素都会严重束缚电子通信专业教学的有效开展。
2高职院校电子通信专业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
2.1积极的对实验教学情境进行创设
专业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将电子通信的专业知识毫无保留的交给学生,同时还要对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进行着重培养,对多种优秀教学方法进行借鉴,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在对高职院校电子专业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相关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合理的、有针对性的进行电子通信专业教学情境,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老师还要选择性的提出问题,从而能够让学生主动的加入到学习的队伍中,使其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2.2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全面塑造
高职院校电子通信专业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该对师生之间彼此合作交流的这种学习结构进行重视,将学生分成各个小组,借助于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和沟通中彼此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例如:老师将相关的电子通信问题提出来,然后将班级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每个小组进行讨论,小组中每个成员可以随意的交换自己的想法,从而让电子通信专业教学过程中,学生在以往学习中的被动地位逐渐的转变为主导,成为学习中的主体,进而促使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得到有效提升。
2.3指导学生去体验生活
教师应该合理的去优化并整合电子通信专业教学结构,教师要有效的结合课堂前、中、后的教学,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此外,在课后时间段上,老师还应该指引学生去对课堂上所遗留的问题进行思考,要让学生自己去理解,不应该只是模仿老师的观念。除此之外,还要让学生去体验社会生活,并让每个学生将体验中所学的知识详细的讲解给老师听,借助于这种类似于讨论社会生活问题的交流会,让学生对以往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内容进行重新温习,从而加深记忆。
2.4对评价反馈机制进行灵活运用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学评价反馈内容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评价应该冲破传统评价机制的约束,将由老师进行评价,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以及学生和老师进行互相评价的综合评价标准给建立起来。此外,教学评价不但要对学生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进行关注,同时还应该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问题分析解决能力等进行重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有针对性的对学生提出建议,并进行指导,从而有利于学生思考和研究教学内容,进而让新的教学活动得到更好的开展。
3总结
总之,高职院校电子通信专业的教学改革并不是去除所有的传统教学方法,而是应该结合当下的社会形势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在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完善和改进的基础上,融合新的教学方法,从而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调动,促使学生在享受教学的过程中获取到知识,从而让高职院校能够走出更多的综合型电子通信人才。
参考文献:
[1]龙新光,李荒墨.高职院校通信类专业数字通信系统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22:115-117.
[2]高振楠,李安庆.高职院校通信工程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究[J].科技视界,2015,06:54.
[3]赵娟,郭玉华.浅谈高职院校电子通信专业教学改革途径[J].科技展望,2015,10:280+282.
[4]陈铭,李茂峰.高职院校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对策探析[J].电子制作,2015,08:171.
作者简介
张岑(1979~),女,汉族,重庆市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通信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教研项目(项目编号:cfy-zl-jgyb34)支撑。